纪茗萱起身,打量着纪茗芙的房间。
这房间看起来极其文雅,墙上挂着的一些画作还有纪茗芙时常摆弄的各种乐器,她饶有兴趣的一一看过去。
纪茗芙走到纪茗萱身边,说道:“平时你对这些最不感兴趣,今儿个怎么去瞧它们了。”
纪茗萱说:“我挺怀念那时教授我和三姐姐(纪茗莹)的夫子。”
纪茗芙取笑道:“我也听闻过你将夫子气得跳脚的事情。”
纪茗萱懊恼道:“二姐姐!”
纪茗芙说道:“虽是夫子,但终究是外男,四妹妹切不可再说了。”
纪茗萱点头,看了看她桌子上的诗书,叹道:“书到用时方恨少,虽然各种都有所涉猎,终究拿不上台面。”
纪茗芙双眸流露出异彩。
纪茗萱说道:“日后恐会麻烦二姐姐。”
纪茗芙点了点头,说道:“姐妹之间,哪有麻烦之说。”
纪茗萱心中一定,她不求做什么才女,但是也需要一技傍身。她前世所学,除了筝,其他的东西在这个古代根本用不了。
纪茗芙,虽然不是以才学闻名于外,但是她清楚的知道纪家对她的培养有多用心,而且纪茗芙也是一个聪颖之人,她的才学绝不能小觑。
此刻,她们俩需要扶持,相对于别人,她们两个的感情总比其他人来得亲密。宫中有些人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想要分化她们,甚至让她们两人内斗。纪茗萱总得想个法子让这种感情保持下去,所以,她才提出了这个请求。
纪茗芙何尝又不是想借着这事和纪茗萱保持感情,如今常妃小产,她又会被常妃扶持,可以说,纪茗萱出入戚芳宫没有以前那样忌讳。当然,纪茗芙心中也微酸,她的妹妹主动学习却是和她为了同一个人。
两人相视一笑。
午膳慢慢摆上来。
两人用膳很有规矩,不声不语,不快不慢。
还未放筷,这时,外面突然哗然起来。
纪茗芙和纪茗萱放下手中的筷子,纪茗芙蹙眉:“侍琴,出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侍琴将手中的小酒壶递给了侍棋,走了出去。
纪茗萱也无心思用膳。
不久,侍琴将纪茗芙名下的小太监小娄子带了进来。
小娄子急忙请安道:“两位主子安。”
纪茗萱没有说话,纪茗芙道:“外面怎么了?”
小娄子禀报道:“主子,常妃娘娘被禁足三个月。”
纪茗芙大惊:“这是怎么回事?”
这小娄子说:“懿旨上说,是……是常妃娘娘未能保住皇嗣,所以,皇后娘娘下了让常妃娘娘闭门思过三月。”
纪茗芙懵了。未能保住皇嗣,这不是沈氏下的手?皇后怎么……难道有隐情?
纪茗萱沉吟了一会儿,眼中的兴味一闪而过,她摇了摇纪茗芙,纪茗芙回过神,立刻问道:“皇后娘娘可还下了其他旨意?”
小娄子道:“德妃也被禁足了三月。”
纪茗芙连忙挥了挥手:“我知道了,你退下。”
小娄子连忙行了一个礼。
纪茗芙苦笑道:“这事情变得真快,本以为常妃会更上一层,谁知道不过几个时辰就全变了。”
三个月,这后宫也差不多变了,毕竟有那么多的新人。
纪茗萱担心道:“二姐姐……”
纪茗芙摇头:“没事。”说来不过是无法借东风而已。
“后宫马上就要热闹了。”
纪茗萱心中同意,两大妃嫔被禁足,皇后娘娘自然省心了很多,正直新人进宫之初,可以预料到百花争放的时刻。
“热闹?”
纪茗萱问道。
纪茗芙说道:“四妹妹等着瞧。”
纪茗萱撅了撅嘴,打什么哑谜。
***
荣寿宫。
刘皇后跪在地下,李太后淡淡的看着她。这时,外面传来太监禀报的声音。
“皇上驾到!”
李太后也没有叫起。
“母后金安!”
李太后笑道:“皇儿怎么来了?”
赵存甾说:“儿子来给母后问安!”
李太后点头,很是欣慰:“皇儿孝顺哀家知道,但还是以国事为重才好!”
赵存甾笑说道:“就知道母后心疼儿子。”
李太后让赵存甾坐了下来。
赵存甾看向跪在正中央的皇后道:“皇后惹母后生气了?”
李太后淡淡的说:“哀家心中不高兴,好好的一个孙儿又没了,还让大皇子差点出了事!她是后宫之主,哀家自然找她问事。”
赵存甾说道:“皇后确实是失职,不过主要罪责还是德妃和常妃。皇后治理后宫多年也是辛苦,母后绕过她一遭如何?”
李太后笑道:“哀家听皇儿的,不过……”她看着刘皇后,严肃的说道:“皇后以后还得对后宫多上点心,这样的纰漏再出,莫怪哀家不给皇后脸面。”
刘皇后松了一口气,拜了下去:“臣妾谨遵母后教诲。”
李太后说道:“你起来吧!”
刘皇后身边的阙嬷嬷连忙扶起她。
“皇上,德妃禁了足,大皇子如何安排?”太后问道。
赵存甾说:“大皇儿已经上了书房,就让他在慎学宫暂且住着。”
太后点了点头:“这样也好。”
“慎学宫不算后宫了,皇上也要安排好人才是。”
赵存甾点了点头。
太后看了皇后一眼,问道:“听皇后说,她向你请旨要给德妃和常妃晋位?”
赵存甾说:“皇后是说了这回事!”
“皇上的意思是?”
赵存甾说:“先不晋了。”
李太后这才点了点头。这个过程,赵存甾也没看刘皇后一眼,他陪着李太后又是一番母慈子孝。刘皇后心中一酸,但还是强撑着笑脸看着,时不时的还对这对母子殷勤服侍。
到了晚上,帝后两人辞别太后,两人走在路上。
赵存甾说道:“冷宫的人可都处置了?”
刘皇后点了点头:“已经处置了,德妃和大皇子的事不会再泄露出去。”
赵存甾说道:“你好自为之吧!”
刘皇后心一颤。
而赵存甾突然加快脚步,很快就将刘皇后撇下!
作者有话要说:榜单啊榜单,为什么还有7千字
☆、皇后心计
皇后看向赵存甾的背影,心中苦楚万分。可是她又能如何?她不出手,她在这后宫可还有容身之处。
阙嬷嬷扶住摇摇欲坠的皇后主子,心中一痛。
娘娘当年的处境,容不得她做出正确的选择!
“娘娘,大公主该回到宫中了。”
皇后一听,立刻平复好心情。
“我们回宫。”
阙嬷嬷连忙点头。
果然,回到昭凤宫,就看到了大公主。皇后心中一软,连忙召唤公主来到她身边。
阙嬷嬷连忙带着宫女给皇后和公主布菜。
到了深夜,皇后等公主休息了,这才回到自己的寝宫。
“娘娘,歇息吧!”
皇后摇了摇头:“嬷嬷,本宫无心睡下去。”
阙嬷嬷道:“凤体为重,公主和后宫还需要娘娘。”
皇后轻叹道:“嬷嬷,皇上也许知道……”
阙嬷嬷说:“娘娘,不要多心!若是知道了,皇上又怎会没有降罪!”
“那皇上今天最后那句话?”
阙嬷嬷叹道:“太后对娘娘有了意见,皇上也许在提点娘娘。”
皇后心中想法很多,也只有阙嬷嬷说的这个最能让她接受。
她连忙问道:“嬷嬷,可真的处理干净了?”
阙嬷嬷说:“娘娘放心,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
皇后闭上眼睛。
“这就好!”
阙嬷嬷说道:“娘娘你在出事前为德妃和常妃请封足可以摆脱嫌疑,而且动手的本就是两妃自家带进宫的奴才,怎么也牵扯不到娘娘身上。”
皇后终于放下心,虽然损失了安cha在两妃身边的重要棋子,但是心腹大患终究除去了。
沈氏有多恨常妃,皇后心中极其清楚。
这中间除了私怨,还因为沈子山就是常妃的父亲带头要求严惩的,所以,这两人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皇后只需派人告知她,沈氏定然忍耐不住。
加上她知道沈氏幼弟所在,不怕她不孤注一掷。沈氏有武艺,再有人相助,常妃想不遭难也难。皇后自从早上未等到常妃,她就料到常妃下午会来。
至于沈氏如何出冷宫,皆因大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