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是反派[快穿](35)
[国库。]
沈明泽细致地把写好的信封好,耐心地向系统解释:[以我如今的权势,把国库里剩下的钱拿出来很简单。我会让皇帝认为,这笔钱是宁光崇早有预谋动的,坐实他谋反。]
[而事成之后,在太子他们眼里,这会是沈明泽的又一项罪证。]
系统百无聊赖地把奶茶重新分解成数据流:[所以你真的要帮他们打匈奴啊?我以为在你眼里,众生平等,一视同仁?]
[不一样。]
沈明泽说:[侵略是不对的。]
原剧情里,祁恒在一片混乱之中登基,当时的庆朝被折腾的千疮百孔。
不久,匈奴趁此机会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征战。
宁光崇将军战亡,还很青涩的宁景焕临危受命,万里赴戎机。
沈明泽叹气,[这个天命之子实在有些悲惨。]
祁恒身边,与他亲近的、曾经支持过他的人:
宁光崇马革裹尸、宁景焕远赴沙场、易淮撒手人寰、文煦之心灰意冷不问世事、周钺郁郁而终……
他才刚登上皇位,就已经成了孤家寡人。
系统安慰他:[be美学嘛,就是这样的啦。]
--
作者有话要说:
be美学!我也好爱!
第17章 蠹国害民的乱臣贼子(17)
文煦之等几位老人为自己凭遭一场大难的好友们筹备了一场祛晦宴。
从城外庄园回去之后,一行人直接去了文煦之的文府。
略加休整,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又变回了精神矍铄的老先生。
陈士远见他们虽然状态还算不错,但毕竟刚从狼窝里出来,略微有些担忧地问:“可有哪里不舒服?我们准备了大夫,要不要让大夫来看看?”
王赋摆摆手,扭头问到:“煦之兄,你刚才为何拦我?你那些话又是什么意思?”
多年好友,他很清楚文煦之是什么样的人。即便那位小兄弟不是他的救命恩人,文煦之也不可能对他的遭遇袖手旁观。
他相信文煦之,因而此刻便也不算愤怒,只是有些疑惑和紧张。
文煦之心不在焉,听到自己的名字才缓慢地反应过来:“啊?哦,你说这个啊。王赋兄,沈明泽不会伤害那位小兄弟的。”
“为什么?”王赋奇怪地问,其他人也望着他,等着他的回复。
文煦之沉默片刻:“这是算在交易条件里面的。”
几人面面相觑,表面上是都相信了,没有再求根问底。
陈士远急躁地抓了一把胡子:“煦之兄,你今日怎么魂不守舍的?你是不是还在想沈明泽?哎呀,你就别想了。”
文煦之确实是在想沈明泽,他有一种很不安的预感。
明泽为何不让他们入朝为官?
也许他是要做一件影响到整个朝堂的大事,所以要先让他们远离漩涡中心。
但这种离开应该只是暂时的才对。
他们几个年纪大了不说,被关起来的大多数正值壮年,还能为朝廷效力很长时间。
慢着!
文煦之突然想起来。
【我在一日,你们便不入朝。就这句话,一字不漏重复一遍。】
【记住这句话里的每一个字。】
“一字不漏”、“每一个字”,明泽为何要这样强调这句话的完整?
这句话有什么问题吗?严重到每一个字都不可或缺?
【我在一日,你们便不入朝。】
他大可以让他们发誓“永不入朝”,为何要加一个“我在一日”的时间限定?
我在一日,我在一日……
如果,“我”不在了呢?
这个突然出现的想法令文煦之毛骨悚然。
明泽,他的学生,是否已经心存死志了呢?
文煦之想起那天晚上沈明泽突然吐血,白色衣摆散落着刺目的红。
王赋他们明显没受刑,他们曾经接连几日看见沈明泽身上的血迹,分明都是他自己的血。
明泽到底病得多严重……
文煦之痛苦地闭上眼,他觉得他的心脏跳动地极快,一抽一抽地泛着疼痛,这让他眼前发黑。
失去意识前,听到了周围好友们惊慌失措的呼声:
“煦之兄?你怎么了?”
“快请大夫,快点!”
——不,别救我,先去救他……
——拜托,谁都好,救救明泽……
——救救,我的学生……
*
沈明泽下了朝之后,没有立刻出宫。
他慢悠悠地走到一个僻静的角落,安静地等人。
不一会儿有个穿着太医服饰的人走近,躬身向他行礼:“大人。”
沈明泽正打算说话,忽然觉得喉咙一阵痒意,他闷声咳嗽了几下,才嘶哑地问道:“情况怎么样?”
“文国公并无大碍,只是年纪大了,受了些风寒,再加上忧思过度。臣已为他开了药,不日便会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