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女朋友们(117)
第二、她会从内部炒房。
什么意思?
例如代理公司从入场到撤场可能要1年的时间,这1年时间房价可能就会上涨不少,所以,她会里应外合的让朋友付定金占下几套好户型,不办首付。
什么时候最适合这么做?
有促销政策时,例如交1万抵5万,等这个政策取消时,加个一两万瞬间就出手了。
我觉得,这个还是比较适合我的。
1万元的定金来撬一两万的利润,关键是咱有人,可以把定金要回来……
核心是三点:
第一、会选户型。
第二、要有人应和,同意你这么长期占位。
第三、政策要配合。
400米过去怎么做?一个楼盘弄那么一两套,赚个两三万块钱,已经很开心了,她一教给我,那无敌了,到后来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去谈别人家代理的楼盘,例如一楼带院的,全要了,以炒房、团购的名义,每套付1万元,然后不再继续履行合同了,发律师函也不履行,然后开始谈,拉销售负责人下水,每套房子加2万元出售,售楼员拿5千,负责人拿5千,我拿1万。
售楼员不卖了命的替你吆喝吗?
我们选的时机很好,即便是买家多花2万元,也依然比其它户型便宜,而且对于喜欢带院的而言,便宜不便宜都会买。
后来,疯狂到什么程度?
我拉济南牛哥下水,我们发动读者团购,直接一包就是几栋楼,仿佛真的是团购,然后再反过来要挟合作代理公司,再后来更奇葩了,我们反过来合作开发商,定向开发,需要1.5亿的资金,牛哥让我出2千万,钱刚凑齐,济南限购了。
这些,我在文章里都写过。
都是真事。
对于我搞这些,梁咏琪是反对的,她觉得这些都属于代理行业的潜规则,大家都知道,只是你给与了量化操作而已,还有一定的法律风险,代理公司若是强硬一些把定金给你吃了,从法律上没有问题,根源是房价一直在上涨,大家都不愁卖而已,若是滞销了,你看看跟你撕逼不?
梁咏琪让我干什么?
她想让我搞看房团,例如通过公众号来写各个楼盘的介绍,做导购,而且不要在小地方做,做深圳,做上海,做北京,她给我推荐了一个公众号,说一年光导购提成不低于1000万。
我还为此去深圳考察过。
不过,也多亏我没做,因为做导购的这个公众号,在上一轮打击炒房团时被抓了,跟那个深房理差不多是同期,理由也是帮学员伪造贷款证明之类的。
我接触梁咏琪、400米这些人以后,逐步认可了他们的观点,一个时代一定要抓住风口,他们圈子里多是高收入。
卖房子与卖水果的流程差不多,甚至付出的心力也差不多。
但是,收入,截然不同。
还是要做高标的额的生意!
我觉得,我对梁咏琪还是不够信任,虽然相信了她的定投,但是在地产投资方面,我还是过于坚持自我,例如我在县城买房子,买车位,买沿街,她都是反对的,她甚至认为我应该在县城租房子住,哪怕租别墅都是值得的,而持有呢?则一定会不断下跌。
我哪听她的?
包括书店用房,我都是直接买下来的。
全砸自己手里了。
我在县城购置了不低于1千万的房产,零杠杆,都是全款付的,除了买的车位赚钱外,其它的,多是亏损的,现在全部卖掉,能套现800万就烧高香了。
很难卖!
梁咏琪他们呢?则去深圳、上海购置房产。
省内主要是青岛。
她说,当年张省长从广东调任到山东干省长时,环视了山东一圈,感叹了一句,青岛是整个山东唯一像城市的城市。
潜台词,其它,都是大农村。
包括,济南。
但是从长远来讲,青岛也要走下坡路,因为青岛属于交通末端。
房产代理这个行业很神奇。
谁都觉得很简单,无非就是签个合同,你交给我们来代理你的楼盘,我帮你卖,至于如何做广告,如何做活动,都是轻车熟路。
实际上呢?
从我认识梁咏琪后,我看她手下的那些人,进进出出。
什么意思?
赚点钱,觉得翅膀硬了,出去单干了,几个人合伙搞个代理公司,也的确能拿到小楼盘。
但是,转悠一圈的结果是什么?
赔光了,又回来上班了。
能选小代理公司的楼盘都是什么情况?
要么,开发商老板很固执,大代理公司觉得没法沟通。
要么,大代理公司通过调研,觉得这个楼盘不好卖。
于是,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小代理公司接到的每一单都是硬骨头,不投入广告费吧?没人来看房,投入吧?打了水漂,团队要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