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贵人自然被视作完全无行为能力的娇贵人,带着康熙给的一堆赏赐,回了自己宫里安养。
胤礽算了算,这应该是他五弟。胤礽向他汗阿玛祝酒时还有些庆幸,幸好这个弟弟没啥竞争力,不然他现在就想找点事儿让宜贵人滑胎。
另一个事儿,就是会走路又会说话的三阿哥,在宜贵人离开之后,成了宴上最受关注的奶娃。
三阿哥趁他爹高兴之际,背了一首称颂太平盛世的五言绝句,惹康熙龙颜大悦。不住的说要赏他,又问儿子是谁教的?
三阿哥频频看向太子,康熙也练出了跟儿子心有灵犀的叠加技能,最后连胤礽也得了厚赏。
这首诗是胤礽教的,但是这个表现方式,是荣嫔教的。她知道太子一贯爱与儿子亲近,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向太子示好。
这个好胤礽记下了,但是他同时不忘对着系统得意的说:“为人师表真是好,等孤以后桃李满天下,说不定还能挣得更多的束脩。”
系统在胤礽脑海里化成身穿长衫,手拿折扇地先生模样笑问:“太子殿下,那我算您的老师吗?”
“你?”胤礽撇嘴,“勉强算半个吧。”
毕竟从他重生开始,他也从这系统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
“既然我也算殿下的老师,那请殿下也为我准备好束脩。”
“你要什么束脩?你连人形都没有,孤如何给你准备呢?”
“钱财我肯定是要不到了。但是如果可以,将来请太子殿下带我走遍大清,算作束脩如何?”
“这恐怕有点困难。”
胤礽犹豫道。
若他没有被废,将来顺利登基,将来国事繁忙,肯定不能轻易离开京城。若他被废,左右还是逃不过被圈禁,将来更是寸步难行。
“殿下别灰心,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努力的动力。”
“你努力什么?”
“努力教殿下学好数理化!”
“…”
过了中秋之后,天气更冷了些。
系统坚持建议胤礽往院子里种些能结果子的植物,说这样来年就能吃到了。胤礽一直装着没听见,但巧的是这一日他在书房上地理课,对着南怀仁的地图,他记不清楚具体位置,就想翻出《地理志》来对照着看。
抽《地理志》的时候,却带出一本诗集来。
诗集掉在地上的时候,翻开的那一页是的陆游的那首《闲咏》。胤礽低头一看,便看到那句“小麦饶村苗郁郁,柔桑满陌椹累累。”
于是他突发奇想,决定往园子里种些麦子。
“种麦子?”
系统知道胤礽的想法之后,大吃一惊。它劝胤礽种果树,是觉得又能开花又能结果,春秋都有收获,不打击胤礽动手的积极性。结果,这位殿下还异想天开地想种麦子?
即使系统是个思想超前的系统,他也想不出,他的宿主、这位尊贵的太子殿下,能挥着出头在太阳底下种地。
“孤当然不会亲自动手,就是很好奇,这小麦绕村是个什么景象。”胤礽拖着下巴,思索道。
“好吧,就当是动手实践课程吧。”
说到底,这位殿下是换了个玩乐的方式吧。
虽然胤礽说要种,当然还是不可能亲自动手的。他有一帮伺候的奴才,不用白不用啊。大概从系统这里了解了一些种麦子的过程之后,胤礽就吩咐小德子去找麦种,而且额外嘱咐,此事不可外传。
小德子也被震惊了,殿下说要种花,他还能理解为修身养性。这次,竟然要麦种,难道殿下想种地?
但主子的命令无论多荒唐,做奴才的都还是要照办才行。小德子收起了好奇心,领着命令去办事。
不能叫人知道,就是不能从宫里想办法。最终,他托自己的宫外的表亲,拿到了一小袋麦种。
幸好这年头庄户人家种地,以小麦为主,这麦种倒没有多难得。
拿到种子之后,胤礽又吩咐毓庆宫的奴才把园子里的种着的绿植清理了,然后指挥奴才们把地翻了。
系统和小德子同时松了口气,原来他不是真的自己动手啊,这就好,这就好。
毓庆宫的小花园本就不大,绿植都清理完,也不过翻出一点地方来。按照播种的面积说,也不过两块几十平方的土地而已。
对胤礽来说,尽够了。他也不指望这点麦子真长成,只是当做玩乐,顺便观察而已。
地翻好了,还要埋肥料。
胤礽事先准备好了“防护工具”(就是几块破布)发给小太监们,让他们捂好口鼻。
化学还没学好,胤礽也没做好“肥料”的代替物,他后来又在系统的指导下,他又叫人制作了不同于原始“肥料”的堆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