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光边缘(16)
“多少钱,我给你,算我买的吧。”
“没几块钱。”韩蕊很无奈的样子,“辛亚姐,那你送我用的那几贴面膜多少钱?我也给你。”
辛亚失笑。
“好,那我收下。谢谢你。”
辛亚和韩蕊本就在实习期,细碎的杂活每天不少干。
韩蕊虽然性格浮躁,每天喊累,但是该干的活儿从来不含糊。
只可惜当晚韩蕊贪凉,一不小心伤了风得了重感冒,收拾文件的任务就全都落在了辛亚身上。
水天不忍,特意放宽了时限。
辛亚就在那间小仓库工作了三天。上班点去,下班点出来,生活的相当规律。
这种生活直到陶蕴休息过来,满分公司巡查。
她路过小仓库看到正在忙碌的辛亚,就去顺路问了宫瑞,才知道水天他们为了让她能好好休息,召来新人整理这里了。
陶蕴对辛亚本身就有初见的好感。再一想到公司里这些同僚这么支持照顾自己,心里满足而开心。
于是她有了探望老朋友的心情。
同一栋楼,从另一个入口进入。
推开玻璃门,最靠近门口的年轻人认出了陶蕴。
“陶姐。”
陶蕴往里面看了眼:“徐白,在里面吗?”
“在!”年轻人指了指墙角堆着的几箱速食食品,“连吃带住。徐白哥已经一个月没回过家了。”
陶蕴皱皱眉,望着那扇总是紧闭的门,她不太情愿地走过去。
果然不出她所料,足足敲了五遍的门,陶蕴才听到从里面传出来的脚步声。
“咔哒”一声,门锁从里面被打开,一身高一米八左右的男人顶着一头细密的自然卷,双眼无神地看了陶蕴有一会儿。
“是你啊。”徐白仿佛才看清敲门的是陶蕴。
陶蕴往屋里看,茶几上,开过封的速食品包装堆成小山高。其他的三个方向,墙上,桌上,堆着各种设计稿。亦是摞压摞,杂乱无章。
徐白给陶蕴开了门,就回到了窗前的座位上,拿起画稿涂涂画画。陶蕴在徐白的这间办公室里随便走了走,她忍不住说道:“乱成这样,怎么不让方平替你收拾一下。”
陶蕴所说的方平,正是在门口遇见的小年轻,徐白雇来的助理。
“他太吵,不想让他收拾。”
太吵。若不是了解这位老朋友对声音的高度敏感,陶蕴真的就信了。
“半年,九个助理。”陶蕴客观地指出,“别人家的助理都是帮雇主打理工作。你倒好,工作你自己一手完成,生活上从吃到住反而让助理解决。我说徐白,你也知道助理和保姆这两样工作其实是有区别的吧。”
徐白笔下不停,仿佛陶蕴根本没有跟他说话。
陶蕴忍着脾气,心里一个劲儿地劝说自己对方虽然是个建筑小能手但是人就那个不乐意搭理人的德行,犯不上和这种人计较。
“徐白呀。有时候人还是要适当改改身上一些习惯的。”陶蕴努力心平气和地说。
徐白依旧没有理她。
陶蕴终于放弃了和徐白交流的想法。
只是临走的时候,在门口驻足:“徐白,公司来了新人,就在隔壁收拾东西。得好几天。你,多少收着点脾气。别跟上次似的,突然冲过去,大发脾气,把人家小姑娘都吓辞职了。你有事,跟我说,或者跟水天说,都是一样的。”
这次,陶蕴没有让徐白继续保持沉默的想法。
她抬高了声音:“我刚才说的,听见了吗?”
徐白不适地捂了捂耳朵:“知道了。”
陶蕴正开门,徐白又说:“只要他不发出声音。”
陶蕴回过头,本想好好说道徐白几句。
窗前。
徐白左手摸着右手的手腕,揉一揉,又松手。
猜到徐白的旧疾多半犯了。
陶蕴多少有些可怜徐白。
算了,反正辛亚在隔壁几天也没出什么事儿。期待这样的和平,能够一直维系下去吧。
自打知道隔壁有人在收拾东西,徐白仔细听了一下午声音。
可是一下午,隔壁安安静静的,徐白反而心烦意乱。
如同楼上邻居脱靴子的那个故事,一个靴子落下来,第二个靴子没有声音,就让人心烦意乱,不知道何时会惊到自己。
然而一整天过去,隔壁依然没有动静。
徐白奇怪。
他那次去对面发过脾气以后,中午在那边说说笑笑的声音都少了许多。
可少,不代表没有。
偶有哪天中午,窸窸窣窣的,聊个没完没了。
若不是担心陶蕴找上门来,絮絮叨叨埋怨他好几个小时,他早就再去对面,好好发一次脾气。
可是陶蕴说,这几天有人在那边收拾东西。
徐白难得的把注意力从画稿上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