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笙歌+番外(22)

作者:汪汪汪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七岁那年,余笙第一次见王昭岩,她自我介绍说:“你好,我叫余笙。” 十二岁时,余笙和王昭岩同桌,她在两人中间放一支圆珠笔,然后骄傲的宣布:“不准过界。” 十五岁,运动场上,余笙接过王昭岩递给她的矿泉水,笑靥如花:“谢谢!”十八岁,高考前夕,尘土飞扬的建筑工地上,余笙大声质问王昭岩:“你就这样放弃了吗”点击展开

特别是走在曾经熟悉的校园里,大家的感受还是如此的相同。

在离操场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余笙看见那里有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投篮。

她面露喜色,但因为不知道其他人对她和王昭岩的的事到底了解多少,所以,她不敢表现的太明显。

其实,余笙想多了,一群人中,除了猴子,其他人并不知道她跟王昭岩在一起的事情。

离操场越来越近,余笙的心里越来越躁动,像春风拂过花海,带来甜蜜芬芳。

猴子走上前去,一下子跳起来接过球,对人群中的男生说:“来,切磋一下吧。”

“好啊,好久没跟你们打球了。”

“对呀,上学那会儿,我记得昭岩的球打的最好。”

王昭岩看眼余笙,才说:“哪有,我已经很久没打球了,生疏的很。你们先来,我看着,适应一下。”

猴子道:“那好吧,来来来,我们先来。”

男生瞬间都投入到了球场上。

王昭岩在学校时女生缘一向很好,几个女生围着他开始问东问西的,对他的崇拜跟当年有增无减啊。

倒是余笙显得特别安静,她看着大家七嘴八舌的跟王昭岩说话,自己只微笑着退到一边。

王昭岩不时看向余笙,对她的态度表示不满,看见自己男朋友被其他女生围攻,她怎么能表现的那么淡定呢。

王昭岩对几个女生说:“你们先聊,我去买水。”

说完,他走向余笙,“走吧,一起?”

余笙点点头,跟在他后面,两人往小卖部走去。

终于走到大家看不见的地方了,王昭岩这才拉起余笙的手,“想我了?”

余笙低着头:“谁想你了,你现在脸皮好厚。”

王昭岩憋着笑,“没想我啊?那你前几天去我家干嘛去了?”

余笙猛地抬头,不知道是生气了还是害羞了,反正脸上红晕,“王昭岩,我以前怎么没发现你的话其实一点都不少呢?”

“那是我隐藏的好,而且,我的话只针对该说的人说。”

“我那天,就是,刚好路过。”

王昭岩突然停住,将人圈在怀里,“想我就直说啊,反正我想你。”

余笙挣扎着,“人多呢,被看见了。”

“看见就看见吧,他们都知道我两上学时关系就好。”

“那不一样。赶紧走吧,买水去!”

“还真买啊,我那是借口。”

余笙瞪他一眼,“必须买!”

王昭岩笑道:“好好好,买。”

两人提着一袋子水回去时,大概是半个小时后了,大伙都嚷嚷着:“诶,你俩莫不是将小卖部的水买完了吧,这么久。”

王昭岩朝说话的人扔过去一瓶水,“有的喝就不错了,哪来那么多废话。”

旁边又有人说:“余笙,你的脸怎么红了呀,今天不冷啊。”

余笙赶紧摸摸自己的脸,红了吗?

她还没想好怎么说,只听王昭岩已经开口了,“她哪里脸红了,她皮肤好,好像一直都是白里透红的。”

此话一出,余笙的脸更红了。

她恨恨着,王昭岩,我收回曾经对你“沉默寡言”的误解,更佩服你说谎时的沉着冷静。

其他人似乎也察觉到了什么,开始起哄,“咦,王昭岩观察的真仔细啊,我们怎么都没发现呢。”

猴子看着余笙那窘迫的样儿,心想:这都大三了,怎么还那么害羞呢,照这样下去,自己兄弟这恋爱不得谈到天荒地老吗?

算了,余笙也是好朋友。

猴子扯着嗓子喊,“休息好了没有,休息好了赶紧来啊,昭岩也来,都看这么长时间了。”

在猴子的号召下,大家迅速转移了注意力,余笙这才算松口气。

余笙也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瞒着大家,按说,她跟王昭岩在一起那不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吗?

女生们在球场旁边聊天,男生在球场上挥洒汗水,余笙和王昭岩时不时的用眼神交流几句。

余笙觉得自己这恋爱谈得有点偷.情的感觉,瞒天瞒地瞒家里,熟人什么的都得瞒着。

不过,也让她想到了一个美好的词汇,那就是“眉目传情”。

第三十七章 心的距离

散伙的时候,大家都各回各家,王昭岩和余笙还有猴子三个人走的同一个方向。

猴子虽然平时看着吊儿郎当的不太靠谱,但是这回却很有眼力劲儿,大家都走后,他说:“你俩赶紧甜蜜一会儿去吧,我就不打扰了。”

他边走边挥手,“拜拜!”

王昭岩牵着余笙,“你什么时候去学校?”

余笙:“十七。你呢?什么时候走?”

王昭岩:“明天,那边有些事,我得早点过去。”

余笙:“哦!”

王昭岩学着余笙的语调跟着“哦”一声,“不高兴啊?”

余笙:“没有,只是觉得,你离我又远了一些。”

王昭岩:“那是地图上的距离,可决定我们在一起的是心的距离。”

王昭岩将余笙的手放在自己的胸口上,目光如炬的看着她,“感觉到了吗?我的心,只为你而跳动的心。它永远不会远离你,除非生命终止。”

余笙赶紧捂住他的嘴,“不许乱说。”

虽然说地图上的距离不能阻隔两颗心的靠近,但是,离别的惆怅还是笼罩了余笙整个人。

之前虽然不能见面也不能联系,但她总感觉王昭岩就在离她不远的地方,要想见的话随时可以见到。

可现在,他去了京都,那就真的是千里之外了。

空间上的距离多多少少还是影响着我们的心理感觉,自从王昭岩走后,余笙就天天盼着时间过的再快一些,她想早点回到学校。

虽然那里也没有王昭岩,但至少,她是自由的,想他的时候可以随时打电话。

记得有人说过,能经受住异地考验的爱情,都是真爱。

余笙很荣幸自己和王昭岩的爱情要接受此等考验,虽然辛苦,但却充满期待,一次见面后期待着下次再见,一次分离后期待着再次的重逢。

当所有期待都实现,当所有阻挠都被突破,那时的他们应该会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吧。

余笙一直这样安慰自己,也让自己慢慢适应在期待中逐步向前。

若干年后,当一切回归平静,岁月静好中回想着这些经历,余笙得意的告诉王昭岩:“我一直都是对的。”

***

春节过后,又开始新的忙碌的一年,余笙回到学校继续享受青春的最后时光,大三后半年一过完,就要进入大四,也就面临着毕业择业的巨大压力。

王昭岩在京都继续着自己的事业,建筑队的规模到一定程度,基本就定型了,如果想要有更大的发展,必须要有所突破。

虽然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昭岩在当地已经是小有名气,但接的都是散活,有些甚至是二手活。

后来通过业内人士,王昭岩了解到,要想发展壮大,必须要有正规的组织机构才行,于是,他动了注册公司的念头。

随着人越来越多,管理上也开始不断出现漏洞,王昭岩明显感觉到自己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于是他开始放权,在工人中选出威信较高头脑灵活的当代班。

老刘首当其冲是第一个被选上的人,他当上小领导后,干劲比之前更足,事事尽心,处处为老板着想,虽然之前没有什么管理经验,更没接触过管理方面的东西,但也把一个小队管理的仅仅有条。

初步试验成功后,王昭岩将所有工人全部分组,每个组分别有不同的负责人,他只需要跟负责人对接就可以,其他的事彻底撒手不管了。

王昭岩其实不是不管,只是他觉得自己急需充电,关于管理,关于建筑,关于注册公司,关于理想,关于眼界等等,他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他必须要抽出时间来。

王昭岩报了个成人学校,为了方便上课,他在学校附近租了个房子,就很少回工地了。

偶尔回去工地,老家那帮最初开始跟着他一起干活的乡邻开玩笑说:“昭岩啊,你是不是谈恋爱了啊,怎么不在工地住了?”

虽然工地上的条件不好,但在大家眼中,王昭岩自己的小窝还是不错的。

也有人说:“王昭岩现在是大老板了,越干越大,总得有点儿老板的样子,住好点有什么可奇怪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