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孔舟一个人又在阳台吹了会“酒疯”。
凌晨时,许江和冯圆圆来叫人,平时孔舟会赶在所有人之前收拾好,但今天出了洋奇,她居然没起。
不是没起,是直接没醒。
冯圆圆去推孔舟,许江见她没起床背身出去,等了一会,她们还是没出来。
许江抬手看了眼表,刚想催一下,还没开口,冯圆圆就先一步叫他:“哥,老板好像发烧了。”
许江推门进去,孔舟已经穿好衣服了,坐在床边,面色苍白,精神不是很好。
冯圆圆手贴在她额头上:“很烫。”
孔舟拨开她的手,嘴唇紧闭,没说话。
许江问道:“有温度计吗?”
冯圆圆:“已经在量了。”
许江又问:“退烧药呢?”
他一边说着,动身在床头柜里面翻找,孔舟开口打断他的动作:“没有,那是助眠的。”
许江摸到一个药盒,上面写着:舒肝郁结胶囊。他看了一眼,放回去。
他站起来,这时候,温度计的时间到了,孔舟抬胳膊,伸手把腋下夹着的温度计拿出来:38.1℃。
她感到嘴唇发干,舔了一下,“快迟到了,先走吧,我现在没有感觉很难受,只是嘴干。”
冯圆圆倒了一杯热水过来。许江说道:“你们先走,我去买药。”
出门冷风一吹,孔舟瞬间精神了不少,等到了车里,头晕脑胀又排山倒海而来,一忍再忍终于捱到地方。
脸颊滚烫,她把外套脱了,用温水敷脖子两侧。决定使用物理降温。
使不上力气。
孔舟慢蹭蹭地擦脖子,感到身后有人在看着她,她回看过去,手一顿,看到了施眉。
对上她的眼睛,施眉丝毫也没有要掩饰闪躲的意思,堂而皇之吊起一边嘴角冷笑,直接朝她翻了个白眼,然后下巴一抬,得意洋洋地走了。
孔舟拿着毛巾的手用大了力气,把脖子擦出了块红色,感受到疼,把毛巾扔到一旁。
她低头不知道想些什么,半晌叹了口气,再抬头,表情缓和了许多,她又把毛巾捡回来,叠好敷在脖子上。
嘶,好凉。
这时她发现微信里有几条未读消息,昨天的,居然现在才看见。
是小何发的,备注是A小何——重要联系人前排。内容都是关于《过半生》的合同问题,因为一直没有回复,刚刚又发来一条,孔舟还没看完,他直接打电话过来了。
孔舟皱了皱眉,她头疼,不想说话。
小何道:“许江没和你说吗?”
孔舟揉了揉太阳穴,仔细回想了一下,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她吊着一口气,“说了,我昨天喝多了,记不清了。”
小何无语了:“早知道早点给你打电话。”
孔舟把那口气压出去,“你们谈完敲定就行,我直接最后签字。”
小何道:“那我们就这样定了,直接签。”
“嗯。”孔舟鼻子有点堵,导致她整个人心烦意乱,喉咙也干,轻咳了两声,对面察觉到了不对劲,正要表达问候,就被她一键挂了电话。
这时,现场的准备基本结束了,即将开拍。
孔舟离得不远,把毛巾交给了冯圆圆,目光投在摆设机位的地方,准备掀掉外套过去。
“等一下。”
掀到一半的外套忽然被身后一道力拽住,她现在虚的很,没使什么力,猝不及防被夺过去,重新拉到了肩膀上。
许江买药回来了。
他松了手,从兜里掏出一盒药,开始拆:“还没催,不急,先把药吃了。”
孔舟往旁边退了一步,面向着他,随着这个转身的动作,肩上的外套又掉了,她用一只手拉着,半披在肩膀上。
冯圆圆拧开保温杯,在盖子里倒满热水,递过来。
衣服半拉挂着不怎么好受,孔舟把另一边也拉上去:“我不吃。”
许江已经把药板拽出来了:“烧退了?现在多少度了?”他问冯圆圆。
冯圆圆道:“38度。”
孔舟皱眉:“吃药会犯困。”
许江大老远跑一趟买药,听到这话,心脏差点从嗓子眼里蹦出来。
孔舟补充道:“今天只有上午有通告,现在本来就有点没状态,吃完药等会犯困更不行,等结束了再吃。”
考虑到工作,许江勉强接受了这个理由,把药塞了回去。
他把药给了冯圆圆,不打算管了。
今天他还有别的事要做,孔舟和老东家的合约二月底到期,前两天,许开昕专门打来一通电话商量了这事,三个人讨论过后,决定在“试用期”的基础上改为正式的经纪合约,确定不会和老东家牵扯,现在就可以开始准备走流程。
前一阵忙的东西多,趁《过半生》的事告一段落,最好尽快把这些准备好,还有向公司的报告、艺人分析、未来发展规划……
最近电话太多,他电话欠费了几次,酒店的破网还老卡。
本来不需要在这边盯着,奈何事情实在太多,都不是自己能完全做主处理的,只能两头跑,偏偏恰逢这两天拍戏转组频繁……
许江似乎有点明白何文觉肚子上的肥肉是怎么来的了。
而此时此刻,远在外地的何文觉要是得知新来这伙计即将成为他的上司,又该是什么心情?
啧,可见确实是关系户前途更光明。
孔舟拗不过冯圆圆的嘚啵嘚,还是吃了退烧药,她很排斥,吃药会让她睡得很沉,并且会有很高的概率做噩梦,因此哪怕是抽屉里医生开的药,也是东一顿西一顿,能不吃就不吃了。
有的时候,宁愿睡不着也不愿意做一个黑暗逼人的梦。
她平常没有什么爱好,不喜欢上网,也不知道没工作时是怎么度过的,总之熬着熬着就过去了。
也许是出于这个原因,她还挺愿意工作,只要不冲突,一概不拒绝,因为静往往是静不下来的,越是安静越乱,而一旦忙碌,就能从一定程度上遏制胡思乱想。
至于工作又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钱吗?好像是,又好像不是。
《过半生》一波几折,终于尘埃落定,虽然角色小,但班底好,能接触到更大的交际圈。
在等它开机的这段时间会有将近两个月的空档,这两个月也没闲着,安排了商务。对于商务演出这块,孔舟一直比较少,许江的加入弥补了这一块的短板,他们公司属于全方位发展,各方面都有涉及。
018
孔舟这个角色虽说是女二,但其实综合戏份比李歌要少,但因为戏份比较分散,没有过早的领盒饭。直到和公司的合约到期以后才拍完。
她杀青的这一场拍完已经是晚上,没那么着急,就没连夜走。
刚跟原先的公司终止合作,她其实有点舍不得,不管怎么说,待了七年,也没闹过什么大的幺蛾子,突然离开总得要惆怅一下。念旧归念旧,人总还是各奔前程。
对于许开昕的公司,先前了解并不深,只有一些浅于表面的东西,她已经不是新人了,不可能奔着一个大公司的名头就把自己连带前程都埋进去——她这个年纪虽然正当劲头,但没有几年青春可以耗了。在正式签约前,刚晋升自己当老板的谢宋,百忙之中,挤鼻子翻白眼地帮她打探做了分析这才敢签。
这家公司一直是作品和营销并驾齐驱,自己培养了一个营销团队,其实力在业界很有点名气——作为各方面都有涉猎的公司,他们做的最厉害的,就是每一领域都做的很好,形成了一套产业链,不需要去外包业务,在自己的体系内,任何一环都能做最适合的对接。
孔舟觉得,他们这两年虽然有注重投资拍影视,但是核心依旧在营销上。
据说许开昕没结婚也没有孩子,他们家就许江这么一个宝贝祖宗,深得她的真传,合同里的条款一条都还没履行上,营销规划就先摆上来了。
还在房车里,许江掏出一份书面策划摆到孔舟面前,开始有板有眼地一大长串叙述。
许江平时话不很多,总是显得拘谨,本人又长了张冷漠的脸,看起来甚至有点应付,但在所有需要开口说话的场合,就完全开闸放水,一波接一波的,还逻辑清晰,用词严谨。
这要不是车还在行驶,环境比较鲜明,还以为他在搞毕业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