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我们不走丢+番外(7)

孟串儿发了条私信给他:“于小山,你好,两年前,无意之中在图书馆里看到了你写的那本《淡淡的忧伤》,一本书看完,惊了我多年的岁月以及过往。当时找到你的博客,就写了长长的一段私信想发给你,但后来被自己删除,没有发出,原因是觉得那时的我缺少一种跟你对话的基础。而后来我也写了一本书,书名叫《烟味至爱》并且刚刚出版,市场反响还不错,特别想跟你的《淡淡的忧伤》比较一下。另外,很多话不想在这里说,找时间约顿酒吧!”

那天她刚发完这条私信,爆料人就打电话过来说了四个字:“他回来了。”

孟串儿这段时间都快把工作的事儿忘了,一时间还有点儿蒙,问道:“谁TA妈回来了?”

对方喊:“废话!王林国!”cao!孟串儿这下醒了,但转念想这于小山一定是被施了啥魔咒,只要动了关于这个男人的念头一切都开始出现转机和曲折。

没心思再合计他啥时候回复的事了,爱回不回吧,她有期待但不奢求。收拾一下东西,二话没说直奔那个姓王的老巢,这货开了个超大型的农贸市场。

她到的时候姓王的还没回来,据说在机场回来的路上,但有几个人在他二楼办公室外面走廊甬道的黑皮沙发上喝茶抽烟:全部膀大腰圆,纹身、寸头、金链子傻狍子的典型标配。孟串儿一看心想,这帮货真是一点新意都没有,哪怕是所谓混社会的,就这B样也永无出头之日。

第5章 遭到威胁

“请问王总在吗?”孟串儿礼貌的问道。

“你谁?”

“我时光周报的记者。”

“记者证。”

她把证件递给了他们,没想到那货看完之后,直接扔地上。仰着脸用下巴对着孟串儿,似乎想用气势压倒她。

原本礼貌客气的孟串儿收起还没完全释放出微笑的嘴角,心里暗道:好啊,这样最好,省得虚与委蛇费心劳神。

她也不去捡记者证,用一对吊着眼角的狭长的凤眼瞪着他们,牙齿轻轻磨了一下,发出了一下几乎引不起什么人注意的“咯噔”的声音。

几个人并不看她,边聊天边喝茶:“那天那个东方都市报的傻X来采访,腿没给他打折。”

“就是就是,当时就是老大说要交几个记者朋友,不然就不是揍一顿了事的。”

诸如此类吧反正,孟串儿其实并不信他们言语之中所说的东西,啥社会了?还打打杀杀呢?真要打打杀杀就不会明明白白地告知了。但是她特讨厌别人蔑视她的存在,你骂她可以打她可以砍死她也可以,但是你不能蔑视她。

于是她走过去坐在他们其中两个人的中间,把小细跟的高跟鞋除了跟儿的那部分蹬在面前长长的沉香木的茶几上,然后睥睨着两边问:“中国有一句古话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怎么我大老远地从广州过来,没人递根烟?”

旁边那光头,光头还在头上纹了一个蝎子的傻逼愣了一下,刚想发作,孟串儿接着说:“你是不知道我跟王林国的关系?找死呢!”——这话纯是孟串儿这丫头耍诈,阎王好遇,小鬼难缠,真正的王林国肯定不敢把孟串儿怎么样,这几个二百五急眼了可就说不好了。

孟串儿这话里也藏着机锋,也没撒谎,真要问啥关系,那就是记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呗。那光头听完这话,一脑瓜子雾水,倒是把刚才的气压下去了,但还是不太情愿的给孟串儿递了一根烟。

她叼在嘴里冲他哼了一声:“点上。”一套动作行云流水顺理成章,仿佛天生就该这样。他点头说哎,然后又抬头瞅她,意思是凭TM啥支使我,孟串儿用牙来回颠当那根烟,眼睛眨也不眨地盯着他,直到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把烟点上。

她狠狠嘬了一口,吐了一大个烟圈,然后说:“那个东方都市报的同行太怂了,换成是我,谁敢碰我一手指头,他立马知道悔字怎么写,要不就弄死我,要不我弄死他。”

还没等那几个人说话,甬道的尽头楼梯口的位置上来了一个,孟串儿远远望去,这哥们儿四十岁上下,一身阿玛尼高定西装,BV腰带,夹着一个BV手包,拖着一个日默瓦的箱子,正在边走边大声地打着电话,电话是vetu。

这货通体上下闪耀着人民币的光芒,估计不是怕行动不便他都能给自己镀个金做成金身活佛,这种人一般素质和内涵都不高。

这么包装自己有两种人,第一种是靠脸面挣钱的人,演员、明星或者骗子反正都差不多,他们时时刻刻都需要与普通人拉开距离把自己凸显出来,所以需要这些包装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

第二种,就是傻比,有点钱了之后认为任何东西只要贵就是好的,拼命的往脸上贴。而这个老王,就是典型的第二种,自己做了一堆见不得光的事儿,本应该低调到埋没在芸芸众生里难追难寻,但这货还非得把自己一身毛染个色从鸡窝蹦跶出来喊我是野鸡,纯属找猎人与猎枪呢。

孟串儿稳了一下自己的心态,然后站起来打招呼:“王总你好,我是时光周报记者我叫孟串儿。”

这货愣了一下,轻声对电话说:“我先挂了,我这开会。”然后冷着脸跟孟串儿说,到我办公室说吧,边说边瞪蝎子光头,显然是责怪他没尽到一只看门狗的职责,光头赶紧把烟掐了站起来道:“老板,这位靓女说她……”

“行了闭嘴吧。”

她抖落抖落僵持了的身体,跟他走进了他旁边的办公室。

坐下来的事就不用多说了,想都能想得到,甭说采访,闲扯都没边,正事儿一概不聊,想让他回答的他一个都不回答。但他都应付着,用极其侮辱人智商的方式——比如问他土地证在哪,他说在他办公室。问能看不,他说当然能。

然后等要看的时候他说找不着,还他娘的做戏:“哎?昨儿还在呢?内谁谁谁,赶紧帮我找一下,这位孟记者等着看呢。”找肯定是找不到的,孟串儿就翘着二郎腿看他在那演戏,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让他回应啥,反正来了就行,给你机会说话了,你不好好说话,那不赖我。

对于采访对象是,你说我就能记,然后按照你说的去写,至于你说的真假用证据说话。但你啥都不说,也没事儿,我用证据直接说,这样你连说话和解释的机会都没有。

只是这个过程一定要有,不然破坏新闻最基本的平衡性。最后孟串儿拍了两张照片,那几个傻狍子要拦着,王林国一摆手,那些人没敢动。

等她要走的时候,光头堵在门口像变戏法似的变出两条和天下的烟,还有几摞人民币,往她怀里塞,说快过中秋了,好好过节。

她不接,对方也没有让她出去的意思,意图很明显,不拿东西你就别想走。她想了想拿起相机对着那个光头,还有他手里的东西就一顿拍,光头瞬间被拍蒙了,看着王林国不知道该怎么做了。老王在后面喊到:“你他M的有病啊!孟记者是那样的人吗?赶紧把那些东西收起来!”

孟串儿下楼打个车她就赶紧蹽,还自作聪明地跟司机说给我绕城跑。司机说你到底去哪,孟串儿说你哪那么多废话,绕城跑,绕城懂不懂,圈儿跑。

司机似懂非懂地踩了油门,一路就想套她是不是警察在追踪某个重大案件或者是不是毒贩子在逃亡途中。

她一边佩服司机的奇思妙想,脑洞开的都能当编剧了,一边紧紧盯着后车镜,把每个车牌记在纸上,直到确定,没有一辆车是重复的,这已经过了好几个小时了。

间隙中她也给司机讲了个故事,基本完全的复制了《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说自己被老公打加虐待折磨,好不容易遍体鳞伤的跑出来,要多可怜有多可怜,所以千万不能被她再抓回去,那她就死定了。

这个故事明显震撼了司机的大男人情怀,就差拎把刀挡在孟串儿面前充当正义大侠了,就连她下车的时候他还不放心要护送到位,让孟串儿憋着笑拒绝了,最后连车钱都没要,而且愤怒着完全一副给钱就是瞧不起他的姿态,她无奈,自己无心欺骗了一个正义的好人,罪过。

她刚走到旅店的门口,手机里蹦出来一条微博私信的提醒,她打开看到一段让她激动不已的文字,是于小山发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