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骗万术始出来(6)
下了飞机,太一自己一个人,做出租车去地铁口。这会回去,宿舍里面的人,都睡着了。太一到宿舍门口就决定给刘桂发消息道歉,说是自己的问题,不该不去电影院的。刘桂说,再有下次,我真的会不搭理你的。
给室友也买了些东西,房间是三室一厅,一厨一卫。厨房几乎没有人用。三个房间都有人,一间是四个人,有的还没住够四个人。有编辑部的,客服部,网站管理的各个小姐姐。工作时间有时候是错开的,不至于洗漱的时候人太多。分为早班和晚班,对于太一来说没有什么区别。除了周六日都是工作时间,晚上到9点才回宿舍。
太一把在旅行中拍的照片给很多人群发了,有个男生很符合太一的要求,211的本科毕业生,985研究生毕业,在某所工作,有首都户口,已经工作三年。太符合自己的胃口了,打算把他当做发展对象。
教太一溜冰的小哥哥叫周瑾行,太一给对方也发了照片,没有回复。
过了一个小时才有消息,告诉自己他洗澡去了,没拿手机。永远都是这样,自己发消息才回复,没来得及还给自己解释理由,一度以为他喜欢自己。
可是,他们都快认识两年了,也还是这种平平淡淡的感觉。虽然自己交流的异性很少,不太清楚男女生之间的间距应该怎么样。学习忙的话,不都是学生吗。有多忙呀。
之前太一和周瑾行一起去天安门,对方很绅士,拿伞给太一遮阳,还带了吃的,只是太一看不懂什么牌子,就感觉很好吃。太一感觉要走向正轨的时候,坐地铁回去的时候,对方让太一一个人走。太一对周瑾行的印象直接下降,原来都是绅士风度,到最后忍不了。太一也不再把周瑾行当做首要发展对象。
在做这份工作之前,太一大专三年,寒暑假都没有休息过,去过小超市卖菜,当过加油站服务员,做过电话客服,当过快递分拣员,去过工厂打工。零零散散的兼职也做过不少,销售超市里面的水,当观众,当群演,甚至在舞台上表演挣钱。
稍微涉及有技术一点的工作,自己就没有能力去做。她想做,别人不要她。模特挣钱也不少,自己又没有身材,身高不够。凡事能够挣的钱比较多的,自己也不能做。对未来的过度焦虑,使得自己越来越消沉。
在大专学习的时间,对太一来说是极度崩溃的。主要是自己的专业是计算机,可自己学不会,一个简单的冒泡排序,都不明白。再学自己也难受,自己特别羡慕那些在专业课学的特别好的。一个专业能够学出来的就三四个人,其他所有人都只是陪跑。
太一也想学,就是学不会,上网去问别人,也听不明白。专业课又特别多,实在是无能为力。可太一又有什么办法,继续学习,学成什么样是什么样。太一始终相信,今天所学就是明天所用。虽然不知道是那个明天,学习总没有错的。她找个计算机专业的工作没有人要,嫌弃她学历太低,又没毕业,不要钱,都没有人要。本来太一还想,考完试参加培训,和父母产生矛盾了,没有钱的来源。
看着手上的手机不禁感慨,太一父母怕出社会自己受委屈,买了个5000元的手机。太一不想要这么贵的,父母始终坚持。
太一悄悄收拾东西,准备睡觉。碰到了刚来的一个女孩,做客服工作的,之前交流过是魔都某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本来自己还感觉本科生做客服是浪费时间的挣的钱又不多,后来听同宿舍的人讲才晓得,虽然她们底薪低,只有三千,提成高,成交一单就有2%的提成,一个月最少两三万。
听着客服挣钱很多,工作也不容易,就没有见那些客服人员休息过,整天打电话,发消息。太一很不了解,专科生写书,本科生卖书。书的质量不要紧吗,还是书在谁的手里比较重要。只要卖出去的人学历够高,书就值的高价。自己实在想不明白这里面的故事,也不再想了。自己刚开始申请过,去做客服,主管没有答应。
对方和太一交流几句,各自收拾了。被李洁缠着后,太一再选择朋友就很谨慎了,不再多说话,多做事,讨好别人。太一怕再遇到和李洁一样的人,伤她。从开始工作就不怎么和别人交流,也就同宿舍里面的人可以说话。
工作要有一起的人,才不会被孤立。周雅和太一,同时入职,然后她们一起上班,吃饭,让太一不至于太孤单。
太一在旅行中买的东西给周雅的东西不少,其他人就一些。不然体现不出,她和周雅的关系好,周雅对太一也挺好的。
太一不太了解其他出版社的编辑是做什么的,她只能按照主管的要求去做。这周太一就被分到了新书,做一本教育相关的书籍。除了选题不需要太一想,其他所有事情都要太一去做。书本开头的前言,目录,整本书的内容,参考文献,都需要太一,一个人完成。后续,书的封面由其他人负责。
教育学的书,太一没有看过几本,前言都不知道怎么写。还是主管帮忙给太一捋清楚逻辑,让太一先看关于教育学的书,参考其他书的前言,自己需要想出一个新观点。先写目录,交给作者看,是否满意,再写相关内容。
刚开始太一不明白,遇到问题就问主管,就是怕做错,一上午就因为自己问了五六次,下午了主管不想回复了,让自己翻书查查。其他人问主管的时候,主管在嘀嘀咕咕的说,问题我都解决了,还要她做什么。
太一听到这话浑身发热,这句话明显在说她。然后她不再问一句,自己傻琢磨。无地自容的处境,太一不想再尝试了。
过了几天,出版社举办团建,这次招的客服比较多,老板打算鼓励一下新人。早上从公司出发,有一个三人小团体,其中有个人跟着主管的车走了,其他人三,四个组合。太一和其他人都站在一起,听见那两个人说,第三个人她讨好主管,献殷勤。明明玩的那么好,转身就说坏话。
太一与周雅和那两个人一起,出租车上,她们讨论对象,太一和周雅没有。只是听着,男友是个厨师,很忙。谈过几个对象了,那个好。
出版社的人能够坐四五桌,等太一到的时候,位置都快坐满了,客服部空位多,太一她们同主管和老板坐一起。首先老板发表感想,鼓励员工学习,然后争取年底营业总额过亿。
太一直接愣了,一个小公司还年收入过亿。太不可思议了,客服部有个男生,听完太一自我介绍后,起哄,让太一喝酒。太一从来都是低调的,刚来怎么惹到别人了。太一不会喝酒以茶代酒,对方还不乐意,说其他人都喝酒了,太一不能例外。太一看了看其余人手边不都是果汁吗,这是被针对了。
太一对老板说,我刚来非常感谢老板,以茶代酒了。喝完,太一坐下。对方还不罢休,必须让太一喝酒。
主管看出问题了,说编辑部刚来的新人,不会喝酒就不喝,给新人的特权。
太一还一脸茫然,不了解到底怎么回事。
☆、小人5
后来走的时候,周雅告诉太一,她之前修改的稿子是那个男生负责签约的,没有改好,作者很生气,要求重新写。
太一有点不理解编辑部和客服部的关系,她还以为是主管自己接的单子。然后给编辑部所有人分发,太一还感觉主管很了不起。
周雅说,客服部签约的单子,一般作者不催的话,都是编辑部做,如果催的话,编辑部手里的工作多的情况下,客服会自己修改。单子完成不了,尾款就不能付,提成就拿不了。月末的时候,是客服部最着急。
太一后期再改稿子的时候就很认真了,帮右边的同事看问题,看到了作者和出版社签约的合同。
太一工作半个月才明白,这就是一家代写机构。看过作者购买的合约,某本医学的书卖了六万。太一仔细算过一笔帐,一本书六万,一个编辑一个月6本,20多个编辑。一年上亿的交易额也不在话下。而且作者还都是某大学的教授,副教授,知名的老师。甚至有一位老师写了20多本书,太一也只是笑笑,也不知道是多少次的回头客。
明明就是一个小作坊,实在是难以想象。全国到底有多少老师需要代写。不仅是写书,还有一些专业性课题,也代写。学术性论文只要审核通过就能出版。太一还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查,转念一想,学术论文有多少人可以看的懂,查又能查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