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这个孩子长大成人,虽说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是踏踏实实做人,完全撑起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家庭,并且和姐姐的感情还特别深厚,真是如吴霞所愿,弟弟一直照顾赡养这个苦难多病的姐姐。看着姐弟和睦帮扶的一幕,吴霞晚年常常高兴地偷偷落泪,擦干了泪痕就得意洋洋,两眼放光“蔑视”昊富,“不是我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关键时候举棋不定,连生不生孩子都把握不住,当初我要是听你的,能有咱今天的儿子吗?要是听你的现在谁来照顾咱可怜的闺女!”
生活,本来就是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不说不笑不打不热闹。当然,这是后话了。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庄户人家生孩子历来是利索泼辣,不像现在的姑娘,刚怀孕就躺在床上依赖“百度”生活,饭来伸手水来张口,走急了怕踩疼了土地,走快了怕碰坏了空气,生孩子简直比唐僧取经还要曲折艰难。
孩子顺利生了下来,是个男孩,母子平安,过程却是一波三折。早上起来,吴霞感觉孩子在肚子里伸胳膊打拳,不同往常,也没有在意,吃完早饭刚想躺床上歇歇,五婶婶站在门口扯着嗓子喊她,三缺一,吴霞也是有些大意,刚摸了几把牌呢,吴霞就感觉肚子开始阵阵疼痛,裤子已经湿了,几个牌友这才慌了,送医院肯定来不及了,一个牌友去村卫生室找医生,两个牌友把吴霞搀到床上。尽管是第二胎,还是疼的吴霞翻来覆在床上打滚。村医生赶到后第一次见这种阵势,束手无策,昊富在旁边,干着急使不上劲,即疼吴霞也恨自己没有早送镇医院,在院子里直转圈圈,折腾了两个多小时,孩子总算是生了下来,总算是母子平安。
曲怀忠已经过世好几年,昊富就让吴霞给孩子起名字,吴霞想了半天不得要领,孩子阴历鼠年出生,也是穷怕了,就希望孩子将来不要跟他们一样受穷,就取了“鼠”的谐音“黍”字,将来有粮食吃有水喝,水就是“财”,就给儿子取名“曲黍财”。昊富正在为儿子的吃喝拉撒发愁呢,对起名字本来也没有任何兴趣,“黍财”这个名字就叫了起来。
添了黍财,昊富和吴霞也暂时停止了争吵,两个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儿子身上。生活可是就又回到了小娜出生前那个状态,吃喝拉撒睡到处缺钱,昊富愁白了“少年头”,整天就是琢磨挣钱的门路,琢磨怎样才能挣钱来养家糊口。
“钱、钱、钱”,庄户人家普通百姓啥时候能不再为钱发愁?
二次创业(一)
小黍财似乎知道降临的曲家不富裕,经济窘迫,爹爹昊富也不像他的名字一样日进斗金,拥有财富。名不副实,缺钱。黍财不给昊富出难题,不像很多现在出生的孩子,非进口奶粉不喝,传说现在出生的很多孩子,第一次喝奶粉就能识别进口、国产奶粉味道。黍财却是喂啥就吃啥,从不挑食,可有一样,就是嗓门奇高,渴了饿了就开始啼哭,啼哭声尖叫声立刻就飘扬在曲家院子上空,周围邻居都听的清清楚楚,都说这孩子将来准是个唱高音的料子,是未来的帕瓦罗蒂。
不管怎么说,黍财在慢慢长大。家里多了一个孩子,家庭的氛围慢慢地开始出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变化。奇怪的是昊富两口子对小娜关注少了,小娜性格脾性反而变得越来越温和,暴躁发作次数也越来越少了。看书写作业累了就照看弟弟,想尽一切办法逗着他玩,小黍财也似乎明白姐姐像他这般大时经历的不幸遭遇,喜欢和姐姐在一起,越来越粘着小姐姐。
好景不长,小娜对黍财的一个小小举动,就把昊富和吴霞唬得心惊肉跳,后怕不已,想想都直冒冷汗。
一个普通的晚上,小娜写完作业后,又哄着弟弟玩了好长时间。昊富还在馒头房忙活着,看时间晚了,就过来催小娜早点休息,明天还要上学考试呢。小黍财可是正在兴头上呢,看到姐姐出去了,开始连哭带叫又拉又尿,吴霞着急伸手就扯过来一个本子,随手撕了一页纸下来给儿子擦屁股。
小娜从厕所回来收拾书包,看到刚写好的作业给吴霞撕掉了,情绪顿时爆发起来,对着吴霞又踢又打,从床上抓起一个枕头对着吴霞就摔了过去,吴霞自己理亏,赶忙躲到了门外边,小娜看着躺在地上又哭又叫的弟弟,捡起地上的枕头就盖在了他的脸上,一时间憋得黍财手脚乱舞喘不过气来。
昊富听到哭喊声赶忙进来,看到黍财躺在地上,两只小腿无力地上下蹬踢着 ,赶忙拿开枕头,抱起黍财拍打他的背部,过了很长时间黍财才又哭出了声。吴霞真是气疯了,抓过来一根腰带,就勒在小娜脖子上,小娜立即就泛起了白眼珠,唬的昊富赶紧放下黍财,把吴霞推过一边,扶起瘫倒在地的小娜,松开了缠在小娜脖子上的腰带。
吴霞躺在地上哇哇大哭起来,随即爬起来歇斯底里地指着小娜吼道:“你要再敢动你弟弟一个手指头,我就掐死你……”小娜怯生生地看着她,反而情绪冷静下来,一点脾气也没有了。
也真是奇怪了,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小娜暴躁情绪失控的毛病都没有再发作,反而情绪稳定病情见好了。
不久村里又有一户人家也开了馒头房,自然截流了部分生意。还有就是添了黍财家里房子紧张,再说吴霞照看两个孩子加上做饭,也忙不开。昊富也实在没有多余的精力和兴趣了,只好变卖了机器,关了馒头房。村里的砖厂早就停产了,昊富一时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赋闲在家,尽心尽力伺候着吴霞她们娘仨,吃喝拉撒睡,一段时间相安无事。
柴米油盐,星辰大海;锅碗瓢盆,诗与远方。日子就在这种吵吵闹闹骂骂笑笑、烟火气息中过去了……
静静流淌的河水,不温不火的日子,免不了坐吃山空。这天晚上正为给黍财买奶粉跟吴霞生闷气呢,新亮推门走了进来。
新亮到南方创业,一直也没有回村里,但是经常给昊富写信,断断续续讲述着他的情况。前几年他在南方城市买了房子,每年冬天都接父母亲过去住一段时间,每次都是昊富帮着把老人送到火车站,北方春暖花再到车站接老人回家。
在馒头房最红火的那一年春节,昊富接到新亮的来信,新亮跟几个生意伙伴合伙成立了一家电子商贸公司,专门经营游戏机碟片机电子产品,从香港进口到深圳落脚再销往内地,利润还是非常丰厚。问昊富有没有兴趣投资占些股份,主要也是自己资金不凑手,方便的话能不能支援一下?
吃水不忘挖井人。昊富是个知恩图报的人,他当初开馒头房还是得益于新亮的指点和支援。当初没有新亮的几千元垫底,还真不敢想象自己有没有勇气呢。昊富毫不犹豫地立即取出了五万元存款,亲自到邮局寄给了新亮。
新亮十几年在南方打拼也真是不容易。期初他跟几个生意伙伴开了一家化工厂,那时候国家不太重视环保,虽说产品没有多少技术含量,成本低,销路不成问题。顺风顺水干了几年,几个人确实挣了不少钱,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后来国家开始重视环境治理,化工行业越来越难做,环保净化设备投入太大,几个人就商量着卖了化工厂,转做电子商贸。
后来几个股东看到做医药化工比较挣钱,就想投入资金做高精尖医用化工产品开发,但是新亮了解到新产品危险性极大,在生产过程中见到空气或者水都会发生爆炸,安全性不好把握,就建议还是稳扎稳打继续做成熟的产品。几个股东产生了分歧,另外几个股东就瞒着新亮,聘请了一名海归主管技术,新亮只好选择退出。他已经在南方城市安家,妻子是来自四川的一名打工妹,并且已经有了一个比黍财大三岁的女儿。
新亮十几年也积累了一些存款,生活方面不太着急。这次回家想歇歇脚,也是看看有没有投资机会。他在村子附近转了几天,看好了村西头一块地皮,交通便利,就计划盖几间房子开饭店,视情况再在饭店旁边建一座加油站,方便来往的车辆加油。他了解昊富为人诚实善良,就想拉他合伙一起在家乡创业。主要由他投资,饭店建成后交给昊富负责经营管理,利润所得按照投资比例进行分红,他不参与经营,也顾不上,老婆孩子都在南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