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喵后爷成了金手指(末世)(136)
在人类初步摸清末世生存规则,基地覆灭数量大幅度降低后,他们那片依旧不断有旧基地覆灭、新基地建立。
在现行生存基地评级体系中,区域中超过八成的生存基地都是称一声微型基地都勉强的挂牌货。
这种环境下,谢鑫羽前前后后换过好几个基地,日子一直不咋好过,时常跟着荒原民混避难所,算是该见的都见过。
也因此,十三号避难所让他十分诧异。
除了规模,十三号避难所哪哪都强过那些打着生存基地名号,实则避难所水准的微型基地。
(未完待续)
作者有话要说:
米团子:不就是烧了一张破皮子吗?左大魔王实在太小心眼、太无理取闹了,嘤嘤嘤~
姜喵喵:虽然蠢狮几被教训活该,但左大混蛋小心眼又无理取闹,爷必须排!
拿着被烧成炭的手绘地图,左爸爸:呵~~
米团子&姜喵喵,好可怕,QAQ
第82章 喵仗人势
十三号避难所主体部分共计四层。
地下一层是生活区, 地下二层是多功能区,地下三层是种植区,地下四层是仓储能源区。
捡到小家伙之前, 左天朗是一匹孤狼, 分区虽细, 但每个区域面积都不大。
地下一层一共四个房间, 卧室、起居室、厨房、卫生间。
地下二层由一大一小两个互通空间构成,大空间是左天朗锻炼的地方,里面摆放着各种器械。
有末世前健身房常规器械加固改造成适合变异者的基础体能训练器材, 也有左天朗自己设计制造, 针对异能训练的特殊器材。
小空间是左天朗的工作室, 里面有工作台和各种奇形怪状的工具、武器。
地下三层、四层面积较大, 单层面积相当于一、二层面积之和, 高度也是前两层的两倍, 层高接近八米。
种植区的规划参考了末世前的垂直农场设计,植物灯替代阳光,根据不同植蔬需求,分水培区和土培区,还开辟了两块菌菇培育区。
地下三层的种植区建设水准很高, 可惜真正投入使用的比例很低,也就角落里稀稀拉拉种着些蔫了吧唧的蔬菜。
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人员问题,左天朗的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实力上,他的能力可以通过转换物质材质、结构等得到锻炼,搞建设等同于提高异能。
所以, 左天朗愿意花大把时间在建立种植区上, 却不愿意匀时间搞种植。
二则是选种问题,大变后动植物变异率极高, 安全、可食用、适合室内种植的品种有限,种子也难得。
左天朗此次去武林生存基地的目的之一,便是采购一批种子,为接下来的雨季和凛冬做准备。
地下四层的仓储能源区被规划成三个相对独立的区域。
面积最小、安全级别最高的区域是避难所的能源中心,摆着一台左天朗亲自动手改造的能量石发电机。
得益于物质转换能力具备从微观层面改变物质本质,做到真正意义上点石成金的能力。
左天朗对能源发电机的改造可以说是跨时代的成果。
其转化率高于已知所有同类设备,包括末世前旧能源时期和末世后新能源时期。
若他将这一成果公之于众,将会掀起新一轮能源革命。
但同时,左天朗的成果又是不可复制的。
从技术层面来说,左天朗一个门外汉与专家团队没有可比性,发电机也没什么技术含量,本质就是魔改版柴油发电机。
他的优势全来源于对物质本质的深度解析和转换制造新物质的能力。
用网络术语形容,左天朗等于是开挂了。
除非专家团队中也有挂逼,若不然,即使把左大佬家的能源石发电机搬回去,缺乏关键材料的情况下也不可能造出相同的东西。
占用地下四层空间最多的区域是普通仓储区,一个个末世前超市常见的置物架整齐摆放。
约莫五分之一置物架上摆着各类物资。
地下四层的最后一片区域是左天朗一手打造的大型冷库。
冷库目前是整个避难所耗能最高的地方,种植区利用率提高后,应该会成为另一个吃能源大户。
除了大区,避难所还有很多精巧的小设计。
比如,位于地下一层上方的可移动隔间。
可移动隔间是一个长宽高均三米的正方形金属空间,最高可以升到距离地面一米的位置,衔接备用通风口,抬头就能看到天空。
其同时具备临时岗哨和出入口双重作用,是十三号避难所十二出入口之一,也是除两个紧急出入口外最特别、使用频率最低的出入口。
可移动隔间的升降井设计十分独特,采取转轴式隐形重叠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