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李如洗软中带硬地拒绝了。
论说理婆婆当然说不过她。
但是之后婆婆就天天在家说自己血压高,头晕,带不了孩子,做不了家务,李如洗于是就请了保姆,让她回去,自己和保姆两人带,无非经济上紧张些罢了。
再然后李妈妈退休了,来继续帮忙,李如洗就自己出去工作了,李妈妈和保姆两人带孩子。
她其实真的不太在乎婆婆,婆婆不帮忙,对她来说也是根本无所谓的事情。
可到了孩子一岁多,婆婆又突然打电话给陈琢理说亲家一直带孩子她不好意思,一定要来帮忙,李妈妈说她的孙子,按道理得紧着她,不能阻止她来带。
于是婆婆又来了,一到就死活要求把保姆开了,她和李妈妈两人一起带孩子。
当时孩子也渐渐大了,看起来也没那么累了,于是就解雇了保姆,李妈妈和陈琢理妈妈两人带孩子。
两个女人,婆婆和妈妈,她们都是各自家庭的主妇,都有自己的一套育儿经验和家务准则,谁也不服谁,虽然没有当面吵过,但是关于带孩子彼此都看不大惯,相处并不融洽。
到了孩子一岁半,李妈妈正好有单位返聘她,她就以此为借口回家了,不跟李如洗的婆婆搅和。
婆婆在这里接着帮忙带了半年孩子,这半年倒也算尽心,除了总是想在家里淡化李如洗的存在。当时恰逢李如洗一个重要的事业上升期,顾不上家里,天天早出晚归,怕婆婆太累,主动请了个钟点工,每天来半天,帮婆婆打扫做饭做家务,婆婆则主要在李如洗上班时带孩子。
隔辈亲,孩子被婆婆惯出了不少坏习惯,每次李如洗要管教,婆婆开始是拦着,后来被李如洗说了之后不敢明着拦了,就每次事后哄,左一个坏妈妈又一个坏妈妈,口口声声都是可怜的宝宝,只有奶奶疼你。
合着家里就李如洗一个人做坏人。
李如洗的性格,并不喜欢去找陈琢理嘀咕告状,她也不吵不闹,但每次会当场指出婆婆这样不对,婆婆则是每次被她说了就不做声,下回照旧。
这次她也不再随便罢工回去了,只是总是作出一副委屈样。在儿子面前如此倒也罢了,在孙子面前也这样。
后来钟点工受不了老太太辞职的时候,给李如洗发了一些录下来的音频,其中有婆婆打电话回去跟公公抱怨李如洗整天上班,回家比儿子还晚,回来除了带孩子之外也不做家务,根本没个女人样,自己儿子找了这样的媳妇真是太委屈了;还有对着孙子反反复复说,奶奶都是为了你,才在这里,只有奶奶疼你,你妈妈根本不管你,只知道上班,奶奶不在这里你得被你妈欺负死,你将来要孝顺奶奶,不能孝顺妈妈之类的话。
李如洗还是不想作出斤斤计较,怨天恨地的怨妇状去数落婆婆的不是,不想说婆婆明里暗里对她的排挤,对孩子的挑拨,不想说生孩子之后外公外婆给了五万,爷爷奶奶给了三千,不想说李妈妈把孩子带得多好,而婆婆带得又邋遢又糟糕,不想说那点点滴滴的育儿问题,不想说李妈妈帮忙带孩子时恨不得每月帮衬他们,担心他们年纪轻轻又养孩子又供房又雇保姆经济压力太大,买什么都不肯用他们的钱,还想自己付保姆工资,而婆婆不但没带钱过来,每月跟他们要家用,还总是开口让李如洗给她买衣服买包买化妆品买保健品,给公公、给她自己的姐妹也买这买那,还要李如洗把钟点工开了,把钟点工的工资给她……
她不想去抱怨,理智上她觉得不管是妈妈还是婆婆对她和陈琢理的孩子都没义务,能帮忙都值得感谢,只不过她们有各自的能力和亲疏限制着,不可能表现一致。而她对她们的感情和回报也是不一样的。
她当然也生气,要吵赢任何一架对她来说是轻而易举,但她并不想被生活轻易磋磨成面目可憎的样子。
她只是决定要中止孩子再继续受到不良的影响。
好在这时候噗噗马上就两岁了,李如洗找了一个相当不错的幼儿园的小托班,准备让孩子去幼儿园,让陈琢理请他妈回去。
这一次婆婆的反应很激烈,起初说反对让孩子那么小去幼儿园,后来又说孩子离不开她,无论如何不肯回去,还跟陈琢理哭哭啼啼抱怨说李如洗是过河拆桥。
李如洗给婆婆买了一套她老人家最喜欢的金首饰,金手镯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一应俱全,表示说婆婆身体不好,离开公公和家乡来帮带孩子半年她已经很不好意思了,不愿意再让老人家这么辛苦,至于说孩子的教育问题,那主要是他们夫妻俩的事,选择送去幼儿园,必然是考察好了的,在这一点上并不需要别人的指点和同意。
而噗噗比起奶奶,当然也更粘从小天天带他的妈妈……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没奶奶就不行的样子。
就连陈琢理,也厌倦了他妈一天到晚的牢骚和小算计,迫切想要回到和李如洗的两人世界,恢复高品质的生活。
婆婆回去的时候跟陈琢理哭了,说李如洗肯定是找的借口,实际上就是想让她自己妈妈来,免得孩子将来亲奶奶不亲外婆。李如洗这才明白婆婆为什么一定要在孩子一岁多过来带孩子,原来是觉得孩子渐渐大了,再不带将来就不亲奶奶了。
她一笑置之,但也没让李妈妈再来出力不讨好,本来她就不想劳累妈妈了,她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和陈琢理分担家务和照顾孩子,努力工作,努力营造美好的家……
李如洗不恨婆婆,但也完全不喜欢婆婆。
她现在的时间何等宝贵,怎么可以再浪费在不相干又不喜欢的人身上?
为什么要在她这样的时候,还要让她去忍受和不愿忍受的人打交道?
她也不认为婆婆会好好照顾她,她知道婆婆对她有隐隐的敌意,只是不肯承认罢了。
她还不如用护工呢。
她忍无可忍,最后还是淡淡说:“我不用她老人家费心照顾,再说她年纪也大了,又不如护工懂的多。”
“护工也请,有个自己人总是好的,你自己在医院也太不像样了。”陈琢理一边开车一边说。
噗噗在后面安全座椅上突然开口:“妈妈又要住院吗?”
“嗯,”李如洗柔声安慰他,“没事,妈妈隔一段时间就得去医院复查。”
陈琢理想说什么,从后视镜瞥到后座儿子的不安神情,闭上了嘴。
李如洗也只是说了一句:“我不用她。”
陈琢理说,“就是在家带噗噗也行啊,你们去欧洲,不是已经退了幼儿园那边了,八月噗噗怎么办?”
李如洗怎么可能没想到:“我已经给他报好一个幼小衔接的短期班了,也是包三餐两点的。”
陈琢理最后叹口气:“这么大的事,我也得告诉他们一声,她非说要来照顾你,一片好心,我能不让她来?……人都来了,你就忍忍吧,大不了我不让她经常去医院,等你这次住院完了就让她回去。”
第33章 回家
回到家,家里客厅亮着灯,映着没有拉帘子的大块落地玻璃,里面的情景一目了然。
穿过庭院的小径,她的月季都还活得好好的,有自动浇灌,加上陈琢理也没特别不靠谱,月季还不至于死,只是长得有点杂乱,花也不多。
同样年近六十的婆婆比妈妈瘦,比妈妈高,比妈妈显老不少,一脸的皱纹诉说着她多年人生的不易,只见她穿着一件黑底大花的人造棉短袖和一条枚红色人造棉阔腿裤,穿着丝袜和款式陈旧的凉鞋,坐在李如洗时髦的黑色复古皮沙发上,面前是一个釘着铆钉,充作茶几的复古大木箱,现在上面摆放了好几种水果和各种本来从不会出现在她家的零食,满满当当,充满了违和感。
本来干干净净空无一物的橱柜台面上,现在也放满了各种调料瓶,台面也油腻腻脏兮兮。
显然,婆婆来了已经有一阵子了。
恐怕也不止几天而已。
桌子上是两三个菜,凉拌的生青椒,蘸酱的大葱,还有一个看不出是什么炒什么的黑乎乎的菜,另外加上一盘子馒头。
都是李如洗不会吃的东西,而且婆婆应该也比较清楚这点,但是她当年在这儿帮忙带孩子的时候就是这样,绝对不做李如洗喜欢吃的,好在后来很快做饭的任务就交给了钟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