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凌听罢,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
罗喜补账目这事她并不拒绝,因为所有的生意都要讲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不让罗喜补,以后别人再这么干,搞不好就要瞒报了。
这世上可怜之人多的数不尽,能拯救万民的只有国策,只有集体。
但看见自己的村民也会自发的去帮助外面的孩子,她心里也是欣慰的,她夸了罗喜几句,开始对这个少年多关注了几分。
屋外,几个壮汉提着整箱整箱的铜板进来,这些铜钱是每日收购魔芋需要用的,用铜钱结算比银子更方便。
那么多钱一箱箱提进来,码满了账房的半边墙,这么多钱,在小百姓的眼里,就如同金山银山。
可账房里的人都已经习惯了,他们见怪不怪的拨着算盘,算着账,连瞅那些铜钱一眼的兴趣都没有。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是从沁水豆腐坊开办开始,是从他们第一次发月钱开始,那个时候,所有人结算工钱用的都是铜板。
竹凌在镇上的钱庄,专门兑回来的大箱崭新的铜钱。
那一箱箱钱用驴车拉回来,摆在豆腐坊的院子里,所有排队领月钱的人眼里都闪着光。
那是他们的工钱。
那是他们对新生活的希望!
第94章 达则兼济天下
罗喜陷入沉思,他想起了自己的阿爹,想起了自己的阿娘。
那天他们是怎么回来的?
对,父亲拿着一刀肉,母亲抱着一匹布,两个人都是一脸的喜气洋洋。
那是他们家第一回,一个月之内赚到了那么多钱!
那晚的肉真好吃,在那天之前,他们家已经有将近两个月没吃过肉了。
再过三天,就是他阿爷的六十大寿,乡下人少有这么高寿的,这么大的喜事,应该大摆宴席,可阿爷连一件像样的衣裳都没有,更别提摆宴了。
全家人穿的都是有补丁的衣服,几个爱跑闹的弟弟,鞋面上都是大拇指戳出来的洞,为了让布鞋能多穿一些时日,他们平日都穿自己编的草鞋。
草鞋韧性不足,穿两天就坏了,脚底经常被小石头磨的起水泡。
那时候苦啊。
他为什么只跟着蒋秀才读了两年书呢?就是家里太苦了,阿娘生弟弟伤了身子,有半年都在吃药,这一场病就把家底掏空了。
不过,不念书也没关系,阿娘的病治好了就行,他们这个家里,离不开阿娘。
之后的两天,他清楚的记得,阿娘和妹妹紧赶慢赶,给爷爷做了一身红色的喜服,叫他六十大寿那日好穿出去见客。
阿爷笑的合不拢嘴。
那一日,家里摆了小宴,亲戚欢坐一桌,虽然没什么极好的饭菜,最硬的菜也不过是一盘子炒肉和一盘子煮鸡蛋,但大家的笑都是真实的,满院子的笑声传出去很远……
阿爷那天说什么来着?
对,他说——
此生无憾!
……
罗喜在屋檐下思绪翻飞,一时间伫立无言。
罗母从豆腐坊下工回来,手上的碗里还装着半块不太齐整的魔芋。
她满面红光的叫嚷道:“今日破损的魔芋分得了咱们家一块儿,喜娃儿,你快去给我捞一点酸豆角、酸辣子出来,晚上咱们也炒来吃!”
罗喜猛然回过神,连忙按照阿娘的吩咐去做事。
猪油下锅,浓郁的香气飘出来。
现在的罗家,也是有一大罐子猪油的“有钱人”了。
罗母把魔芋放进去炒,一边炒一边高兴的和厨房里帮忙的女儿讲话:“我听说你这次小考又得了满分?你可真是娘的乖女儿,明日娘去镇上,就把你一直想要的那朵红绢花买回来!”
“啊!谢谢娘,娘你真好!”妹妹兴奋的笑声从屋里传出来。
罗喜看着欢声笑语的一家人,心里也蔓延起了巨大的幸福感。
但就在下一瞬,他的眼前闪过了那个小男娃瘦小的身影。
他轻轻的叹一口气。
只是,到底意难平。
……
第二日。
罗喜左思右想,还是去找了竹凌。
他有些局促,组织了半天语言才问出来:“……东家,你说,一个人力量太过渺小,却还想帮助别人,是不是自不量力?”
竹凌被他没头没脑的问了一句,有点懵,忽而想起他昨日的三十文,笑道:“那就变强大。”
“啊?”罗喜迷茫的抬头看她。
竹凌回视他的双眼,语气平静,却仿佛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努力变强大,只有变强大了,你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不要觉得愧疚,不要觉得难堪,这世界上苦难巨多,不是你一个人能拯救完的。
但你的微薄之力,对这个世界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每个人付出一点点,就像山川河流汇聚雨水一样,聚沙成塔,集腋成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