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的人形外挂+番外(137)
“那贼子,却逍遥法外……”
“唉!”燕晨重重叹气。
“呃……”王吉心说,得亏他是皇帝的人。
不过大人这般性格,果然就如传闻中一样,君子端方,刚正不阿,而且还不防着他。
划重点,不防着他。
这是什么,这就是信任啊!
王吉站起身,慷慨激昂道:“大人,您若实在不忿,小人有一计献上。”
“何计?”燕晨抬头看向他。
王吉:“大人,皇家重名声,您是文人,想必也深有体会。”
“咱们皇上,最讨厌欺压百姓的人。皇太后六十大寿,顺远世子定然也要前往贺寿。”
“届时……”王吉巴拉巴拉说完。
燕晨想也没想就同意了,赞许地看向他:“不错,就按你说的这么办。”
见对方似是有些诧异地看着他,燕晨微微挑眉:“怎么了?”
王吉犹豫道:“无事,只是……在下还以为,以大人你的性子,会批责我太过险诈。”
燕晨恍然大悟,笑道:“怎么会呢?”
“为人处世,固然当以良善为旨,但若是连亲人受人欺负都不在意,那便不叫善,而是懦弱了。”
燕晨振振有词:“何况孔圣人曾言: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王吉,你我此番,正是在惩恶扬善啊!”
作者有话说:
剧情有点慢,补点字qaq;
——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6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9)
从书呆子到帝师
燕晨回乡, 待不了多长时间,算算日程,再过几日便要回京了。
留给王吉发挥的时间, 很短。
但他丝毫不愧对燕晨对他的期待。
到燕晨启程的这日,崇明县的大街小巷,已经到处都是「顺远世子有偷病」的闲言碎语了。
这个「偷病」,大概是受了墨香的启发。
毕竟若只说「顺远世子是个偷子」, 那可能一般人都不会信:人可是世子, 家中有钱有势,用得着偷你东西吗?
王吉很好地避免了这种质疑的出现。
他给顺远世子的「偷病」,编了一大堆、各种不同版本的背景故事。
像什么:顺远世子为情所伤, 受了刺激,偷不到佳人的心, 干脆以偷别人家财物来取乐啦。
或者:顺远世子跟人比武,输了比试,为了证明自己的身手,半夜潜入某商户府邸偷东西,结果迷上了这种刺激的体验啦。
还有什么:顺远世子家里丢失了贵重财宝, 心中失意难过, 想让别人也尝尝这种心情啦……
追求故事,是人类的天性。
尤其, 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是皇家贵胄, 设定还这么的新奇刺激。
百姓们吃饭上街, 闲聊吹牛时, 总要忍不住聚众分享一下, 各自听到的新版本。
即便他们心底知道, 这里面肯定有编造、夸张的成分。
奈何,所有的故事内核都在强调一点:顺远世子因某些缘故,如今以偷取财物为乐。
而百姓们的关注点,更在于让顺远世子性情大变的原因,以及他都偷了些啥东西上。
潜移默化下,「顺远世子有偷病」这个事,就变得深入人心了。
王吉这一手瞎扯淡,可以说是成效斐然。
燕晨满脸佩服地对他表达了赞许,还将燕灵川新做好的薄棉袄分了他一件。
待出发的日子来临,他们与燕灵川挥别,坐上了回京的马车。
那日燕晨与燕灵川聊过皇太后诞辰的事后,后者便一头扎进了棉布工艺的改进当中,只是始终不得其法。
毕竟棉花这东西,和蚕丝不太一样。
而麻布以亲民、便宜著称,织布工艺同样精细不到哪里去。
燕家以往的棉布,便是用与织麻相似的流程,制作出来的。
如今要更进一步,一时半会,燕灵川还真摸不着头绪。
不过,更加松软舒适、不易扁塌的棉被,却被她成功捣鼓出来了。
燕家祖祖辈辈,都以织布、染布、卖布,和给人裁衣为生。
燕父没有别的孩子,燕灵川从小就被当继承人养,燕父的一身本事也都传给了她。
比如说,弹棉花。
棉絮要做成棉被胎,靠人的手来直接加工,那肯定是不可能。
弹棉花,是利用扯动绷紧的弓弦时,弓弦的高速震动,来达成使棉絮变得更松软、蓬松的效果。①
因棉花尚不普及,棉被也仅仅只是在诸如富商、地方小官这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家中被用到,弹棉花的工序,也一直都没有太大的改进。
如今燕晨提出来,燕灵川领着手底下的几位弹花匠,琢磨了数日。
最后赶在燕晨出发之前,造出了新的弹棉弓。
新的弹棉弓,由原来的一尺半进化为四尺大弓,弓弦改用牛筋弦,弹棉时,改用手拨弦为用槌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