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同人)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番外(144)
不提其他的妖魔鬼怪,花果山水帘洞本身就已经很不简单了。
这座洞天福地,在孙悟空发现之前,便在洞内有了一应摆设,与上书字迹的石碣。
且水帘洞内,铁板桥下,那水就直通东海龙宫。
想到什么就做什么。
唐无易顺水而下,还真就一路直达东海海底水晶宫了。
唐无易:???
这个防备这么弱的吗?
他在海底行了没几步,便跳出一个夜叉来。
不过这夜叉可不是要问罪,反而听起来颇有礼貌的让唐无易将身份说个明白,好通报迎接。
西游记的原著里,孙悟空从四海龙王那里得了兵器和披挂,四海龙王心底再怎么不满,也没直接闹出事来,反而是好声好气地一一如了孙悟空的愿。
一开始,孙悟空从水帘洞去到东海以后,就是这么个待遇。
唐无易原本还想着龙王指不定对孙悟空的来历心中有数,故而如此优容,可是看他们家夜叉这个作风,怎么弄得东海是一如既往那么怂的样子呢?
西游记的故事虽然创作在封神演义之前,但并不代表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在此之前没发生过。
许多的情节,就是作者搜罗民间神话而成的,在作品被创作出来之前,情节已经是约定俗成的存在了。
放在宇宙海之中,这种脍炙人口的故事情节,很有可能是某些大能的亲身经历,不管作品的创作时间早还是晚,故事是早就一直存在的。
这个世界有孙悟空,天庭也有托塔李天王、哪吒三太子、二郎神杨戬等。
这个阶段,西游大事的主要角色是孙悟空,但是不知多少年前,周伐商之战可是正常发生过的,那个时期,同样发生的,还有哪吒闹海屠龙、抽筋送父之事。
敖丙在各类作品里,虽然是《封神演义》里才真正出现的角色,但是,作为众所周知的被哪吒三太子扒皮抽筋的、东海龙王的三太子,他必须有姓名!
这个世界,同样是有敖丙存在的,就像有女娲、盘古等大能的名号流传一样,这是宇宙海里许多大能的威能扩散的结果。
有敖丙存在,这也就意味着,四海龙王当年也是敢水淹陈塘关的狠龙。
至于为什么他们现在变得那么怂,啧,唐无易光是想想就要为他们落泪了。
东海龙王的夜叉,见到旁人闯进东海海底,第一个反应居然是有可能是大佬,惹不起,要好好招待;
西海龙王的三太子敖烈烧毁了玉帝所赐的宝物,这位龙王便主动出首告发自己的儿子,将他拿去天庭听候玉帝发落。
怎么说呢,惨,还是龙族惨。
对了,东海、西海戏份多的、有姓名的倒霉蛋还都是行三的太子,仿佛天定一样的设定,感觉更惨了呢!
唐无易倒没有像孙悟空下东海的时候一样,自称个什么天生圣人,对于知晓“圣人”这个概念的人来说,随便自称,就有德不配位之嫌了。
他只是好声好气地说了自己杜撰的来历,再被请去和东海龙王敖广见面而已。
说实在的,龙王这么个表现,也怪不得花果山里的猴子猴孙,都嚷着让孙悟空来龙宫打秋风。
孙悟空经历的世事不够,真当龙王好欺负,但实际,唐无易更愿意认为是龙族的示弱之策。
自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人族崛起,这天地之间,人便为万物灵长,造化所钟。
东海龙王的三太子敖丙,因哪吒闹海一事,前去问罪,竟生生的被哪吒打死并扒皮抽筋,简直骇人听闻到了极点。
东海龙王为子报仇,要哪吒偿命,不然就要水淹陈塘关。
然而饶是他看起来怒气攻心,可实际上,为子复仇,还要上天告状,得到玉帝的允许才可。
敖丙死后,龙王第一次上天告状,被哪吒埋伏,硬生生打服,又被强变作蛇。
如此羞辱之行径,又隔着杀子之仇,敖广还得叫上其他三海龙王一道去玉帝那里告状,得蒙批复才行。
若说龙族的行事恣意,当真是滑天下之稽。
可当年哪吒闹事的时候,还会让夜叉李艮上去查探、让三太子敖丙带兵捉拿的东海龙王敖广,如今手下的夜叉,却规矩到了极点,人家都到水晶宫前来了,都只敢拦着人说要问清身份好通报。
玉帝治世不知几元,龙王被其震慑,私底下做做被允许的小动作也就罢了,骤然让他们下注,是不可能的。
哪吒打死了东海龙王最疼爱的儿子敖丙,可是龙王的小女儿善财龙女,还不是和哪吒的亲哥木吒——也就是护法惠岸行者——一起在观音菩萨身边协侍。
通过龙宫里夜叉的表现,一并引申开来,就将目前的情况分析了个八九不离十的唐无易,入了龙宫,和龙王的话题也只是围绕着东海边的花果山以及未来的那位美猴王孙悟空来讲。
龙王的谈吐很有条理,很清晰,不知怎么的,还很会吹彩虹屁来吹捧人,言必称上仙,句句用的称呼都是尊称。
怪不得西游记原著里,把个孙悟空捧的找不着北,原来是练过的。
不过也不怪人家是这么副表现。
对于这些按规章办事的天庭公务员来讲,孙悟空太过野性难驯,说话办事,总是不好让人接受的。
可是偏偏这人武力值够高,背后还隐隐约约有牵扯。
龙族和如今的天庭,关系比较游移,还是可以拉拢的那种,唐无易可不想因为自己和孙悟空的关系,未来拉拢龙的时候,凭空增添了好几重难度。
也不知道龙族是不是识趣得太久了,唐无易高深的实力,终于有个分量足够的人认可了,所以龙王和唐无易的聊天,还是相当愉快的。
只不过,被龙族免费赠送了人间情报的唐无易,总感觉自己像是个被避之不及的瘟神,现在人家正用符合他利益的情报来请他走。
嗯,略微感觉有些扎心。
唐无易和龙王聊的时候,倒是谈过他想要一些能帮上他忙的人。
不过他当然不可能是专门下东海找龙王要虾兵蟹将当手下的——不管什么身份,向别人讨要手下,都是很丢脸的行为——所以龙王也没有误会,只是殷勤地推荐了他所知的人间里比较有天赋的童子。
不管唐无易要将这些童子收为门徒,还是只让他们做个伺候的童子,天赋好一点的总是讨喜一些的。
其实这年头,如果标准高的话,收徒其实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像哪吒几兄弟那样,天赋好,纷纷被道门高人收入门下,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们爹怎么着也算玄门子弟。
父母辈如果有修行的话,生出来的子嗣,天赋一般也都不错。
但是这样的孩子,不是老早就被想要收徒的前辈高人预定了,就是父母想要他们传承自己的衣钵。
其余的人想要收到好苗子,要么就是多花点时间,在人间找上个不知道多少年,再收到顺心如意的徒弟。
要么就是固定下来,打响自己的名气,让人慕名前来拜师。
其实菩提祖师挺有第二种仙人的风采的,但是一想到他让孙悟空出师后,提都别提他,而除了孙悟空这个徒弟以外,似乎也没有其他的仙人与菩提祖师有渊源,唐无易不得不遗憾地将菩提祖师刨除出了第二种仙人的代表人物的行列。
同样有名的镇元子也不算,毕竟人家是地仙之祖,在道门里头还是很有脸面的。
所以说唐无易想要搞事,有足够的他能信得过的人手的话,就只能效仿第一种仙人,花上不知道多少年去搜集这些有资格做他徒弟的良材美玉。
也难为龙宫向他示好,能找出这么些人来。
对了,说起来虽然这个世界划分为四大部洲,但是许多历史都和华夏古代是重合的。
人间这个时候,是什么朝代来着?
第一百二十六章 人间
四大部洲里, 最为人熟悉的应当是东土,也就是东胜神州。
东胜神州的发展基本上是照搬的华夏古史,唐无易下到东土凡间的时间段,正是东土最为混乱, 但各类思想也都熠熠闪光的时候——春秋战国时代。
这个世界各处的时间流速是不同的, 但是举凡是将道场建在四大部洲的大能, 那与人间的时间流速就是相同的, 只有天界与人间,才是“天上一日,地上一年”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