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武侠同人)人生赢家的正确崛起方式[综武侠]+番外(128)
不降等世袭,就意味着,只要勋贵们不自己作大死,得罪了皇帝或者未来皇帝,那荣华富贵是没跑的。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费尽心思去博取一个光明的前途,或者依附某位皇子试图得到从龙之功。
虽然勋贵们开拓的积极性会有影响,但是皇帝也不会提心吊胆担心这些世代富贵、在军中广有人脉的家族会反他。
反而是只要爵位还在,勋贵们一心效忠皇帝也就是了,提前投资下注的,肯定不会像现在一样多。
然而国朝的运气就只有那么多,勋贵的气运增长了,就代表着其他势力的气运会受到影响。
所以某些朝代,勋贵与文臣互相牵制,都不出头,那是气运等分,谁也没胜过谁,等到一方势弱了之后,另一方便势力大增,将对手打压了下去。
现在还是开国时期,除了一批纯粹草根起家的科举文臣,还有一些是在军中做谋士、儒将、管理庶务起家的文臣勋贵。
爵位不降等,只要朝堂上占比最多的一拨既得利益者不反对,那么被推行下去,还是很简单的事情。
怕只怕,元德帝要等到熬死了异姓王之后再推行,到时候,应该也有一批勋贵之家已经破败了,再加上文官势力的增强,要实行起来,便没有那么容易了。
元德帝本人也有这个顾虑,他召集的这一批勋贵,除了是他的心腹之外,还是他留给太子的班底。
包括唐无易这个武定侯在内,被元德帝召见的人,都或多或少和东宫扯上了关系。
这实际上,就是元德帝提前将消息透露给他们,让他们心存希望,而能实现勋贵爵位不降等世袭的,除了提出者元德帝,估计就只剩下元德帝选定的继承人,太子顾明玺了。
也就是说,皇帝这是弄了个阳谋让他们不得不往里钻。
如今看起来,皇帝的这个安排还是很精密的,只不过要兑现的承诺推迟了许久罢了。
然而,不管是看原著,还是套用历史上的各类情况进行分析,这安排,总感觉是有漏洞的。
有人说历史是一个圈,后人如果看史书,就会发现,他们现在发生的事情,在历史上也是有发生过的。
然而正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能从历史上得到正确教训的,实在是太少了,只能让历史发展像个圈一样,不断地循环。
元德帝是个精明强干的皇帝,举凡这样的皇帝,他的太子总是不好过的。
汉武帝戾太子、隋文帝废太子、唐太宗废太子、唐玄宗的诸多太子,都是很典型的例子。
年轻的时候为儿子做的千般打算,到了年老的时候,未尝不会变成皇帝本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未来的科技时代非常著名的笑话是什么来着?
世上岂有六十年之太子乎?
人家那还是君主立宪制呢!
放在人均寿命堪忧的古代社会,当了二十年太子就已经非常了不得了!
更长一点,四十年太子,不是太子疯,就是皇帝疯。
从原著来看,贾府后来是败落了的,一个在开国时出了两位国公的家族,当家人只有将军爵,且都不成器。
说起来……唐无易想起了一件事。
红楼梦原著中,贾宝玉游太虚幻境,见众仙子,因其非警幻所言之“绛珠”,而是男子此等“浊物”,引得众仙子埋怨警幻。
警幻便向她们解释,说是准备去荣国府接引绛珠的时候,恰巧经过宁国府,遇见了宁国公、荣国公二人之灵,得二人殷切嘱托,便发慈心,不引绛珠,反而将贾宝玉引来太虚幻境。
警幻说的奇葩借口暂且不论——神瑛的历劫她肯定是知情的,那将贾宝玉往太虚幻境引,绝对是她早已预定的,所谓的宁荣二公之灵,只不过是借口罢了——但是提及宁荣二公,还是值得思考一番的。
虽然凡间的神秘侧已经极为式微了,但是,最起码,各家族应该还有祖灵的存在。
警幻之所以会在宁国府遇见宁荣二公之灵,是因为宁国公居长,族长之位是在他家传承的,二公的牌位放在一起,家族祠堂由宁国府负责,是很合理的。
只不过,若是贾府有祖灵存在,神瑛使者投胎的时候,他们怎么会一点反应都没有?
若是贾府有祖灵存在,也像他们说的那样,认为子孙后代不成器——唯有一个嫡孙宝玉可堪成就这种话,就先别说了,人家是神仙历劫来的啊,当然是可堪造就了,问题是,他们敢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位来人间造作的大佬身上吗?——怎么就没有一点提醒子孙后代的想法呢?
祖灵既然存在,就一直存在,怎么就只会等到除了贾宝玉之外的其他所有人都长废了——贾宝玉的芯子还不是原装出产——才劳烦警幻帮上一帮?
不要说什么子孙不成器,成不成器,看的是教育。
在科举兴起之前的世家大族,难道所有的子孙都成器吗?
但是,由于他们把持了各类知识,又有着充足的生产生活资料,本钱很足,入仕为官是很轻松的事情,至不济,维持家声不坠,也很简单。
虽然现在科举兴起,没有长久的富贵,但是,勋贵家族,也算是一定程度上的世家了,不管是学文还是习武,都比普通人家要容易许多。
看看同样世代列侯的林家,林黛玉他老爹林如海,祖上也是本朝的列侯,到他父亲,还能蒙皇帝开恩准许多袭一代爵,到了林如海本人,虽然没有爵位,却很争气地通过科举,考上了探花,步入仕途。
更何况,贾府也不是所有的子孙都不成器。
与贾宝玉同出贾家二房的贾政嫡孙贾兰,不就很会读书,也算出息吗?
只可惜,这位和贾宝玉一比,在家中的大家长那里,就是一块透明的背景板,数人头的时候,才会被想起来。
虽然是祖灵,但是宁荣二公,似乎并未对子孙后代的发展做出干预或警示,实在让人忧心他们的实际处境。
结合宁荣二公祖灵的存在,再加上贾府在神瑛转世后加速的败落,唐无易不禁为如今国朝第一煊赫的公爵家族贾家,发出了鳄鱼的感叹。
现在虽然身体不好,但勉强能称作活蹦乱跳的宁荣二公,估计还不知道,他们俩日后成了贾氏祖灵之后,不仅对人间的子孙发展无能为力,一点提醒都做不到,甚至还可能被警幻拿捏,只能眼睁睁看家族落败吧!
第一百一十二章 气运
“侯爷, 荣国府遣来接赦少爷回府的车马,已经在侧门等着了。”
管家通禀了消息,唐无易摆了摆手:“知道了,让赦儿准备好了就跟他们家的人回去吧。”
并非是荣国府不懂礼数, 只派了几个仆人来接人, 而是贾代善已经提前与唐无易通过气了。
更何况, 就像贾府想要与他作礼, 恐怕这段时间也得不出空来。
近些日子,贾府颇不太平。
宁国公贾演旧疾复发,撒手人寰。
因其未立世子, 贾演四子便爆发了一场争端。
元德帝是嫡子, 对自古以来传承的嫡长子继承制是一向推崇的, 故而未来袭爵的, 基本上是宁国公长子贾代化, 没跑了。
宁国公的另外三个儿子, 也不是想着要夺爵。
这种要被人口诛笔伐, 还不一定能成功的事, 他们怎么可能会傻成那样去做呢?
他们要争的,乃是宁国府的家产。
宁府的事, 荣府这边, 贾源的辈分再高, 也不好插手, 况且对长辈来说, 手心手背都是肉, 多给点,似乎也并不妨事。
如果确立了世子,那么没的说, 世子分大头,毕竟除了爵位,整个宁国府,基本上也是世子继承的。
世子未立,就代表着,宁国公的爵位继承人是谁,得由皇上钦定。
爵位悬而未决,那分财产的时候,贾代化的继承权虽然大,却也不像他继承爵位之后那样,能赢家通吃。
贾演四子,长子贾代化与次子贾代仪都是嫡出,三子贾代俍与四子贾代伏乃是庶出。
在贾演过世之后,吵嚷着要分产的,是两个庶子。
平常人家,在长辈过世之后,都不会迫不及待地要分家——毕竟这深究起来,也是不孝的行径。
但是反正贾代俍与贾代伏是庶子,要被嫡系打压的——贾家的资源,无论是他们的兄弟还是堂兄弟,掌权的都是嫡子,不可能会好心分润给他们——与其日后等着嫡系施舍点残羹剩饭,倒不如现在就闹开,能多分一点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