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她来,到现在,她已经不知道受了多少这个城市的帮助。
车站遇到的柳奶奶,敬老院的陈爷爷,银行里的保安大叔,宿舍楼下的宿管阿姨,还有现在的学之星和任主任……
仔细想想,她好像特别幸运。
站在窗边,抬头看着繁星闪烁的夜空,突然就很喜欢这个城市。
加油啊,郑筱!
为了以后能留在这里,为自己喜欢的这个城市贡献自己的力量,加油啊……
暑假的时光,很快过去。
许亦也没回家,仍在他哥哥家待着,直到快开学前几天,才回了趟X省,去看了他妈妈。
走的时候打电话问郑筱有没有什么要带的东西,郑筱突然就想到了母亲说过的,关于她和许亦之间的劝慰自己的话。因此就回绝了许亦,表示没有要带的。
而许亦回来的时候,也给她打了电话,问她有没有什么要帮她从家里捎来的东西,可以帮忙带给她。
郑筱突然很想念家长的凉皮,于是便开口问他。
郑筱:“你过来的时候拿的东西多吗?”
许亦:“两个大箱子。我妈给我哥捎的果子,蔬菜还有给我小侄子的衣服,怎么了?”
郑筱听到两个箱子的话,便歇了让他帮忙带凉皮的心。东西太多了一个人不好拿。
于是回答:“没事,没什么要带的。”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你拿的东西比较多,路上注意着点。”
许亦无所谓的笑笑:“没事,我先到L市,我哥来接我。他来拿东西,基本没什么操心的。”
郑筱:“那就好。”
挂了电话,郑筱长吁一口气。
最终还是没有勇气开口问许亦会不会来她这边。
已经经历了无数次拒绝,无数次了失望,以至于现在轻易不敢问出口。
害怕得到的答案,又是让自己失望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不问,算是欺骗自己从开始就没有期待,所以便也不存在失望。
只是,这样的日子,这样的感情,她也不知道自己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舍不得弃掉,却也看不到希望。
好难啊……
因为想通了有些事情,所以这个暑假过得格外畅快。
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开学的日子。
这一学期开学,就是大三了。
原来不知不觉间,大学已经过去了一半。
开学初,照例是评选奖助学金。
奖学金是按上下两学期的分数和平常的综合表现,助学金是按档案。
然而,平常众所周知的事情,今年却有了新的变化,只因为辅导员要去访学,院里新派了老师做他们的辅导员。
新老师是一个姓王的三十多岁的女老师,听说是刚从国外留学回来的。
一头浅黄色的大波浪,脚踩高跟鞋,身着深色条纹连衣裙,鼻梁上一双黑框眼镜,目光傲慢,眼神犀利。
郑筱第一眼就觉得,这个老师跟之前的辅导员,给人的感觉有很大不同。
然而,接下来的事,很快就证明了,新导员不但比之前的导员感觉给人不同,行事风格更是南辕北辙,令人措手不及。
首先开始的,就是奖学金评定事项。
新导员规定,奖学金的评定,一律按成绩,或者说是,只按成绩进行。
为此,在奖学金评定会上,班长和团支书带头提出意见,建议按成绩和平时的综合表现来评,但新导员似乎充耳不闻。
于是,班长便按照给他的新标准,重新开始拟定奖学金评定人选。
当然,对郑筱来说,不管使用新标准或旧标准,都对她产生不了影响。
因为她两学年,四次大考试中,成绩每科都是位列第一。
所以,这次奖学金第一名的人选,仍然是她。
对此,大家也都见怪不怪。
然而,奖学金之后的助学金的评定,其方式着实让她,难以接受。
因为,新辅导员要求每一个申请助学金的同学,都要上讲台面对班级众人,讲出自己家多穷,自己多么需要这份助学金的帮助。
郑筱听着这个规定,心里有点想放弃助学金。
但是又一想,三千块钱的助学金,如果自己放弃了,万一要是在学之星的工作出了什么状况,那她就得从家里要生活费。
家里弟弟妹妹上高中每年是一笔很大的花费。
而且,还不知道今的励志奖学金能不能归她。
如果不能,下学期她的生活费就有些吃紧了。
算了,去吧,本来也是实情,就在自己班里说一说,应该可以的吧。
虽然觉得这样做很没有尊严。
于是,开学第一周周三的晚自习,班级就开始了助学金人选评定。
除了郑筱,还有另外九个同学也参加助学金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