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叔娇宠(169)
青妩听说当地的难民已经四散,忍不住问景立,道:“王爷,您说他们会不会是往京城来了?”
景立摇头,“同州还在万霞山的南边,他们若是想来京城,必要翻过万霞山,实在是太远了。”
景立道:“我猜,他们只会就地里在附近,不管是抢也好,乞讨也好,他们最想要的,还是先活下去,然后才能等到朝廷的救援。”
青妩半知半解地点头,她的消息都是从姝红送来的邸报中得知的,听说西南已经死了七八百人,还有当地的父母官也是不知所踪。
青妩问:“王爷,会没事的,对吗?”
景立揽她过来,让她坐到自己的腿上,抱着她,“只看如今朝廷怎么处理,只要能妥善安置,是能够及时止损的。”
毕竟,现在把老百姓逼疯的,还是对于朝廷的信任危机。
涝灾发生后的十天内,整个县城都要被洪水冲没,许多人都是在睡梦中就被冲走,消失了。
这样大的天灾,他们该有多绝望,可是这时候,朝廷却因为没有收到消息,仍然还是表面上的那个歌舞升平的模样,没有人理会他们。
这样的情况下,灾民们又怎能不愤怒。后续灾款下拨,更是只听得数目,不见真金白银。
苦苦期盼的灾民,也只能走投无路。
但毕竟,他们只是有些失望,但多数还是对朝廷充满期盼的。
可是朝廷又一次让他们失望了,一连十几单谕旨发出,其中有一多半都是安抚说教的空话,完全没有用。
剩下一半,也不过是些普通的拨款赈灾。
实际上并没有什么用。
作为一个君主,皇帝的脸面自然高于一切,景立知道,景宣帝多半是不能做到的。
御书房。
这已经是楼宴今天第四次递折子进来了,景宣帝见他都要见烦了,只因为他这四次说得都是一件事。
“臣请陛下派一位皇室子弟亲自到往同州,安抚民心。”
景宣帝神色晦暗不明,“你说,派谁去?”
他膝下子嗣不丰,成年的儿子更是寥寥无几,长子就是太子。
其实按理说,这样的情况,太子亲自前往也再正常不过,既是树立威信,也是涨涨见识。
可是,景宣帝很了解自己这个儿子,自小被娇惯得性子跋扈,又天真。
他还年轻,连弱冠的年岁都没到,如何经历得了这样大的场面。
而太子不行,底下的几个自然也不在备选的结果之中。
皇子不行,那便只能是皇弟和皇兄了,可他思虑一周,也没有想到谁能去办这个差事,既有能力,又能代表皇家脸面。
楼宴给了一个答案,“楚王,景立。”
“楚王?”景宣帝霎时握紧了身侧的拳头,青筋绷紧,眼底又冷意稍纵即逝。
楼宴却仿佛全然没有注意到皇帝语气中的不高兴,认真地解释道:“楚王殿下是先帝嫡子,天子之弟,一品亲王,地位之尊,其他王爷无人能比。”
“二则是王爷曾是武将,又恰好在西南监军,对于当地的地势,和情形都甚是了解。若是让楚王去,臣以为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说的自然是句句属实,景宣帝也不得不承认,这个时候派景立去,应当是最好的决定。
可是,他越是厉害,景宣帝就越是不能让他去。
本就在西南威望十足,这三年沉寂都没能让人忘记他的功劳。若是再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之前这三年岂非白来一场,他辛辛苦苦摆好的棋盘,又会重回空白一片。
景宣帝是绝对不能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
楼宴见他沉默,也明白皇帝陛下心里是在想什么,他家当年也算是牵扯进去了一半,多少知道些许的真相。
按理说,有关景立的事他该避嫌,但也正是这样的不避嫌,才让景宣帝对他另眼相待。
因此,楼宴并不灰心,反而接着劝道:“臣知陛下心中疑虑,楚王殿下的身子不好,而西南天气湿热,地势也陡峭,您担心楚王受不住。”
“但是楚王既为皇家子弟,便有为国为民的责任,而等楚王殿下能顺利完成这一桩差事之后,西南重回太平,相比百姓也能理解陛下先国后家的苦心了。”
这一番话实在是聪明,既是劝皇帝三思,又维护了皇帝的面子。
但最重要的是,景宣帝忽然反应过来,景立的身子虽然已经逐渐好转,但到底是中了毒,在王府里当了几年的废人,不同于往日。
景立若是真去了西南,能不能平安回来都是两回事。
他又何必这般担心忧虑?
更何况,能不能回来,也不是景立说了算的。
景宣帝一下子冷静下来,曲起的手指在奏折上轻轻敲击,楼宴知道,他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