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淡生活(7)

于越有点开窍了,从一个心理年龄只有十来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二十来岁的男人。但成长之路并不好走,出身这样的家庭,想要重新改造哪里那么容易,阿兰帮他,但是帮不到百分之百,改不掉他的根!

于越还是身心投入在父母身上,父母说什么他都觉得对,不管父母提出什么要求他都无条件答应,同意。

他说:“父母养我这么大不容易,我能帮就帮!”

这个时候,他并没有想到阿兰的处境。

一个从他乡嫁过来,帮他们全家料理事务的年轻女孩子,已经被他的计划排除在外了,因为他知道,阿兰什么事情都能处理好,阿兰甚至能帮助他完成家里所有事务,所以,阿兰不需要帮助。

于越习惯了这个模式,过自己的生活,处理自己的家事,处理不明白的就交给阿兰,实际上大部分的事务都是交给阿兰处理的。他的剩余时间就是上班,回家,陪伴父母。他的关注力全都在这个四口之家里,没有想到过老丈人和丈母娘,更不可能顾及到老丈人家都发生了些什么事,都是怎么处理的,谁去处理的。

老丈人是个明事理的人,事业也做的好,什么事也不麻烦他们,自己在外面混的风生水起。家里有什么事也都能处理得明明白白,他们家的风格跟他们老于家完全不一样,于越父母是没什么办事能力,情商智商也都跟不上,与老丈人家完全是两个世界的。就如同于越当初看阿兰的感觉一样,两个家庭的思想也完全没在一个层面上。

于越深知这一点,阿兰家无论在思想还是文化上面都要高于他们老于家很多倍。虽然于越妈妈是老师,但于越自己都清楚,这个老师的水准如若放在城市里,会有多么大的差距。

老于家经常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弱者形象,习惯于处在弱势地位,方便有事情发生的时候往后退。而阿兰他们家刚好相反,有事就想办法解决,不但解决自己的还得想办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这个需要帮助的人自然就是老于家。

因为阿兰他们家一直表现地比较突出,好像没什么弱点,没什么困难,他们老于家干脆把弱点全都显示出来,人都有关爱弱势群体的意识,所以老于家得到了很多阿兰家的照拂。

缺钱还是缺人,都能借上力,实在是帮了他们很大的忙。

于越以为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他已经被阿兰送入了城市生活,适应地不错。他不是笨人,只要他肯做,努力,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的。这都是阿兰告诉他的,他也坚信自己会越来越好。但是意外发生了。

于越母亲是个不听话的人,性格行为都有些没有自制能力,有点像小孩。本身就患有脑血管疾病又不听大家的劝,到底还是落了这么个结果,这一回,她的生命结束了。

在弥留之际,还是阿兰在床前陪伴,帮着毫无意识的妈妈降温,擦身体,陪妈妈说话。医院里的病患和医生还以为他们家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没有人以为阿兰会是儿媳妇。

妈妈最后还是走了,她的人生太短了。哪里都没去过,什么风景都没看过,祖国那么多名山大川,她都没机会去看看了。妈妈此生吃过的唯一一次烤肉是阿兰带她去的,唯一一次在市中心逛街也是阿兰陪着的,妈妈的很多个第一次都是阿兰陪伴的。他这个儿子好像什么也没做过。

妈妈走了,于越亲眼看着妈妈进入火化炉,整个人都崩溃了。

他最爱的妈妈,最爱他的妈妈,走了。

于越一生顺风顺水,没经过任何风吹雨打,这一次的打击,他有些承受不住了。

他经常哭,无法从悲伤情绪中走出来,在阿兰面前也时常哭得像个小孩儿。阿兰虽然不喜欢于越示弱,不喜欢一个爷们儿搞的像个女孩一样,但这种时刻,阿兰还是耐心地陪着他身边,给他温暖和引导。

妈妈走了,爸爸怎么办啊?

爸爸一生没离开过人,从来都是被人像皇帝一样照顾着,连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都已经丧失了,这可怎么办啊?

于越没别的办法,只好按照妈妈生前的方式继续宠爱父亲。在这个家里,于越没觉得自己是孩子,反而爸爸像孩子,全家人都在照顾他,顺从他,让着他,于越也都习惯了。但是缺了妈妈这个中坚力量,于越感觉很是疲乏,从精神到身体。过往妈妈在做的事情,现在需要他跟阿兰去做。

阿兰虽然是个好儿媳妇,但毕竟这些事情都不是正常要求,他爸是见谁老实就欺负谁的性格,阿兰渐渐的失去了耐心,毕竟阿兰没有这个义务去做这些事。

爸爸感受到了不同于往日的气氛,深觉无奈,老伴一走,世界都变了,再也没人给他做饭,听他使唤了。他爸陷入了极度的悲伤之中,一年,两年,三年都没能走出来。

这些日子,是阿兰和于越帮他买菜,帮他开导,带他去医院。

于越也知道,爸爸没有病,他只是想给自己找事做,他没朋友,没社交,只能缠着儿子,每天每天重复同样的话题。

阿兰终于受不了了,“你爸现在还年轻呢,为什么搞的自己像□□十岁似的,这样下去精神面貌怎么能好,好人也会完蛋的,不能再这样了,得想办法让他接触人群,让他正常生活!”

于越很为难,“怎么办啊?他都这么多年不跟人接触了,以后再说吧!”

于越有个很大的缺点,就是遇到什么事情都不积极处理,能拖一天是一天。包括自己父母的事,也是谁爱管谁管,反正最后总会有人管的,这个人通常是阿兰。

因为爸爸的事,于越没少跟阿兰吵架,阿兰觉得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于越这个丈夫的角色严重缺失。他一直围在爸爸身边,言听计从,不管是对还是错,只要他高兴,他都答应。

很多时候,于越很无奈,很想发脾气,但是对自己的爸爸又没法说狠话,所以只好继续言听计从。久而久之,父亲仿佛又找到了新的支点,想让儿子继承他妈的角色。

但阿兰不同意,阿兰说事情不可以这样,不但对老人不好,对他们俩的家更不好。如果真想让他健康长寿,一定要帮他改掉这个毛病。

于越是个心软的人,他不擅长跟他爸讲道理,也不忍心看见爸爸的泪水,爸爸太脆弱了,他实在狠不下心来。一次又一次,于越做了很多不符合情理的事情。

阿兰又发飙了很多次,严重的时候,他仿佛看见了另一个人,那不是阿兰,是一个疯掉的女人。

但是这个女人怎么就疯了呢?他也没办法呀!

于越哭起来,“你以为我想过这样的生活吗?我愿意吗?谁不想像其他年轻人一样过正常人的生活呀?可是我没办法啊,我爸妈需要我,我一天不去他们就难受,我不给他们买菜,不给他们办事,他们可怎么办啊?”

在面对父母的时候,的确很难保持理智。

哪怕父母的要求都是不可理喻的,哪怕他们正在做的事情是在毁掉自己的孩子……

但他们改不掉了,他们养儿子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伺候他们所用,儿子的未来和生活并没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中。

于越渐渐发现了这一点。

见识的人多了,接触的人多了。

他发现很多父母都是在帮衬孩子,为了孩子甘愿付出一切,不给孩子添一点麻烦。而他的父母刚好相反,他们在消耗他的人生和精力,于越的头发白了。

阿兰的爸爸怕打扰阿兰睡觉,晚上起夜一点声音都不敢出,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主动帮他们做饭,打扫房间,甚至不让于越做任何事,他说于越上班很累需要休息。

而他自己的父亲,半夜经常叫他起来干这干那,不管是几点,只要他需要,于越就得起来。不管多冷的天,他需要于越出去买东西,于越就得去。

除此之外,于越需要听他指挥打扫房间,擦玻璃,等等一切家务。这些阿兰从来不让他做,因为阿兰怕他累,自己都承担了,但到了父亲这里他必须这样,不管他几点下班,他累不累,父亲从来都不想听他说话,他的理论是,你们年轻人有什么可累的,我都这么大岁数了,你能跟我比么,我让你干你就干得了!如果再不听话,就要挨骂了。

上一篇:没有人像你 下一篇:不明就里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