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铮听了,神情微微一滞,忍不住转头,去打量陆谨闻的表情。
——是认真且严肃的。
读懂他的表情后,姜铮目光,有片刻的怔愣。
这时代发展太快,感情裹挟在奔流的浪潮里,好像也被同化着,成为了快消品。
太多人,以空虚做筹码,激情做赌注,稍微暧昧过,便能逢场作戏。
若有近路可走,甚至连迂回和试探都可以省略。
他们沉沦在欲望搭建的极致快感里,真心好像,不值一提。
可眼前这个人不。
哪怕他知道自己迎面的,是一份极为确切的喜欢,却依然克制又冷静。
他用十二分的真心,死板地走着既定的流程。
不逾距,不冒进,也不省略。
他的缠绵与热烈,只在水到渠成的时间。
因此,陆谨闻这些话一出口,让姜铮觉得自己原先准备好的话,瞬间没有了说出口的必要。
他将手从栏杆上收回,说:“走吧,他们应该已经回来了。”
“好。”陆谨闻点点头,两个人一起往楼下走。
县医院离宾馆并不远,走路大概也就十来分钟,所以两个人本来是准备走着回去的,结果到了一楼才发现,村长一直在大厅等他们。
盛情难却,两个人只好坐上了村长的车。
村长是个忠厚朴实的中年男人,经过这一天的相处,能看得出来,他确确实实,是有着一颗想要服务百姓的心。
回去的路上,他一边开车,一边跟陆谨闻说了村里的一些现状。陆谨闻认真地听着,然后跟他聊了一路,也适当地,提出了一些诚恳的意见。
并且,这些意见,都是能够落地的那种。
姜铮听着这番对话,终于明白那种特别想要他们两个人在一起的冲动是从何而来了。
原因很简单。
——这两个人,都太好了。
他们的好,不止在于优秀。
更在于——
他们优秀,却没有丝毫优越感。
在医院已经拍摄了不少的时间,姜铮早就对陆谨闻有所耳闻。
出身医学世家,一路名校就读,从小接受的就是最优质的教育,享受的也是最顶尖的资源。
这样的天之骄子,姜铮其实认识不少。
但他总觉得,陆谨闻这个人不太一样。
例如现在,和村长聊天,他说出的话,并不是精英阶层那种浮于空中的精致论调,而是切切实实地,把建议落脚在了实地,落脚在了医保政策、新农合等细致入微的方面。
其实,这些政策,与他的生活标准,应该相距甚远。他能如此熟练地交谈,说明他平常一定做了很多功课。
想到这儿,姜铮又推此即彼地想起了林洛希来。
当初,知道林洛希被招进了纪录片团队,还跟自己分在了一组,姜铮其实是不开心的。
坦诚点儿说,他当时对林洛希有偏见,觉得她应该做不好这一行。
至于他为什么这么觉得?
原因很简单,他以貌取人了。
林洛希那张脸,长得太仙女了,感觉不食人间烟火。但纪录片,偏偏是要扎根进现实的东西。
他记得,当时还有同事跟他说“你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吧跟这么个大美女分到了一组”,姜铮当时只是冷冷地笑了声,心想谁要跟他换他立马换。他可不想等到时候拍摄了,还得照顾着这位娇滴滴的大小姐。
但后来,他才发现,这姑娘跟他想象得不一样。不娇气,不抱怨,心思沉得下去,目光也看得进人生百态。
她是个很好的故事讲述者。
把故事讲好的前提,是你要有强大的与别人感同身受的能力。
这种能力,没办法应试教育,也没办法填鸭式培养,全靠润物细无声的雕琢和柔善若水的天性。
-
车子一路向前,好巧不巧,到达宾馆门口的时候,正好碰上刚从村里回来的大巴车。
陆谨闻和姜铮跟村长道过谢,才下了车。这时候大巴车刚刚在宾馆前停稳,两个人就没有率先进去,而是在门口站定了。
透过车窗,陆谨闻目光大致一瞥,并没有看到林洛希的身影,于是便想当然地以为,她坐在了后面,结果,等到人都下完了,还是没有看到她。
姜铮的目光也同样疑惑。
于是,陆谨闻叫住了一个人:“庞征。”
毕竟年长他几岁,一眼就能看出他喜欢人的小心思。
庞征抱着重重的医疗器械,一脸茫然地回头:“嗯?”
“林洛希呢?”
“还在村里,没回来。”
陆谨闻心瞬间就提起来了:“什么?为什么没回来?”
“村里有个老人,把她错认成孙女了,非要给她讲故事,她就说等会儿再自己坐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