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再婚夫妻(59)
姜玲不懂:“有啥区别?”
“区别大了。抓鱼得我亲自抓。网鱼把网撒下去。”
姜玲怀疑杜春分敷衍她,看李慕珍。
李慕珍:“渔网撒下去不用管。”
姜玲想想杜春分的性格,她帮忙看孩子,肯定不会亏着她,“那,那嫂子快去。回头就不用买鱼了。”
杜春分看李慕珍。
李慕珍立即放下针线。
杜春分把厨房收拾干净,用布盖上案板,免得爬老鼠,就去拿渔网。
李慕珍帮她把渔网弄开:“这,太大了。”
杜春分:“漏掉小的,年年有鱼。”
李慕珍没料到她这么年轻也懂,不禁看了看她。
平时面对杜春分,李慕珍总有种说不上来的违和感。现在知道了——她的长相太有欺骗性。只看她的脸,很难不让人误以为她是哪家大小姐。
李慕珍附和道:“大妹子说的是。”
甜儿从地上爬起来。
“你们在家。”杜春分道。
甜儿皱了皱鼻子:“为啥啊?”
“离这边五里路,你们能走这么远?”杜春分不待她开口,“娘就一个车子,带不完一二三四五个人。”指一下四个孩子和李慕珍,“还得拿渔网和盛鱼的水桶。”
小美蹲在地上,歪着头问:“娘啥时候回来?”
“抓到大鱼就回来。”
甜儿:“我不想吃鱼。”
“那就抓田螺。吃过没?”
小孩吃过,但是去年秋,早忘了。
四个孩子同时摇头。
姜玲想想每年秋老家人抓田螺,“田螺春天也能吃?”
李慕珍想说,啥时候都能吃。一想杜春分是大厨,对于食材的了解肯定比她懂,就把话咽回去。
“清明螺,赛老鹅。听说过没?”杜春分问。
两大四小同时摇头。
杜春分:“这时候的螺缩了一冬,刚刚醒来,无子还没啥泥腥味。再想吃得到秋。”
姜玲明白了:“原来只有几天。”
杜春分见网捋齐,就把网扔水桶里。
那天早上邵耀宗弄的树枝多,还是鲜树枝。
杜春分搭好黄瓜架还剩几个,没法烧火就扔在菜地里,反正菜没出来,压不死。
挑两根长的,跟李慕珍一人一个。
李慕珍疑惑不解:“这是干啥?”
“打蛇。要是能弄条菜花蛇,晚上就吃蛇羹。”
李慕珍想到南边和西边荒草连天,难保有蛇在里面过冬,“大妹子心真细。你还会做蛇羹?”
“嫂子,春分嫂子啥都会做。”姜玲忍不住显摆。
李慕珍懊恼:“瞧我的记性,又忘了你是滨海市国营饭店的大厨。咱们走吧?”
杜春分转向四个孩子:“吃的东西在柜子里,有糖有饼干,饿了自己拿。搪瓷缸里有水,渴了自己喝。拉屎撒尿脱不掉裤子再找姜玲。”
“知道啦。”甜儿无奈地看着她,“我又不是小孩子。”
杜春分被她堵得张口结舌,“你,你不是,平平和安安不是?”
“平平和安安有我啊。”甜儿说的理所当然,“娘有啥不放心的?”
杜春分语塞。
“没话说了吧?”甜儿的眼睛上翻,看着她:“快去吧。别贪玩,抓到鱼赶紧回来。”
杜春分扔下水桶。
李慕珍吓了一跳,反应过来又想笑:“孩子跟你说笑呢。甜儿,小美,平平,安安,听话。我们天黑之前一定回来。大妹子,走了,走了。”
杜春分瞪一眼闺女。
“说不得你啦?”甜儿也瞪眼。
杜春分扬起巴掌。
小丫头吓得拔腿往屋里跑。
姜玲连忙撑腰捂住肚子,实在忍笑忍得难受。
杜春分转向她。
“嫂子放心吧。我哪也不去。”
杜春分冲她点一下头,出去就把门带上。
李慕珍忍不住回头看一下,“你家甜儿,真是人小鬼大。”
“跟村里和饭店人学的,啥话都敢往外说。”杜春分也不禁回头看一眼,“我以为她年纪小不记事,今天说明天就忘了。”
李慕珍:“这么大孩子是不记事。不过也不是啥大事。小孩十八变,过两年长大知道羞就好了。”
“我们村的几个老人也这样说。”杜春分想了想,“我老家隔壁的大娘说,女孩子就得泼辣点,到婆家不受欺负。”
李慕珍想想:“你老家的大娘说得对。你说这世道,光头的飞机三天两头来,南边三天两头出事,不知哪天又得来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男人都上战场,咱们女人不厉害点,拿啥撑起一个家。”
杜春分没想这么多,不过她说的有道理,“嫂子说的是。嫂子,去江边还是去河边?”
“去桥那边。”李慕珍指着西南方向,“你这个渔网挺宽。咱们到桥上,我绕到另一边把网放下去就去捡田螺。也不知道这边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