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女朋友她力大无穷(6)
顾安宁的刷题方式很有意思。因为时间紧凑,她没有仔细看卷子上的每一道题,而是重点关注了每张卷子的难点题目。选择题的最后三题,填空题的最后两题,大题最后两题的最后两问。她找了一个小本子,顺手写了解题的关键步骤,将每一题的考点都归纳整理出来。
等她专心致志将五套卷子刷完,考点已经有规律地被整理出两大页。
此时天色已经半黑,教室里没见什么人,同学们都去吃饭了,整个教室寂寥又安静。
顾安宁的肚子咕噜噜响,她拿起桌子上白底红字的大搪瓷杯,去接了满满一大杯热水,然后从书包里掏出一大叠葱油烙饼放在杯子上用热气蒸。
这是她今早天还没亮起来烙的,怕天气热放不住,故意做的又干又硬。不过现在一大杯热水就在面前,这完全都算不上什么问题。
在等待饼热的过程中,顾安宁翻到语文卷子的作文题,准备观摩一下这一位作文均分超过54的学霸大作。
卷子的主人显然是一位逻辑清晰、知识面范围极广的大学霸,一水的高质量议论文,脉络分明,引经据典,好多典故顾安宁闻所未闻,看的津津有味。
“顾同学。”略带犹豫的声音响起,“你这是在用水蒸汽热饼吗?”
顾安宁闻言抬起头来,看到一个带着黑框眼镜的男生站在课桌旁,和她说话,眼睛却看着桌子上的卷子。
“是的,你是……”
“哦,我叫孙平知,我想说隔壁的教师办公室有微波炉,可以借用的。”
孙平知,这名字略有些耳熟。
顾安宁眼睛一亮,是卷子的主人,那一位印刷体大学霸!
孙平知被转学生明亮的眼睛盯着,瞬间有些不知所措,磕磕巴巴道:“我、我可以和你一起过去,你这样热饼里面还是凉的……”
其实孙平知并不习惯和人交流,尤其是这样主动的交流。可是没办法,他欠了关星河一个天大的人情,可又一直还不上,搁在他心头沉甸甸。
本来以为永远没机会还了,可没曾想到今天中午这位从不听课每次考试徘徊在及格边缘的校霸同学主动过来问他要了近来的考卷。
孙平知简直万分激动。他当然不会觉得借几张试卷就能还了救命之恩,但如果关同学是打算好好学习了呢?那他完全可以提供全方位的贴心帮助啊,年纪第一的专业辅导,个性化学习模式定制,你值得拥有。
然而还没等他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就看见自己的卷子出现在了校霸新同桌转学生的手上。
原来不是关同学要学习啊。
孙平知瞬间失望。但是联想一下中午关星河和转学生沸沸扬扬的三里街事件,再看看关同学特意为人借卷子的贴心举动,孙平知一推眼镜,想到了一个迂回报恩的好办法。
既然关同学的恩报不上,那转换一下思路,新来的顾同学那里还是可以帮帮忙的。
尤其是这个山区里来的新同学,看起来很需要帮助。
怕伤到新同学的自尊心,孙平知又补充道:“你放心,教师办公室的微波炉按规定本来就是可以开放给学生用的,今天我先带你过去,之后你需要用随时可以过去。”
顾安宁其实并不介意饼的里面凉不凉,不要说现在天气热还有一杯热水,就算是以前大冬天地干啃面饼,她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好。
不过他人友好的善意总是令人愉快的,顾安宁没有拒绝,拿起饼笑眯眯道:“那麻烦孙同学了。”
“不、不客气。”
两人来到教师办公室。晚饭时间,只有数学胡老师还在批作业。
“孙平知啊——”头发半白的胡老师显然认识这个稳坐年纪第一的大学霸,语气和蔼地问道:“这会儿过来有什么事吗?”
“胡老师,我过来借用一下微波炉。”
孙平知家境不错,父母都是大学的教授,显然不需要在饭点用微波炉热饭。
胡老师看到孙平知身后拎着面饼的转学生,心下了然,面上却没什么变化,依旧和蔼道:“去吧去吧,注意安全。”
孙平知用微波炉的时候,特意放慢了动作,怕新来的同学没看懂又面子薄,还磨磨蹭蹭地把饼分成两次来热。
“孙同学谢谢你啊,你人真好。”
顾安宁夸人的时候语气特别真诚,笑容很甜,眼睛很亮,差点让孙平知以为自己帮了什么了不起的大忙。
天知道,他真的只是帮忙热了一个饼而已。
顾安宁拿着饼往回走,看到身边闪着智慧光芒的学霸有些眼热,犹豫许久,小声开口问道:“孙同学,那几套卷子上我有两个问题想请教你一下可以吗?”
孙平知的重点却有些歪:“什么?你已经把那几套卷子都刷完了?”
距离关校霸找自己要卷子也才过去一下午,那可是五套试卷,整整三十张,除去语文和英语,数理化的卷子也有二十张。就算是学校专门挖来冲击状元的考霸,这刷题速度也太可怕了吧!
“那倒没有,我挑了一些做。”
等孙平知看到顾安宁的笔记本时,才明白所谓的挑了一些是指什么。
很聪明又很自信的做法。而且看写在上面的解题步骤,思路很清晰,抓重点的能力也很强。
不过连最后一大题的最后一小问都解决了,这还有什么需要问的。
“是这里。”顾安宁指着两张卷子,“这两题是同个知识点,你解的方法比我省去了好几个步骤,我看是因为出现了这样同一个公式,但是我不太明白这是什么意思?”
顾安宁确实有些苦恼,她自认不笨,至少从小学东西就快,虽说是在山区的学校,但常年的第一也能说明一部分问题。
这题目她不是解不出来,可是看着一种极其简单的方式摆在自己眼前却不得其要时,这种挠心挠肺的难受一般人理解不了。
“哦这个啊,这是叠加公式后推导出来的组合变形。”孙平知推了推眼镜,“准确来讲在统考里这样的推导公式是不能直接出现的,我做竞赛题习惯了,不小心直接把它写上来了。”
“推导,可以演示一下吗?”
孙平知不亏是三中老师捧在手心的学霸之光,一张草稿纸一只黑水笔,嗖嗖嗖将基础公式一步步推导到变形公式,简洁明了,逻辑清晰。
顾安宁睁着大眼睛不住地点头,求知的光芒几乎要从眼睛里溢出来。
被这样的眼神注视着,孙平知不自觉地围绕这个式子又展开出去,深入浅出地讲了几个相关的竞赛知识点,听得顾安宁连饥饿都忘记了。
这、这难道就是数学竞赛的世界吗?
顾安宁在这一刻听到了自己心里小鹿砰砰乱撞的声音。
她不得不承认,自己心动了。
心动的对象,正是这该死的、撩人心扉的数学竞赛啊!
第5章
直到一声响亮的肚子叫,终于打断了两人忘我的学习状态。
孙平知不好意思道:“我是不是说的太多了,你赶紧先吃饭吧。”
顾安宁觉得自己的肚子实在不争气,这么好的学习机会怎么能被区区的肚子饿问题打断呢。不过人家已经提出来了,她也不好意思缠着继续问下去,转而道:“你吃过晚饭了吗?我这里饼多,分你一半?”
孙平知确实还没吃,他一贯不爱赶在人多的时候挤食堂,不过现在这个点,确实太晚了,食堂也应该关门了。
他犹豫了一下,觉得自己不能推脱新同学的好意,伸手把饼接过来。
顾安宁果然很高兴,对着自己的饼一大口咬下去,含糊不清道:“孙同学今天真的很谢谢你。”
孙平知其实心情也不错,和一点就透的聪明人讲题是一件令人愉快而又有成就感的事。更何况顾安宁不仅仅是聪明,而是真的有天赋,在后面讲到变形更为复杂的时候,她还提出了自己另一个角度的理解,给了孙平知不小的启发。
被山区相对落后的教育资源所拖累的一个天才学生。
孙平知心里有些感慨,也咬了一大口饼,不过所幸现在还不晚。
咦,这饼可真香啊。
葱油烙饼是顾安宁拿手的一门手艺。柴火灶大铁锅,奶奶又心疼她今天来新学校报道,硬是把自家的土鸡蛋毫不心疼地磕了四五个进去,加上腌的香脆的小青瓜和从地里现拔的小葱,被加热后一口咬下去,全是鲜香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