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心源小伙子今天跟老爹出去晃悠一圈,格外有面子,心满意足的回家,不用老爸插手,跟乐乐姐姐一起做了顿晚饭。
他打小被爸爸教导着,张奶奶年纪大了,妈妈年轻时候受老罪了,手脚容易开裂,不能碰水,他跟着张廉时常下厨,帮着打下手,照顾妈妈姐姐,轻车熟路。
等晓渔回家,就有热汤饭和老儿子前倨后恭的伺候。
“出来玩,学习也不能丢下,每天叫乐乐给你出一张数学卷别忘了。”
“知道知道!”心源大手一挥,“我已经提前做完七张试卷了,每天早上还早起一小时跟大姐读英语。”
晓渔这才放心,吃着闺女儿子做的晚饭,想着不在身边的心慈闺女,心中百感交集,闺女太有能耐也不是好事儿啊,这一路上就没在她跟前待几天,回家之后只怕又要被她二爷爷带走了,下次回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
张廉一直在房里分析徐闯的计划书,调查安德鲁的人还没有传消息来,估计得要一周左右时间。
等晓渔洗漱好,进屋准备睡觉,张廉才合上手里的书,把前因后果跟晓渔说了。
晓渔挠挠头,“哎!自打离开西北去了首都,我才发觉钱财多重要,要是时间倒流,我一定把当初阿嬷给我的一箱子珠宝还有我阿娘的东西留着。”
张廉笑笑,捏捏眉心,他可不想时间倒流,那时候不开窍,明明看上人家小姑娘了,还装模作样的去警告人家,听好兄弟说要娶晓渔,又上蹿下跳的出来反对。
要是那时候的张廉现在站在他面前,他恨得上去给两巴掌,叫他自己清醒一点,不要蹉跎了时光。
“说真的,那些珠宝就埋在那,真的不能拿回来吗?”
张廉心里也觉得可惜,要是有那些钱财,就能解决工厂问题了。
第217章 冒险一家人番外四
秦钢曾经是秦川数一数二的大厂,最多的时候几万名工人,若是到了资本家手里,只怕这几万人都面临失业,整个秦川都要动荡不安了。
炼钢又关乎国家矿产,煤炭,污水排放,牵一发动全身,越想越觉得事态严重,等此行结束,回去之后他就要好好提提建议,完善法律,限制外资入驻的行业和各方动作。
虽然国家已经欣欣向荣,人民生活走在奔小康的路上,但是法律法规仍旧不完善,作为人大代表,要时时关注国家利益和需求。
晓渔歪着脑袋想了想,手上搓揉着心源给她挤的护手霜。
“也不是没法子,就是咱们要南下一趟。”
张廉欣喜,“当然,咱们亲自去。”
要惊动媳妇儿娘家人的坟,不能随便派个人,肯定要亲自去。
晓渔翘着脚,“不需要挖坟,你怕蛇不?”
张廉在南方海军当兵多年,蛇虫鼠蚁什么没见过?
“蛇有什么好怕的!不过蛇跟咱们取财物有什么关系?”
晓渔笑,“是那种比巨蟒小不了多少的大蛇,不是普通的水蛇。”
水蛇只要捏住七寸,随手挽个结扔掉,它就要挣扎很久,根本没能力攻击人。
大蛇不同,力气大,反应敏捷,说不定还要指挥一群小蛇。
张廉想起那场景,就起鸡皮疙瘩,咬着牙,犹犹豫豫地道:“那,也还行!”
晓渔搓搓手,“那成,明儿咱们去余工家把心慈带上,南下!”
琼州岛的无名青山很大,山南山北的人都只在外围转悠,采一些生活所需的物资草药和柴火树皮之类,深山里是没有人进去的,不止是危险,更多的是没有路。
南边四季炎热,热带植被丰茂高大,普通的藤蔓都比军用麻绳还结实,想要割断了开出路来根本不可能。
何况他们依赖山水生存,对自然有敬畏之心,轻易不会破坏已有的生存环境。
晓渔带着男人和三个孩子从地窝堡机场飞沪市,又从沪市飞福州,最后再到码头坐船回琼州。
他们一家人出来旅游,没有惊动警卫,自然也没有去军用机场,占据国家资源。
本就是出来旅游的,周折一些也无所谓了。
心源再来到琼州,妈妈的家乡,激动的不得了,还没到码头,就跟两个姐姐跳到海里比赛游水回去。
天气晴朗,海上风平浪静的,晓渔跟张廉也习惯了,站在甲板上笑盈盈的看着孩子们破浪弄潮。
到了家里,晓渔催促孩子们换上干爽的衣服,就在岛上的饭店吃了晚饭才回去休息。
“解放叔家儿子儿媳妇儿怎么到岛上来了!”
晓渔认识垂垂老矣的解放叔和婶婶,但是没有惊动他们,如今他们儿子一家在岛上开饭店,他们就养养老,含饴弄孙,偶尔做点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