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刃之芒(43)
人行道只有他们两人,马路偶有摩托车和赶货的面包车。夜晚因为秋天,更显寂寥凄清。唐雯瑛讲诗词鉴赏常说诗人咏叹“春色烂漫”,喻池觉得,应该就是现在。
他不再掩饰笑意,尖尖虎牙也出来晒夜色,自行车跟着他的笑容一颤一颤。
第14章
喻池通过祖荷给的名片找上向舒,他已经从健融离职,在渔城开了自己的工作室,让他有空过来看看,交叉对比一下。
健融开出的进口运动型大腿假肢价格在10-15万区间,在喻池家那是一部车的价钱。
喻莉华既然承诺那百万赔偿金由他处理,自然交由喻池决定。他们认为假肢是每天必不可少的工具,换好一点的无可厚非。
喻池决定去向舒那里看看。
工作室不大,向舒不愧从健融出来的,陈列柜展示的运动型假肢跟老东家的大同小异,价格低廉一半。
“用材上的区别,一个是国产一个是进口,用起来要说区别最大的还是心理作用。”向舒直言不讳,说喻池年纪小,也许还有增高的空间,假肢需要不定时更换,像人的鞋子,每日破损老化,总不会一双穿到老,没必要一下子下血本买太贵的,就像买代步车一样,量力而行。
向舒所说跟喻池在各种“残友”群和论坛问来的经验一致,而且向舒身上有种跟他相似的沉稳气质,喻池很欣赏,当场交定金,开始取模做接受腔。
假肢制作需要几个工作日,喻池得下周末再来一趟,向舒考虑高三学生任务繁重,说他送上门。
喻池惊讶至极,跟向舒确定他家是在邻省,而不是邻区。
向舒不太好意思扶了一下眼镜,说:“难得跟你聊得投缘,实不相瞒,我的工作室刚开不久,你们是我正式接的第一单,又是朋友妹妹的同学和老师,这点距离不算什么。”
*
喻池缺席周日晚自习和周一上午第一节 课。若在高一高二,能以正当理由缺课,额外的自由总是羡煞众人;一旦升入高三,学习优先级调至最高,谁要出勤异常,那必是大事缠身;喻池身体情况特殊,大家难免往严重处想。
每一次课间,都有不同的人来跟祖荷打听消息。
喻池对她没有保密要求,但凭祖荷对他的了解,外界对他报5000米持观望或怀疑态度,他已经默默准备,却不出来给群众释惑,由此可见他应该不希望太声张。
祖荷一概推说不知道,可能家里有什么急事。
言洲是最后打听消息的一波,往祖荷那边探出上半身,扶着桌沿,就在过道搭了桥,压低声说:“外人不能知道,就我俩老同桌的关系,应该可以告诉我一点点吧?跟报名有关?”
祖荷说:“你真聪明,但我不能告诉你。”
言洲说:“看来还真是知晓内情的人。”
祖荷反问:“主任叫你来打听的?”
言洲梗直脖子,说:“怎么可能?!我在他面前不敢提你和喻池,在你面前不敢提他,我真是两边不是人。”
自从报名一事后,祖荷和傅毕凯开始冷战。有时祖荷从他身边经过,傅毕凯视而不见,忙着跟附近男生聊天;有时祖荷往后靠,不小心碰乱他的书,傅毕凯直接将桌子挪后几厘米,尖锐的嘎吱声招来半个班同学的怒目。
连班级最边缘的甄能君,都感觉到她这个角落气氛诡异。
祖荷大手一挥,说:“既然不想跟我做朋友,那由他去吧。”
十七八岁的人连喜欢谁也深深藏进心里,已经不会像幼儿园小朋友一样,动不动把和谁谁绝交挂在嘴边。
祖荷的语气说幼稚也幼稚,说认真也认真,倒是那份赤诚的心,感染了言洲。明明别人就要绝交了,他仍不禁一笑,挺不道义的;但他内心坚信,这样一个感情充沛的人,远不会像嘴上那般冷酷。
喻池不在,祖荷昨晚开始便和言洲换位,跟甄能君同桌。
祖荷和言洲倾身隔着过道说话,感觉有人要经过,同时往座位方向挪。
桥散了。
祖荷乍然抬头,惊喜起身,叫道:“喻池喻池,你回来了!”
喻池淡淡应了一声。
言洲也立刻收拾课本,起身赶走祖荷,说:“你同桌回来了,赶紧把我同桌还回来。”
祖荷等喻池坐进去,也搬家归位,下意识瞧他左腿——依旧是长裤,看不出新奇。
喻池有所察觉,低声道:“想什么呢,还没那么快做好。”
祖荷两根食指轻敲桌板,双脚跟着踏动书桌底梁,毫不掩饰那份雀跃。
“同桌回来我终于不孤单了。”
喻池给她一逗,不笑不行,欠身从裤兜掏出一个透明塑料小袋,轻轻丢她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