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系的我凭实力嫁入豪门+番外(316)
触及烟盒的手指像被电了一遭,遽然缩回。
聂子旸忽而意识到在兄弟眼中他仍是那个从来不沾烟不沾酒,聚会时就连放在面前的可乐都一滴不动的警校自律狂。直到远远离开档案室,他才敢擦开打火机点燃一支烟,深吸一口,再缓缓吐出烟圈。
他拿出手机说:“傅先生,找到那女人的个人信息了。”
第134章 人偶
都说近墨者黑,聂子旸在警校四年都没学会抽烟,却不出四天就在农林上警务室喜染成瘾。
二十年前黎曼车祸案中,肇事者不仅在驾驶前过量饮酒,还提前在家中留下遗书,一切证据都指向抑郁自杀不慎造成意外。
但随着警方侦查工作展开,不少疑点浮出水面。比如从被害人黎曼身上的伤痕来看,造成他身体不可逆损伤的撞击一共发生了两次。当年道路监控尚未普及,只能靠现场轮胎印记推断,肇事车辆在路中央第一击撞飞黎曼之后还特意掉头,第二次朝当时已倒在墙角的他碾过去。
一位心存死志,且烂醉如泥的驾驶员怎么可能只为拉一个无辜路人当垫背如此大费周章?
更何况在过量饮酒、意识模糊的情况下,本就很难做到把车掉头对准方向。
也正是这一点救了黎曼的命——若非第二次撞击偏离了方向,黎曼绝对会被夹在车头与墙面之间,当场轧成一滩肉泥。
聂子旸的师傅当年就这一疑点写了一份报告,申请进一步调查。但不久后上级部门介入,案件被迅速定性为意外,师傅连人带报告一起被排挤到边缘,再一点一点彻底掉出体系之外。
肇事者用命给家人换回了一笔不菲的抚恤金。两年后,这家人住所所在的区域被政府规划给中心商业区,他们又领到了一笔拆迁费,自此不知所踪。好在那块地皮上工程承建商正是傅家,补给拆迁费的档案也还留存在旧档案处。
陈澍勾连公安部门上级把聂子旸踢出刑警队的举动在客观上也帮了他一把。
如今聂子旸上班等于围观光头大哥们打牌,借口出去尿尿能遁个大半天没人发现。
这大概是警务室唯一的好处。一连多日,他出了门直奔旧档案处,对着从师娘窗户上撕下来、桌腿下抠出来的旧笔记,一本一本翻找对应的记录。
除此之外,他还辗转寻访了数家用人单位。那女人不久便已没有在世的儿女,孑然一身倒也方便,事发后换了无数个工作和联系方式,自己亦改名换姓。
如果没有傅百城在背后助推,仅凭聂子旸一张吊销的警官证,找这么一个人简直如大海捞针,根本寸步难行。
——幸而,他找到了。
傅百城按下免提把他的声音扩出来:“她户籍还在广州,但登记的地址还是旧的。那块区域早变成商业大楼了,号码——”
他看一眼陈秘书。后者点点头,他挑挑眉,眼中现出几分讶然,“居然还打得通。”
电话是接通了,可号码那头并不是肇事者妻子本人,而是一名自称为她从前某个单位同事的中年妇人。
妇人起初对老同事现居何处讳莫如深,堪称一问三不知。即使在陈秘书出示公安机关证件后,她依旧一副不咸不淡的语气,既不否认自己知情,亦不透露自己所知。
傅百城听他们你来我往打了半天太极,早已失去耐心。他从陈秘书手里接过电话,开门见山道:“陈澍那边有人找过你了?”
“……”妇人显然噎了好几秒,语气极弱地否认,“我不知道你说的陈澍是指哪位。”
“哦。”傅百城说,“那联系你的人是谁?”
“……”
“他出价多少?”
妇人犹豫道:“我……我这也是配合公安部门工作。”
电话背景音里传来敲门声,不多不少,正好三下。
傅百城平静地说:“你现在去开门,我出三倍买你这个消息。”
钱一到位,妇人立即说出一串地址,在浙江杭州。买一送一,还附赠一个人名。
是广州市公安局内部的某某,官位不大不小。不等傅百城使眼色,陈秘书已把这段对话录音下来发给了聂子旸。
聂子旸咬牙:“这老东西还挺会为陈澍冲锋陷阵的。”
当初把他踢掉的上级里就有这人。这笔账他暂且记下,一同留待后日清算。
得到地址,陈秘书第一时间致电空管局确认广州飞杭州的航线。由于疫情管控,最快的民航航班也要排到下星期三以后。
“不好意思聂警官,”傅百城说话时毫无歉意,“只好委屈一下,让你搭一趟我的私人飞机了。”
聂子旸这辈子还没做过私人专机,当下受宠若惊:“怎么会委屈呢傅先生,有劳您费心了。我感到非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