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上玉兰(32)
回房间休息,一夜安睡,只因心不再摇摆。
第18章
在皓书的感情史上,那佳应该是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在那佳的感情史上,皓书的出现或许只能算一朵昙花一现的小浪花,没留下什么痕迹。当然这么抹低皓书似乎也有失偏颇,因为在那佳的世界里,分给赚钱的时间和精力是90%,分给感情部分的仅有10%,这里面包括爱情、亲情、友情等。如果按中国传统文化分类,那佳应该属于墨家,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墨家为了有利于大众实行兼爱,不惜把鬼神之说请出来,那佳为了达到赚钱的目的,什么都可以成为她的工具,包括整容。
赚钱是那佳快乐的源泉,看着银行卡上突突突越变越大的数字,她会获得一种安定感,获得一种后盾的力量。这当然和她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加之养母的去世,她不想在悲恸中沉溺太久,因为那样做给她提供不了任何积极的价值;抑或曾经在情感中沉溺太久,却发现毫无用处,倒不如多赚点钱来的实在。当她认识到这一点,就从心思沉重的思想包袱中解脱了,练就了一种举重若轻,化繁为简、不纠缠、不纠结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做销售时非常实用,也逐渐赋予她更多的能量。只要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我就很开心。那佳总是这样对自己说。
虽然赚的钱越来越多,那佳私下里还是一个很节俭的女孩子。刚到北京时,她经常到夜市小摊上去淘一些化妆品,也会趁着品牌店打折,给自己添几件质量可观的衣服。曾经一个和那佳合租的女孩子,叫孙潋滟,花500块钱买了一双拖鞋,特地来找那佳聊天,炫耀一下,那佳在心里鄙夷不已,“花那么多钱,买一双拖鞋,在家穿,别人又看不见,脑子有毛病吧”,她这种做法和那佳的观念是相悖的,她的光鲜是留给外面的,在外面有多光鲜,她在私下就有多节俭。
当然这只是那佳来北京前两年的想法。
那佳在资产达到50万左右的时候,开始考虑找个男朋友了。必须指出的一点是,这个男朋友的定义和大众的观念不太一样。她可能是迫于舆论压力,想找一个男朋友,毕竟在别人看来,你不想找和你找不到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当谈论到这个问题时,有的人看这个女孩还是挺漂亮的,就嘱咐:“眼光不要太高啦,差不多就行了”,其实这种说法还勉强可以接受啦,最不可接受的是有的人知道你没有男朋友时,会先验地带着对弱者同情的眼光来看你,好像把你与残疾或者精神有问题的人归为一类似的。那佳感到好烦,又懒得解释,索性就找一个男朋友,来堵住悠悠众口。
那佳是一个极端功利主义者,却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她曾经为了嫁入豪门而去整容,但是她理想中的豪门子弟既要玉树临风,又要博闻强识,同时要对自己俯首贴耳,对,这是长期以来追求那佳未遂者给那佳惯出的臭毛病。这在现实中的发展情况是,追求那佳的人那佳看不上,那佳理想中的男人只存在于梦幻中,不曾落地。当认清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现实之后,那佳索性放弃,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努力赚钱上面。所以这次要找的男朋友,纯粹是个摆设。
那佳对男朋友的要求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基本要求:必须要有自己的企业,资产1千万以上。第二部分是附加要求,这个男朋友要性格独立,会自己找事情做,不要总粘着我,不要总是约会,不要耽误我赚钱。这是那佳对男朋友的基本要求。
真正实际操作的时候,那佳发现从事保险行业是自我形象的一个减分项。在保险行业,随着接触的人越来越多,她已然注意到大众对保险行业的一些消极看法。其实大众对保险行业的消极看法一直都在,只是以前的那佳的目标只是赚钱,所以她就有选择地忽略了,但是现在不同了,如果找对象时对方知道自己是做保险的,无疑会降低自己的形象。我必须转行,提高自己的职业分,那佳开始筹谋着怎么推进这个事情。
找对象和换工作同时进行。换工作相对简单,她看准了外汇行业,但并不着急辞职,她逐渐降低在保险公司的工作量,抽出时间来学习外汇知识,摸索练习。这样有保险公司的底薪支撑着,不至于没有收入。但是找对象就比较麻烦,必须一个一个去相亲,可以的话再继续相处,花时间去约会去考察,如果发现不行就果断pass,然后再去相亲……从零开始,重复整个流程。那佳感觉好麻烦的。
这期间遇到不少奇葩。其中一个第一次见面感觉还可以,于是开始约会,有一次男士约那佳去他家吃饭,因为已经比较熟悉了,那佳就答应了,但是到了房间男士就又抱又亲,意欲脱衣服,那佳挣脱了以后果断离去,再无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