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她胆小如鼠/律师她有点帅+番外(21)
孟令彤还没说什么,坐她后面的李潇潇又开口了:“孟总,不用担心他们资料提交得太快看不过来,我看财务部的资料没两个月是上不来的。那个王涛,人前说一套,人后做一套,这种假惺惺的人,也不知道他在家是不是也这样,他老婆怎么能忍得了他。”
孟令彤对手下人这么口无遮拦很不满意,批评道:“潇潇,工作要就事论事,不能随便说别人的私事!”
李潇潇赶紧闭嘴了。
谭知秋感觉气氛不太好,赶紧道:“我们会根据需求调派人手的。您放心好了。什么时候需要向董事长汇报,随时通知我就可以了。”
谭知秋从券商屋里出来的时候,李潇潇借着要上厕所的功夫,跟着她出来了,悄悄对她道:“谭律师,你不要管我们领导说什么。我最佩服您了,您才三十多岁就当上合伙人了,我真是特别羡慕呀……”
谭知秋对她比了一个“嘘”的手势,招手叫她凑近,在她耳边道:“我其实二十几岁就当上合伙人了。就算是现在,我也没够三十岁。”
李潇潇惊得捂住了嘴巴,又赶紧道歉道:“真不好意思,我以为……虽然您看上去跟我差不多年纪,可是您那么资深的律师,我觉得不可能只有二十几岁的……谭律师,我真的不是说您显老的意思啊,真的不是,千万别介意。”
她人长得可爱,声音也可爱。谭知秋并没有跟她生气,悄声对她道:“没关系的,我们律师就是要显老才能给人安全感呀。要是你们孟总知道我才二十几岁,可能马上要叫我领导来了。”
其实真正干活的律师,根本不在于年纪大小,而在于处理问题的能力。
就好像她的两个小助理,王刚这样的资深大律师,就远远没有小秦那样乖乖的小助理好用。
第十八章
非诉项目里,有一些律所会进行“专业化分工”,把项目的工作分割成不同的部分,每一部分由专人负责。
例如每个项目都需要给公司起草各种制度文件,那么律所就安排专门的律师助理去起草这个制度文件。
对于律所而言,因为这个助理或者律师是专门起草制度文件的,专业性会比较强,做起来也会很轻松,项目组的工作量也会减轻很多。
但是对于那个专业起草制度的助理而言,他只知道手上的那一块工作,是一颗“螺丝钉”,看不见整个项目的全貌。对于个人发展来说,是十分悲催的。
谭知秋很注意培养助理。虽然把他们培养好之后,工资要相应提高,而且不出三五年可能他们就会离职或者自己单干,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也可能会有,但是非诉律师不可能单干,培养助理是必然的选择。
当年老张就亲自培养她和其他几个同团队同事,可谓不遗余力倾囊相授,每天除了工作之外,每人还要回去学习法规和案例,每周开团队会议,轮流讲课。听课的人必须要认真,因为老张会像个老师那样理解随时抽查你听懂了没有。
老张说,只有培养人才,撒豆成兵,才能让一个律所具有源源不断的生机和活力,才是良好发展的开始。
团队里有些同事后来离职了,离职的偶尔会介绍一些业务回来,从来没有断过联系。
留下来的几个人,几年来一直在老张的带领下,相互扶持,不管业务好坏都在老张的身边,把他当作老师、朋友、老板。
谭知秋还没有上升到律所发展那样高升的境界,但是她每次看到那些怯生生的新同事,带着学生气的小助理,她都想起当年的自己,忍不住把自己知道的东西都教给他。
今天王刚还是没来。他有诉讼业务,时常在外奔波,过来的时候也只是偶尔帮忙打个杂,没有办法进入到真正的工作状态。
小秦一直在勤勤恳恳地录材料,把历史沿革、股东情况等内容写进律师工作报告的初稿里。
孟令彤通知去和董事长开会了,谭知秋对小秦道:“小秦,跟我去开会吧。”
小秦答应着,小声问道:“是什么内容,需要我做什么吗?”
谭知秋道:“今天会跟董事长讨论股权激励和土地问题,还有下一步的一些主要工作。这个会议虽然不需要你发言,也不需要你做什么但是你一定要认真听。多参加会议才知道项目里大家关注什么重点问题,对你将来的工作很有帮助。”
老张说过,如果有一天,你能独自去参加各种会议,自如地应答会上提出的问题,那你就是一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律师了。
小秦认真地点点头,带上笔记本,跟着一起过去。
今天公司参会的领导中,除了雷董事长之外,还有负责销售的副总裁黎宏才。雷董事长自己亲手抓技术,市场和销售主要由黎总负责。两人是公司的创始人,但性格不太一样。雷总比较遵守制度建设,认为一切管理以制度为准,而黎总却认为一切制度无外乎人情,所以人情也很重要。
今天讨论的股权激励议题,其实涉及到很多员工切身的利益。
所谓股权激励,就是公司拿出一部分股权来低价销售给员工。员工持有公司股票,在持股期间可以获得分红。此外,花比较低的价格买到公司的股票,等公司上市以后再高价卖出,还会得到比较高的收益。
而对于公司来说,这些员工成为公司股东之后,公司的利益会和他们的个人利益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一起,可以激励他们更长久地留在公司。这是很多拟公司留住人才的一种办法。
谭知秋向各位领导汇报道:“股权激励的方案和有关协议我们已经起草好了,但是具体有哪些员工可以参加本次股权激励,还需要公司根据有关制度来进行分配。”
雷董事长道:“你们起草的股权激励方案和协议我已经看过了,和我们公司的情况还是比较相符的。在激励哪些员工方面,你们有什么建议吗?”
这个不是法律问题,谭知秋不好回答。
孟令彤回答道:“对于激励哪些员工,主要是公司领导自己决定。原则上我们建议对公司比较重要的员工进行激励,比如核心技术人员、核心的生产和销售人员等。”
谭知秋补充道:“建议公司最好有相应的考核标准,明确哪些员工符合激励条件,哪些员工不符合条件,以免有些员工心理不平衡。”
不患贫而患不均,在哪里都是一样的。分配不清楚,有些员工心怀怨恨,对公司发展也不是什么好事。
雷董事长是比较相信以制度治理公司的人:“我希望更多的技术人员参与进来,其他的人员需要工作超过一定的工作年限,才能留在里头。我们内部也按这个原则制定了比较明确的制度,由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就按照这个执行吧。”
这时,旁边的黎副总开口了:“雷总,销售人员一律以入职年限为标准,是不是有点不太合适,有些销售人员虽然是新来的,但是他们业绩做得不错,也可以让他们参与呀。”
雷董事长不是很认可这种观点:“公司有好几百的员工,很多都对公司有不少贡献,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短期业绩体现不出真正的销售能力来,还是先照顾那些在公司工作时间长的员工吧。”
黎副总还想说什么,却被雷董事长制止了:“老黎,这次你也再参与认购一些。只要你在,我们公司的销售就没有问题。”
然后他看看孟令彤和谭知秋,对两人道:“下一个问题是什么?”
孟令彤拿着备忘录,说下一个问题:“另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公司的土地房产问题。公司的办公地点、厂房目前使用的土地是划拨地,没有土地使用权证,也没有办理房产证。这个是比较大的障碍,需要公司尽快办理有关证照。”
划拨地一般用于法律规定的用途,通常是一些公益性的行业。公司的行业并不符合要求,但是因为公司属于比较高科技的企业,当时开发区招商引资,临时批准公司使用这块土地。如今考虑到合规要求,是必须要做整改的。
雷董事长看了一下手上的备忘录:“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考虑过,目前也在积极办理了,用地规划已经出来了,主要是招拍挂程序要走。我想问你们一下,我用的这块地,在拍卖过程中,别人也可以来拍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