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葵老屋(54)
“沈老师、雨桐啊,人才问题,看来今天定不下来。要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要与诊疗所的未来体制挂钩,也要与诊疗所今后的定位一起考虑,本来,雅萍在的时候,就考虑秋葵,后来****上山下乡;再后来出国潮,秋葵看来是不行了。惠欣可以考虑,但要她本人同意,雨桐可以从现在起,有意识观察。雨桐,你看行吗?”林友兰说道。
“我看这样,我们今天也只能初步议一下,但是要有这个意识。现在开始就应该要物色起对象来。我想以后,如果要与区中心医院合作,也可以从区医院物色对象,至于待遇以后肯定要改善。要人干活,就要考虑激励机制。待遇是最基本的。”沈洁说道。
“大家谈的很好。至于如何,看下一步再说。与徐汇中心医院挂钩的事,就按莫荃说的,我们分三路进行。至于诊疗所的选址,我赞同大家的意见,要依靠政府和教会团体,要请他们共同帮助解决,我想通过徐汇区政协的平台,积极向上反映,接班人的问题,可以与将来的经营体制一并考虑。二个星期以后,我们再碰头商议。今天,我看马上台风要来了,天似乎要下雨了,今天就暂时到这里吧。”林友兰说道。四人走出咖啡馆时,天真的阴沉下来了,风刮的很大,台风“海燕”可能真要来了。
(四十六)
送走林友兰回家后,天越发阴沉了。雨桐回家路上,风越刮越大,尘沙飞扬。车到家门口时,随风飘来了雨点,林雨桐赶紧上楼,心沉重起来。进屋打开收音机一听,今晚上有十级偏北大风,要经过我市,请市民做好防范准备。
林雨桐心想,去年刮台风的时候,王桂花一人跑走散了。直到三天后,才在佘山脚下发现了她,这次台风也很强烈,确实要防范好,再不能让她出事了。想到这里,林雨桐拿起雨衣和伞。急忙下楼,发动小车,向北边开去。此时,雨渐渐下大了,风也大了。雨刮器似乎不灵敏了,雨顺着玻璃直往下淌,视线模糊了……
黄秋葵七宝诊疗所,是林雨桐归国以后创办的,主要是当时七宝地区青少年病患多,镇政府为方便群众,希望办一个自闭症所。适逢教友推荐,加上沈洁串联,林雨桐就在七宝办了自闭症分所,好在房租便宜。后来,青少年大都痊愈了,镇上又让她收留老年痴呆症病人。王桂花是孤老,其丈夫早年在抗美援朝中牺牲,靠侄儿生活。侄儿现在三十多岁,还没有结婚,在街道承包打包托运站。王桂花住在镇上的老屋。十多年前,就得了老年痴呆症。遇到下雨,容易发病,一个人喜欢乱走乱跑,有时会躲在稻田里,或躲在人家的柴房里,甚至在厕所里过夜,雨桐开始不愿收留。三年前,镇政府妇女主任带着王桂花的侄儿王卫东来见林雨桐。妇女主任说,镇政府领导担心王桂花没人照料,会出事,深怕会给别人惹上麻烦,损伤别人家庭。当林雨桐听说她是抗美援朝的家属时,改变了主意,同意给她治病。在场的王卫东和顾惠欣都觉得很奇怪。
七宝诊所,在七宝教堂的旁边。后面有一条小河。河对面是一片稻田。最近干旱,地面龟裂。小河河水不深,最深处只有一米。过去,夏天常常有孩子来游泳,但后来有小孩溺水,从此,再没有人游水。但近几年,这里的水受污染,越来越黑了,夏天还有腐鱼腥味。林雨桐今天有些担心,根据王桂花发病的记录来看,王桂花发病似乎有规律可查。林雨桐看过她以前的病历,她的发病史有十年了,而且,一般都在每年的夏天,而不是春天。大都在雨天。有两次是在台风季节,掉进河里。非常巧的是都掉进了教堂后面的河里,而春、秋、东三季病情基本稳定,而镇卫生所确定她是老年痴呆症似乎依据不足,仅仅根据她发病诡异,平常痴痴呆呆,就认为她是痴呆症,说明观察还不仔细。去年掉进河里后引起了林雨桐的注意。
经过近一年的观察,林雨桐基本断定王桂花属于欧美医学界所说的是一种属于精神分裂症中的“瞬间恐惧症。”雨桐在她常用药外,加了“舒乐安定片”,发现她有好转,病情稳定。但是,今天开始的二天“海燕”台风,来势猛,风速大,说不定容易造成她害怕,增加恐惧。因此,雨桐预感今天不妙,放心不下;所以,下午碰头会一结束,马上开快车,希望尽快赶到,但是雨太大,视线模糊,车速明显减弱。
风在呼呼地吹,雨哗哗地下着,屋顶沟槽里的水,顺着瓦片里的缝隙渗进水来,直往下淌。卢银娣拿来了脸盆,但很快就满了,结果拿来了三个脸盆,一个铅桶,依然没用,需要不断的调换。王桂花龟缩在墙角,哆哆嗦嗦。嘴里不停地念着什么。卢银娣在旁边不停地劝慰,“王桂花啊,你不要吓我,风马上会止,雨马上会停,林医生马上回来,你不要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