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样的话后,在场的人不知怎么的就松了一口气。
大概是在不知不觉中,人们对教官已经有了相对的信任。
当众人的温度控制有了一定的成效之后,老师傅开始教导众人学习如何种植蘑菇,生长周期不到一个月的草菇。
听到这样的话后,所有人又一次愣住了。
种植蘑菇,开什么玩笑?
蘑菇这种东西难道不是雨过天晴后长出来的吗?
现在是冬天,而且是在房间里,又能如何种植蘑菇?
面对众人的疑惑,老师傅不由的冷笑。
“谁不愿意学的,现在就出去。”
听到这样的话,所有人都沉默了下来。
不管怎么样,该学的还是要学。
如果真的落后于人,又或者怎么学都学不会,那不得丢人丢大发。
老师傅知道,这些人还是一副半信半疑的样子。
不过那又怎么样呢?他把人教会就行了。
于是仔仔细细的教导了起来,并让众人开始实习。
除了蘑菇之外,老师傅还另外的教导了其他人一些知识。
全都是生长周期比较短的蔬菜,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就可以成熟。
他可以想象得到,如果这一批东西种植出来的话,人们在过年的时候也能够吃到新鲜的蔬菜。
在温暖的房间里种植蔬菜,其本质上相当于温室种植。
这个东西以前并没有发展过,人们过冬的时候并不缺蔬菜。
因为有了罐头的缘故,可以把时令蔬菜储存起来,冬天的时候拿出来吃就是了。
云清流之所以突然想到温室种植,其实只是为了不让那些人闲着。
那么多的老弱妇孺,接近千万人的人数。如果一整个冬天闲下来,说不定会闹出什么事情来。
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情让人无奈。
大华的粮食虽然很多,储备充足。
可是如果不另外准备食物的话,很有可能供应不起那么多的人。
看云清流每天给人提供南瓜和冬瓜就知道了,如果真的要和真正的大华子民那样丰富的话,迟早得破产。
话又说回来,云清流对于那些灾民居然有千万之数,私下里觉得十分奇怪。
十几年前,整个中原的人口在三千万左右。
经过长时间的战乱,也不知道削减了几层。
这个时候,在大华的边界之外,围绕着大华生活的人居然有千万之多。
云清流不用想也知道,中原的大半人口都到自己这边来了。
刚开始的时候,她还以为这个数字是虚的,不过是说说而已。
可是各个情报人员直播了一下之后,云清流才突兀的明白了,这一点也不假。
瞧瞧其他地方,万室九千九百九十九空。
大部分的村子,镇子或者城市,空无一人。
那个时候云清流才明白,起义军真正做到了席卷天下。
因此她自己坑了自己一把,只能无奈的养活这千万人。
总不能什么都不管,要不然这些人冲击大华怎么办?
虽然说不见得能覆灭大华,可是也能使大华倒退几十年。
话又说回来,生长周期最短的恐怕就是各种各样的芽苗菜了。
短短几天的时间就能够出一茬。
教官们非常遵守承诺,首先就给种芽苗菜的人开了小灶。
那些人品尝到自己的劳动成果,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唯一有些可惜的是那些芽苗菜不会只给他们自己吃,还要分给其他人。
有些人觉得自己亏大了,发了牢骚。
“这些都是我们种的,为什么要让给别人?”
“对呀,这都是属于我们的,应该留给我们。”
“我们的东西只能是我们的,不能让给别人。”
“……”
听到这样的话后,其他人怒目相视。
“让你们第一个吃,你们还不高兴?”
“想独吞这些芽苗菜,做梦。”
“你以为这是你们种的,就是你们的?凭你们自己的能力,你们种的出来吗?”
“……”
面对如此自私自利的话,教官们也不太高兴。
“如果你们想把这些东西都留着,那么我们就来好好的算一算账。你们的吃穿住行不要钱的吗?你们用来烧火的煤不要钱的吗?你们种植的工具不要钱的吗?用来种植芽苗菜的种子不要钱的吗?你们……我把话放在这里,只要你们把这一笔钱给结清,那些芽苗菜留下来也无妨。”
听到这样的话后,那些说要留下所有牙苗菜的人全都愣住了。
他们认真的思考了一下这些天用过的东西,最终沉默了下来,一言不发。
如果真的算账的话,那些钱也太多了,他们想还也还不了。
至于什么都不用了,那更是笑话。
什么都不穿的跑出去,恐怕只有冻死的份。
好半天后,见所有人都不说话了,教官终于收回了自己凌厉的目光。
“我曾经说过,我会带领你们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现在,你们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还不用挨饿,也不用挨冻。你们告诉我,你们愿意继续过这样的日子吗?”
所有人举起了拳头,大力的挥舞。
“愿意。”
现在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多了,虽然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可是不用担心饿死在家里,也不用担心冻死在某个角落里。
呵呵,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让他们死心塌地的留在这里。
教官又说:“为了我们可以过上更好的日子,我希望我在做出决定之后,你们可以问为什么,却不要公然违反我的命令。因为我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自己。难道你们没有发现吗?我们的日子已经过得越来越好了。很快我们就可以吃到新鲜的芽苗菜,在过段日子我们又可以吃上新鲜的蘑菇或者青菜什么的。”
第225章 步子跨步得太大
一千万人。
一看就知道, 包围着大华的起义军,人口基数大的惊人。
相对比一下, 现在的大华都没有这么多的人。
那些就别说了, 先说说温室种植。
这么多人中,种植短期内就可以成熟的芽苗菜的人数不胜数, 占据了总人口的七成。
因此经过几天的发展,众人收获了大量的芽苗菜。
一半的芽苗菜被带走了,紧急送往大华各个地方。
也就是说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人们的餐盘中多了一道新鲜的菜。
当芽苗菜出现在各个食堂的时候, 各个食堂的厨师就开始在人群中推广。
真正的大华子民们会因为好奇,或因为尝鲜,纷纷品尝了这一道菜。
能在食堂工作的人, 大多数都是手艺比较好的。
因此众人吃的满嘴流油,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话又说回来,幸好现在是冬天, 不然那些芽苗菜也不会走的那么远。而是会按照以往的规定, 流往最近的地方。
毕竟冬天的天气太冷了, 是天然的冰柜。如果不好好利用的话,那就有些辜负老天的厚爱了。
一半的芽苗菜到达了大华, 另一半的芽苗菜则留在起义军中, 成为了所有人的食物。
由于刚开始的时候,芽苗菜数量并不充足的缘故,每个人分到的数量都很少,只有一小勺。
不过即使是这样, 大多数人都满足了。
因为这是这么多天以来,他们吃到的最好的食物。
以前都是南瓜和冬瓜,虽然能够填饱肚子,可是吃多了也会腻啊。
如果不是因为他们是穷苦人家出生,什么难吃的东西都吃过,不然早就嫌弃了。
至少南瓜和冬瓜味道还比较好,没有叶子那么苦涩,也没有泥土那么让人难以下口。
芽苗菜的生产周期很短,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温室里面会生产出越来越多的芽苗菜。
与此同时,人们能吃到的芽苗菜也越来越多。慢慢的,甚至让冬瓜和南瓜的供应越来越低。
什么东西吃多了也会腻的,芽苗菜也是如此。
不过吃还是吃得进去的,而且每天都会吃。
这些起义军们表示,自己并没有吃腻的资格。
有南瓜,有冬瓜,还有芽苗菜,这难道还不够吗?
对于他们而言,已经够了。
至少在这里生活,他们没有饿肚子不是吗?
如果还要奢求更多的话,那么就有些不知好歹了。
或许是老天保佑吧!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其他的房间里的蔬菜出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