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多久,这群大夫们就来到了云清流的面前,请求参与仙药青霉素的制作过程。
云清流可有可无的答应了,让他们自己去。
至于泄密,那倒是不用担心。
事实上青霉素不是那么好制作出来的,需要相应的工具。
不说别的,单单是蒸馏水这一项,普通的大夫可弄不出来。
至于用其他的水,那可就是笑话了,会被污染的,根本就做不出来青霉素。
大夫们说是参与青霉素的制作过程,那就是真的参与。
之后他们就知道了一件事情,仙药或许不是用黄金、汞、铅、铜、硫磺、丹砂……制作而成。
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呢?
因为制作青霉素需要的基础材料是用米磨成的汁水和用山芋磨成的汁水,平凡至极。
说实话,在大夫们看到这一幕的时候都惊呆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传说中的仙丹居然是用这样的材料做成的。
一位大夫摸了摸自己长长的胡须,不由得感叹道:“这才是仙人手段,化普通为神奇。”
众人听闻此言,纷纷附和。
暗地里他们一个个都决定更加用心的培养医女,争取培养出一大批的好大夫来。
不就是传说中传男不传女的祖训吗?哪里比得上仙丹的炼制方法。只要学得一二,生生死死都用的。
看完了培养基溶液之后,人们又看到了青霉素中青霉二字的来源,是发霉的食物上面的那一层霉。
把上面的霉变物质刮下来,移植到培养基溶液当中,再培养差不多七天左右的时间,第一阶段就完成了。
大夫们又一次惊呆了,万万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大米、山芋他们认了,可是这已经发霉的东西算是怎么回事?
有人忍不住问出了自己的疑惑,“这发霉的东西也能够制药炼丹?”
下一秒,立刻有人反驳道:“发霉又怎么了?发霉也可以吃。比如咱们常吃的豆瓣酱,豆腐乳,就是使用发霉的东西制作而成。既然已经可以吃了,那么做成药、炼成丹也没什么。”
听到这样的话后,众人恍然大悟。
这么一想的话,也觉得没有什么了。
******
在实验阶段,萧梦溪做出了一批青霉素的成品。
对于云清流来说,这些东西自然不能够浪费的,要物尽其用。于是派人送到了边界线上,托付给了段小月。
至于青霉素的效果和使用方法已经写在附带的文件上了,交给军队里的大夫便是。
当军医们看到青霉素还有那份文件的时候,眼睛都红了。
一个个如同疯了一样的抱住那个盒子,仿佛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事实上,青霉素在这个时代可不就是稀世珍宝吗?
毕竟这是能够救命的东西,在某些时候胜过一切。
军医们高兴,军人们更高兴,特别是在战场上受了伤的军人们,或明花暗的笑开了花。
口服版本做成丹药模样的青霉素很快就投入了使用,落入了一个个受伤的军人们的口中。
在吃过药后,虽然还有一些重伤的人没有活下来,可是却有更多的人获得了一线生机。
至于那些重伤不治的人也怪不了药不好,毕竟这种叫做青霉素丹的仙丹只是可以防止伤口处的邪气入侵而已。
这个时间段,边界线上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结果十分明了,大吴的那些人无条件投降。
大华的军人们做的不多,收缴了那些人的所有战略物资后,就把人带回了营地。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一直防备着那些人,如果那些人中有捣乱的就一刀斩之。
边界线上,原本属于大吴行列的士兵们看着那一个个被带回来的人,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什么反应。直到他们听说了那些人的身份之后,纷纷炸开了锅。
这一场战争,毫无疑问的是大华赢了,全歼了大吴五万人。
段小月对这些俘虏一视同仁,全部都赶去种田去。
做的好,做的多,就吃的好,吃的多,做的差,做的少,就吃的差,吃的少。
至于这些人先前是什么人,又享受着什么样的待遇,她一概不管。
对于种田活动,那些流民、被俘虏的普通士兵并没有什么反应。
大概是因为种田才是他们熟悉的行业,并不觉得辛苦。
特别是能够吃到以前从来没有吃到过的饭菜,一个个都感动的泪流满面。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大部分人都表示对大华忠心耿耿。
虽然这一份忠心是根植于利益上,可是段小月并不在意。
如果天下哪个势力能比他们大华对普通子民们还要好,那算她输。
既然没有这样的事例,那她又担心什么?
即使是出于利益,大部分的人也不会背叛大华。
过惯了好日子的人要去适应那种差劲的生活,难之又难。
老祖宗有一句话就说的很好,由简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段小月可是知道的,主公就是想要把这些人惯坏。
既然已经成为了主公的人,那就永远不要离开主公。如果真的离开了,即使活着日子也不太好。
话又说回来,种田对于某些人来说,那就是地狱。
比如说已经被俘虏的大吴主官,如今是泪流满面。
大华没有杀死俘虏的习惯,这很好。
大华也没有让俘虏饿着肚子的习惯,这也很好。
可是大华让俘虏自己去赚口粮,这就有点不太好了。
他活到这么大,何曾在泥土里打过滚。
“我太难了。”
听到这样的话后,一些亲卫队低下了头。
他们能怎么办?他们也没有办法呀!
因为食物不能相互转让的,不然人人都得受罚。
大吴主官决定了,自己先忍一段时间。
等到自己攒够了钱财,再带着手底下的人回去也不迟。
反正自己的嫡系部队大多还活着,还有翻盘的机会。
大吴主官怕是不知道,大华有人人必须工作、经常调动工作的规矩。
事实上,这两个规矩有一个隐含的用意,那就是查出失踪的人口。
来了大华还想跑,做梦。
一场战争落下帷幕,大华的种田队伍扩大了几番。
有这么多的人口资源在,自然要继续植物入侵计划。
于是在某个县令惊恐的目光中,浩浩荡荡的人群来到了城门外,手脚麻利的开荒。
当天,另一扇城门大开,一辆辆马车离开了此地。
那县令表示,还留在这里干什么?
留着被一群人包围,活生生的饿死吗?
限令离开的同时,一些大户人家也跟着走了。
不过大多数的本地人都留了下来,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段小月的军队没有进去,也没有拿一针一线。
所有的军人们都漠视了这些人,驻守在附近。
由于云清流的行为,很多人都对城池没什么兴趣了。
再好的城市又有什么用?还是土地和人口最有保障。
城中的人察觉到这一点后,瑟瑟发抖。
因为他们认为这不是来自大华的仁慈,而是大华有更加难以言喻的目的。
被认为有不怀好意的目的的云清流:“……”
一座城池而已,几千口人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她还不缺这些东西好不好?
战争结束后,段小月把各种各样的消息传到了云清流的手中。
包括大吴的精锐士兵各个身居武功和内力,不可小瞧。
即使是他们精心培养出来的军人们,也有可能栽在那些人的手里。
对于这件事情,云清流一点也不觉得奇怪。
从武林中人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了,他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些畏惧朝廷。
为什么好好的武林高手会畏惧于朝廷呢?
那肯定是因为朝廷有对付他们的把握。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大吴精锐部队的个人实力不强,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罢了。
可是别忘了,他们人多。
蚁多咬死象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真的要是触怒了朝廷,大军压境之下,哪一个门派或者家族能够抵抗得了。
没过上几天的时间,段小月的另一份消息传上来了。
有一个城的人主动打开了城门,投降。
段小月想问的是这些人该怎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