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萧雯的一生(55)

心理学上有一种论断:一个成年人的性格和为人处世方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童年。而童年所接纳的教育、信息、观点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家庭。《原生家庭》让你知道很多成年人出现的自我怀疑、焦虑、缺乏安全感、愤怒等等都可以追根溯源到与父母的关系。这不是要指责父母,而是要教会你正视问题并且寻求到正确的方法来修复这些性格的缺陷,从而获得生活的幸福感。

作者苏珊·沃福德是国际知名的心理治疗师、演说家和作家。并且成立有私人诊疗中心,接触过大量的咨询案例,她从海量的案例中分析普遍存在的现象,写成多部著作,畅销全球。如《情感勒索》、《金钱魔鬼》等等。

《原生家庭》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一、正确看待原生家庭的存在模式;二、如何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性格缺陷。

一、正确看待家庭的存在模式

身为父母,对于孩子有很多义务,但是最基本义务应该是: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保护孩子免受身体和情感上的侵害;满足孩子对爱、关怀和更深层次的情感需求;给予孩子道德伦理的正确引导。如果不能满足以上的条件,父母的生活模式或多或少都会给子女心理和性格都会带来负面影响。最典型的有以下几种:

1. 操纵型父母

常见的操纵包括道德操纵和金钱操纵。操纵型父母本身充满着不安全感和无力感,他们对于“空巢综合症”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害怕孩子离自己而去,把孩子能力不足做为控制的理由。这些父母对于子女的婚姻有着极大的威胁,妈宝男就是典型的例子。而这些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不能独立,对于自我认知会变得模糊,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2. 酗酒型父母

酗酒家庭对于自家人来说摆脱恐惧的方式就是视而不见。而且通常需要对外伪装成“正常家庭”。这种伪装让孩子被迫说谎,因此无法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心。而且伴随着说谎的时间越长,害怕一不小心说出口的孩子只能远离社交人群,从而变得很孤独。同样酗酒家庭的父母也会对孩子缺乏关爱,孩子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会造成安全感的缺失和被压抑的愤怒。

3. 身体虐待型父母

父母打孩子这件事情并不能归因于孩子做得不好,而通常是由于父母的疲惫、压力、焦虑所导致。这一类父母通常难以控制自己的冲动。孩子永远不知道父母什么时候会发怒。这些孩子会出现信任感的确实和安全感的匮乏。有些父母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进行体罚,但是这种威慑作用时间非常短暂,而所引起孩子的愤怒情绪、仇视心理却是异常明显。而且这件事情有很大可能会代代进行。就像“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观念一样根深蒂固。

4. 语言虐待型父母

侮辱性的称呼、贬义的评价、经常性的否定都会向孩子传递□□。而且言语的虐待远没有身体虐待那样受人关注,这些孩子也更加孤立无援。这些行为隐藏在家长教育孩子的面具之下,却让负面的预言变成了现实。经常被说“你真蠢”的孩子不可能建立起“我是一个正常人”的心态,他们真的会不停搞砸事情,从而肯定当年被父母不断灌输的评价。有些父母惯用言语虐待是因为习惯用别人的无能凸显自己的能力,有些是因为追求完美。但是不管如何,这都不是一种可取的方法。这损害了孩子正常的自我认知。

5. 性虐待型父母

这是难以启齿的经历,特别是面对的施暴者是自己的父母的时候。孩子没有什么话语权,也很难向人倾诉。这些家庭通常存在严重的感情孤立、隐瞒、贫穷、缺乏尊重等情况。这些受虐的场景会在他们的脑海里反复折磨他们,很容易让他们心里崩溃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甚至产生走向自杀的道路。在任何时候,无论任何理由,性侵都是一种恶行。

通常由这些模式存在的家庭,子女会建立起一道“否认”的心理防线,以极力缩小现实带来的痛苦。但是否认带来的安慰只是暂时的,影响却一直存在。这如同高压锅一样,里面的压力没有得到释放,而不停在外面加固并不能解决问题。

二、如何摆脱有毒父母带来的性格缺陷

首先有一份表格:

1. 让父母高兴是我的责任

2. 让父母自豪是我的责任

3. 我是父母的全部

4. 父母没有我活不了

5. 我没有父母活不了

6. 如果我对父母据实相报(我离婚、流产、喜欢同性等),就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7. 如果我和父母抗争,我就会永远失去他们

8. 如果我告诉父母他们伤我多深,他们将永远不再理我

9. 我不应该说任何伤害父母的话,也不应该做任何伤害父母的事

10. 父母的感受比我的重要

11. 和父母沟通没有任何意义,因为那样做不会有好结果

12. 如果父母可以稍稍改变,我的自我感觉会更好

13. 我这人太顽劣了,所以我必须补偿父母

14. 如果我可以让父母了解他们对我的伤害,他们会有所改变

15. 不管父母做什么,他们都是我的父母,我必须尊敬他们

16. 父母完全无法控制我的生活,因为我一直在于他们做斗争

如果以上的问题,你有4条以上是肯定答案,那你跟父母就仍处于纠缠关系,需要改善。

1. 想明白一切该由谁负责

我们必须要明白是,造成我们性格上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家庭,也就是父母,那这些责任必须由父母承担,而不是由我们自己。不是我们真的不够好,而是因为父母一直给我们灌输我不够好导致的,那父母必须要承担这部分的责任。我们所需要做的并不是承担父母的责任,而是承担自己的责任。把自己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对待这些事情。当我们惊讶地发现造成这一切的原因竟然都是因为父母,我们会愤怒。那我们要表达出我们的愤怒,并且用有效的办法消解愤怒,比如运动,清理杂物等。化愤怒为力量。

2. 跟父母对峙是解决问题的最重要办法

21.为什么需要对峙

我们与父母对峙的根本原因不是要纠缠过去。而是为了让我们摆脱掉这些负面影响。诚如苏姗所说:“没有归回的,便会转移”。如果我们不能把责任还给父母,那么我们势必会转移到下一代的身上。发现了吗?家庭行为是如此相似。我们对峙也是因为要直面我们的恐惧,打败恐惧的最好方法就是直面它。我们必须把实情告诉我们的父母。更重要的是,我们也是为了以后关系定位。

2.2选择什么时间对峙

在你做好以下准备后,就可以开始了:

你必须坚强的足以应对父母的反驳、否认、责难、愤怒或者其他任何由对峙引发的消极情绪

你必须有充分的体系来帮你度过从期待对峙、对峙本身到对峙的后果出现这三个不同的阶段

你必须将想说的内容事先写成信件加以演练,必须练习使用非辩护性回应

你必须改变观念,不再继续为儿时所遭遇的痛苦承担责任

2.3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对峙

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以采用。一种是写信,你需要在信中写清楚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是你曾经对我做的;这就是我当时的感受;它就是这样影响了我的生活;这是我现在对你的要求。还有另外一种是面谈。面谈需要实现确定好地点,更重要是你要演练,你需要事先预测好父母的反应,并且使用非辩护性语言回应。非辩护性语言是指用不带攻击性的话语表明自己的立场。比如你预测你父母会跟你说:“想想我们会你付出的一切”。攻击性的语言是:“那有怎样?你们同样也带来了更多的伤害。”而非辩护型语言你应该说“很抱歉让你刚到伤害,但是我也伤心了很久,在这个问题上我是不会放弃的。”

2.4对峙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没有失败的对峙,只要你跨出了这一步,对峙就是成功的,你通常会得到不断提升的幸福与信心。这当然对于你父母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变化,有时候变化是好的,有时候变化是不好的,因为平衡被打破了。但是至少你对自己负责了。

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说对你带来负面影响的父母患病或者年迈,更严重的是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对你的影响却还一直影响着你的生活,你无法使用上述的对峙去解决问题,你可以按照上面的方式写一封信对着父母的照片或者是墓地,大声读出来。

上一篇:日常找媳妇 下一篇:综凭心而动+番外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