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亡者的秘密擦肩而过(30)

如果纯属巧合……

哪里会有这样的巧合?!

弥薇头疼的想,不管是什么人推动这一切,他好像很在意自己对魏昭仪的态度,就好像……如果她对魏昭仪怀有恶感,这背后的人就能拿到好处似的。

为什么呢?!

她一个普通人,既没有跟魏家作对的心思,也没有跟魏昭仪打擂台的实力,又有什么争取的价值?还是说有人知道她具备什么她自己不知道的作用?

那么,等她真的知道了魏昭仪的把柄,这个人是不是就会跳出来了?

肖老师带着学生在鸭河镇停留了十天。

鸭河镇地方不大,大大小小的陶瓷工坊却不下百家。这些工坊产量都不高,绝大多数产品通过陶瓷商会外销,市面上流通的不多。

因为针对的消费群体不同,这些陶瓷产品的设计风格与生产工艺也与市面上常见的产品有很大不同,这也正是他们要学习的地方。

弥薇的工作室规模有限,要想建立起自己的品牌也必须摸索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运作方式,这就与镇上的这些工坊发展初期的情形非常相似,所以她很快沉浸进去,把琢磨了一路的阴谋问题抛到了脑后。

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她正窝在旅馆房间里整理这些天搜集的资料,同屋的女生跑进来,叽叽喳喳的跟她商量,“师姐,你说咱们要不要多买几箱方便面火腿囤在车里?”

弥薇从一堆资料里懵头懵脑地抬起头,“什么车?”

“租的大客啊。”女生说:“那个村子据说比较偏,饭店肯定没有,咱们去了是要到村民家里搭伙吃饭的,万一吃不习惯就只能饿肚子了。”

弥薇听糊涂了,“明天就回海州了,哪还有大客?”

“哎呀,吃饭的时候你没听见肖老师跟人打电话吗?”女生大惊小怪的看着她,“说那个什么村新发现的瓷泥多好多好的,还说那有个乡办陶瓷厂……我刚才上楼遇见班长,他说肖老师已经决定要去看看了。他不放心让咱们自己回海州,就定了大客拉着大家一起去。反正来回也不会耽误很久。”

“什么村?”弥薇心里有种不大妙的预感。

女生回忆了一下,“好像是叫什么下河村。”

弥薇心头微微一沉,瞬间有种“这步棋子终于落下来了”的感觉。

她心里生出一股怒气来,怎么这事儿就没完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前几天生病,卧床休息,精力有限,所以只更了《见怪》。以后尽量保证两三天一更吧~

第27章 合影

下河村虽然名字里有一个河字,实际位置却在半山腰上。

村子不大,几百户人家,从远处看过去,村舍有新有旧,既有破败的老式土房,也有外墙贴着崭新瓷砖的小二楼。路倒是修得不错,平整、宽阔,路边还修了绿化带,种了好些花花草草。

肖老师请来的向导是个身材微胖的老头,姓刘,在鸭河镇做小买卖,据说家里有亲戚在下河村,对这一带比较熟悉,一路上都在给他们介绍下河村的情况。

“下河村以前是有名的贫困村,地少,山也贫瘠,没什么经济作物,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里留下的都是干不动农活的老弱病残。尤其前些年,都快成了荒村了。”

“后来换了乡长,带了好些搞学问的人漫山遍野的跑,找致富的路子……好官呐,到底让他们给找着了,说这后山有瓷土矿,品质比那个黑龙江的什么矿还要好,然后就向上面申请扶贫资金,把陶瓷厂建起来了。”

弥薇知道他说的是位于黑龙江依安县境内的高岭土矿。出发之前她也在肖老师那里看到了下河村陶瓷厂生产的餐具,说实话,下河村的瓷土矿品质与高岭土还是有差距的,产量更是不能相提并论。

但奇妙的是,下河村瓷土含有一种稀少的矿物质,烧成的瓷器表面会产生一种云雾状的花纹。

不管什么产品,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

下河村的陶瓷厂就这么慢慢的有了名气。

“这两年好多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刘老头也流露出了高兴的表情,“我那两个外甥也回来了,都娶了媳妇,日子也过得了。你们看这些小洋楼,家里有壮劳力的这两年都慢慢富起来了,路也是新修的,比以前可是强多了。”

短时间内发展起来的地方,看上去再光鲜也还是会留有旧时的疮疤。

下河村也是如此。

一路走来,或许前一秒还只看到崭新的小楼,拐个弯撞进眼帘的就是破败土墙围起来的小院落。通往村外的公路平整又宽敞,但拐进村子里之后,他们却看到了更多泥泞崎岖的小路。

坐在门外闲聊的老人家也不是个个气色都好,唯有小孩子们无忧无虑的喧闹声给村庄带来了几分鲜活的气息。

肖老师出发前联系过陶瓷厂的负责人,因此当他们的大客穿过村庄停在陶瓷厂的门口时,负责接待的人已经等在那里了。

“肖老师,你好,我是陈源,是厂里的技术负责人。”中年男人很客气的上前几步跟肖老师握手,“住处已经安排好了,那地方老刘也知道。您看?”

肖老师不乐意在这些琐事上浪费时间,大手一挥,“弥薇带车过去看看,先把行李卸下来。我带学生进厂。”

弥薇无奈的翻了个白眼。但她跟着过来就是当勤杂工的,于是只能顶着一众学生同情的视线跟着刘老头去安排住宿。

“这边,这边,左拐。”刘老头坐到司机旁边指路,“再往前。”

这条路大概经常走车的缘故,路面比刚进村时看到的小巷子都要平整,拐弯的地方还特意立了标识牌,上面用蓝色油漆写着:左转向前200米。

弥薇好奇的问刘老头,“是村里的旅馆吗?”

“不是村里的旅馆,是老魏家自己的买卖。”刘老头解释说:“老魏家去年盖了新房,他两个儿子都在镇上开店,平时也很少回来住,家里就剩老两口,房子就那么空着。后来陶瓷厂这边来了参观团,没地方住,住镇上来回又不太方便,厂长就跟他们家商议,让人住过去了。就这么的,他家就慢慢做起旅馆生意来了。”

在下河村魏是大姓,全村一半儿以上的人都姓魏。但弥薇有种预感,这个开旅馆的魏家十有八九是跟魏昭仪有些关系的。

从她听辛慈说起魏昭仪的发家史,到叶连江告诉他鸭河镇这个地址,再到她有机会出现在这个地方,所有的事情都被那个躲在幕后的人串成了一串,终点就是她终于从故纸堆里翻找出了魏昭仪或许有些惨淡的过往。

或许这也不是终点。有人要对付魏昭仪,在这整件事情当中,她既不是起点,更不是终点。实在要给她做一个定位的话,姑且说是一个小小的转折吧。

因为她自己都无法相信她会如这人所愿的那样去对付魏昭仪。

弥薇觉得她的态度已经表现的十分明显了,所以她怎么都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人还要在她身上浪费时间?

这条路的尽头就是魏家旅馆,弥薇也是到了这里才发现这里已经是村子的最外围,旅馆的后院外面就是茂密的树林,深深浅浅的绿色从山脚下一层层蔓延向上,将不远处的山坡涂染成了一副绚烂的图画。

这里只是普通的农村,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风景,但树林茂密,空气清新,而且非常安静。弥薇因为心中存有怀疑,对这个地方一直抱有抗拒。此刻听到树林里传来的鸟雀的鸣叫,忽又觉得这样的空气似乎也不错。

魏家的院子修得很宽敞,L型的两层楼房,外墙都贴上了洁净的瓷砖。

主家住了楼房较短的一侧,较长的那一侧上下楼各有四间客房,有家庭房、双人间,也有上下铺的多人间。弥薇把楼下的家庭房留给了肖老师,自己带着另外几个女生包了楼上的多人间,其余的房间留给那些男生们自己去分派。

老板娘见弥薇一次性包下了所有客房,乐得眼睛都眯起来了。弥薇楼上楼上搬行李的时候听见她站在楼下跟老伴儿商量要请村里的几个女人过来帮忙做饭,一次性做这么多人的饭菜他们老两口有些忙不过来。

看他们安置下来,老刘头就去自己亲戚家了,司机也回房间休息,弥薇整理了一下自己的东西,打算去找老板娘套套话,看看他们到底跟魏昭仪有什么关系。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