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原(13)

钟老师说完底下几个学生哀嚎一片,而温淑转过头,眼里亮晶晶的,朝着明黎问道:“你和霍昭咋一起吃饭去了?”

......

明黎沉默了。

而温淑还在锲而不舍地追问,被她骚扰得不耐烦了,于是明黎简单地说了一下在小花园遇到霍昭,并单纯的和他吃了一顿饭这件事情。

温淑一脸意味深长地看着明黎:“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明黎不知所以然,心里觉得一阵莫名其妙,而刚才追问的人只自己偷着笑转回去做作业了,她咽下想问的话,只好又埋下头继续写题,

霍老师讲课的习惯在长礼其实是个例外。

现在的老师基本都用多媒体备课,讲课自己坐讲台上,液晶电脑一幕幕放映过去,简单又方便。

但霍老师不是,他虽然也用多媒体,但总会把一些知识点边讲边写,四个可滑动黑板经常被他写得满满的。

可能生物偏背的东西要多一点。

明黎记笔记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

有些人喜欢用笔记本记笔记,明黎却喜欢直接在书上记着,这样方便她翻书的时候加深记忆。在要记的知识点旁,画一份结构图,把一些比较重要的点串联起来。

这些办法是老杨教给她的。老杨总说看不懂的时候就去多翻书,书里虽然不会有答案,但肯定有思路,久而久之,明黎也就养成了这个习惯。

霍老师与其他老师相比相对年轻,比老杨应该大不了多少,讲课幽默又有风趣,在老师们的一众外号里,霍老师被喊作“男神”。

A班气氛比平时要热烈一点,霍老师问问题的时候,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回答,监控三百六十度全方位开着,没有人去回头看坐在后排的老师。

下课了才看到有个老师摆了三脚架,还录了像。

老师们搬着凳子走完了班上才响起讨论的声音。

紧绷的气氛在第二节 物理课的时候已经散去,上课前钟老师还满意地夸奖了一下同学们。

温淑在底下小声嘟囔:“这下老钟肯定拿了不少奖金。”

明黎有点惊讶,问她:“公开课和奖金有什么关系?”

“老师开一节公开课能拿不少钱的,具体多少我不知道,不过咱班表现挺好的,估计在期末教师评比上咱班主任应该能加点分。”温淑解释了一下。

原来是这样。

明黎明白了,突然又想起向阳中学,里面能买起车的老师没几个,老杨来上课都是踩着他的两轮自行车,下雨就只能打伞走到学校,经常到教室时裤脚都是湿的。

而明黎偶然路过体育馆旁的停车场,里面停满了教师们的小轿车。

明黎转过头望着窗外,天朗气清,教学楼的时钟缓缓爬过十点,对面住着的学生们正低着头在学习,而教室里钟老师正在讲课。

“......除非有外力施加,物体的运动速度不会改变。”

第6章 考试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但这一说法被后来的人们证明为谬论,因为没有不受力的物体,所以课本上是这样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钟老师拿着实验器材在讲台上演示,小木车从高处滑行下来然后停止。

“摩擦力。”

A班学习氛围很好,上课不会有人讲与课题无关的小话,也不会有捣乱的学生,课间时间都是赶作业的声音,就算有人问题,声音都会压得很低。

和向阳大相径庭。

明黎不能阻止自己拿着长礼与向阳对比,因为目前在她生命里只出现过这两所学校。

九年义务教育,其实并不是每个人都会上完。明黎记忆里的江川,就有和她同辈的孩子已经出去打工。

班上原本六十个人,到初三的时候只剩下四十多个。

每送走一个,老杨就会叹一口气。

而现在明黎坐在长礼的教室里,也缓缓地,微不可察地叹了一口气。

“明黎,可以借一下你的生物笔记吗?我上节课太紧张了没记多少。”坐在前面的女生叫杨蕾,说话轻声细语的。

因为和老杨一个姓,明黎对她印象还算深刻。

“你等下。”明黎从课桌里抽出生物书递给了杨蕾,然后翻开书指了一下自己做笔记的地方,说:“我把记忆点归纳了一下,这是知识结构图,你可以不按我的抄。”

杨蕾看到明黎生物书的时候眼睛都亮了一下,“你这个办法好像蛮好的啊,比我笼统地记好像要简洁一点。”

能来A班的在智商上肯定没什么问题,杨蕾虽然成绩在班上靠后,但毕竟也是在全校名列前茅的。明黎的笔记她看了一眼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于是真心地朝明黎说了声谢谢。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