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高考完不久,林爸送了她一个三星的智能手机。
也就是手掌的2/3左右大小,至此,时祎终于接触到人生的第一个智能手机。
她下载了QQ,登陆了账号,查看消息的时候,弹出一个红点,时祎打开后,一个叫“沈大才子”的申请加她好友,还可爱地写了备注:
-时祎,我是沈霁。
时祎觉得挺逗,看来沈霁知道他们三个在背后叫他“沈大才子”,轻轻点下\"通过\"按钮,两个人的聊天界面就崩了出来,给他发了条消息:
-同桌,你好啊
然后点开他们三个人(秦遥,张龙飞,时祎)的小群,邀请沈霁加入群聊,并把群名改为“八班F4”.
过了十多分钟,俩人的聊天框内没有任何动静,时祎才明白,沈霁只是注册了一下而已,并没有经常登陆查看消息的习惯。
于是,给同桌发了一条短信:
-我已经通过了,把你拉到“八班F4”的群里了,你同意一下,我们三个都念叨你呢
不一会儿沈霁就回复了短信:
-我家没有电脑,我用隔壁邻居家的电脑注册的,所以不太方便。
两天后,八班F4的群里出了一个提示:
-沈大才子已加入群聊
-欢迎沈大才子 (秦遥)
-哎呦,你这古人可终于注册QQ了 (张龙飞)
-这下我们人就全喽 (时祎)
-大家好,我刚注册QQ,还不太会用(沈霁)
-邻居家小孩要玩游戏,我先退了(沈霁)
-怎么可就下线了,还没聊呢(秦遥)
-来来来,我陪你们聊(张龙飞)
-好无聊呀,我想去看电影
-我陪你去(张龙飞)
-真的?(秦遥)
-那还有假,你定个时间(张龙飞)
-我订票(张龙飞)
-同桌,你可太好了(秦遥)
……
终于熬到了6月23晚上,时祎在林爸那儿吃过饭后,等着查成绩,因为她那儿没有电脑。
等着电视,根本不知道里面讲得是什么,时祎估计老妈都没看进去,只见她时不时抬头,瞄着墙上“滴答滴答”转动的时钟。
林爸还稍微淡定点,不过还是会忍不住地跑到阳台上吸烟,因为老妈闻不了烟味。
时祎从未见林爸在老妈面前抽烟,总是到不影响她的地方抽,她也是觉得林爸真的爱老妈,很少有男人能做到这一点。
只有小桓一个人看得津津有味,还不停跟她耳边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
时祎也听得心不在焉,不过,也还会敷衍弟弟两句,因为整个心全被高考成绩吊着呢。
小桓还不懂得高考对普通人家的重要性,尤其是那些来自农村和小县城的孩子,那是他们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如果迈不出这一步,这辈子真的就再也没可能走出去了,除了去大城市打工。
“你把网址先登上。”时荟芸女士焦急着。
时祎抬眼一看,才23:40,应着母亲:“还不到时间呢。”
“打开界面等着也是好的。”
“那行。”时祎也没心思干坐着了,去小桓屋,坐在电脑前,没关门。
考生本人也超级紧张,按着键盘的时候手都是发颤的。
焦灼地挨到23:55,时祎开始疯狂的刷界面,一下刷了4个,怕后台崩溃,多存几个界面,以防万一。
眼睛盯着电脑右下方的时间,从23:59一直盯着变成0:00,那一刻,时祎输入姓名、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点击确定按钮。
当事人紧张的闭上了眼,呼吸都静止了,过了两秒,悄咪咪地睁开一条缝,果然,网卡住了。
“叮叮叮”地不停点击着确定键,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界面,还是进不去,换一个界面,试试,照样还是进不去。
刷了快十分钟了,还是没有响应,越这样,时祎心里那块石头就越着不了地,心烦的不行,不管成绩好快,她现在只想知道到底多少分。
“叮铃铃铃……”
手机铃声突然打破静默,把正专心盯着电脑屏幕的时祎吓得心脏都漏跳了一拍。
反应过来后,才慌忙把手机拿过来,是杨埠,手抖着按下接听键。
“时祎,你601。”杨埠发自内心地高兴着,因为这分数过文科一本线40多分呢。
时祎心突地跳了起来,觉得不太真实,她高考真的上600了,那可是600啊,不确定地颤着声问:“真的?”
杨埠也跟着时祎激动起来,因为两个人离梦想又近了一步,十分确定的告诉她:“真的,601,我在网吧呢,这里网速快。”
“那你呢?”时祎也迫切地想要知道他的成绩。
“还没查,稍等一下啊。”
听到电话那边“啪啪啪”敲着键盘,时祎也跟着紧张着,手紧紧握着椅子的扶手,青筋都突了起来,指甲都抠到肉里了,她都从没觉得时间一秒一秒过得这么难熬。
过了一会,杨埠才把喜报告诉时祎:“出来了,686。”
时祎比听到自己成绩还激动,喜不自禁:“太好了。”
松开椅子扶手时,都没有发觉到手心早已被汗浸湿了。
此时电脑的页面也终于刷了出来,时祎趴到电脑屏幕跟前,手指按到电脑屏幕上,划着手指,聚精会神地瞅着页面,语文:114,数学:125,英语:132,文综:232,总分:601。
正当时祎扭头要喊老妈的时候,就看到林爸搂着老妈的肩膀,不知什么时候站到她身后。
“过线了,过一本线了。”老妈激动道,高兴地不得了。
知晓分数后,时祎发现了另一个让她特发愁的问题-填志愿。
上海高校的竞争力实在太强了,太多考生挤破脑袋都想去那里,真不愧是中国的魔都啊。
时祎的这个分数就很尴尬了,在上海也就是个普通一本高校,什么985、211的,想都别想。
不过,若是报省内的高校,还是能走个211。
“就在省内读,学校都给你选好了。”时荟芸女士认为女儿报省内学校,肯定能被录取,而且还是个211,牌子好,说出去也响亮。
“我想去上海。”时祎不肯妥协。
“上海怎么了,对我们省招生分数都划的那么高,你那分数在上海连个211都够不上,顶多是个一本,就给我老老实实在省内读书。”
“你就是不想我和杨埠在一起。”时祎戳中老妈的心思。
“是,我就是不想你跟他去上海,他给你灌了什么迷魂汤,非要跟着他去那人生地不熟的上海。”时荟芸女士也破罐子破摔了。
可时祎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去上海的,读不了211,那就读个普通一本,因为那里有她放不下的人。
在搞不定老妈的时候,时祎想到了一个人,说不定向他讨教讨教,能有办法。
“呦呵,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林朝有些吊儿郎当的调侃着。
时祎认真地说:“我想让你给我参谋个事。”
“报志愿的事。”
“你怎么知道?”时祎有些惊讶。
林朝“啧”了一声,才道:“瞧你这话说的,我好歹也是经历过高考的人。”
“别贫了,说正经的。”
“报志愿遇到什么心烦事了?”
“就是吧,”时祎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妈想让我在省内读个211,但我想去上海读个普通一本,我俩就这么僵持着。”
“你不是和你那小男朋友商量好了,去上海吗?”
“是啊,所以我肯定是要去上海啊。”
林朝跟她分析着:“如果是我,我也会去上海,世面和眼界,有时候比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更重要。”
时祎也没想到林朝能说出这么有阅历的话,有些好奇这几年他到底经历了什么,“那你高考为什么不去上海?”
“不是跟你说过吗,我分数不够,我那分数比你的还尴尬,到上海连个一本都岌岌可危,还不能任意选专业,万一给我调了一个哲学、养殖专业,那我不是搬着石头砸自己脚吗,我又不傻,还不如安安分分在省内上个一本,比较划得来。”林朝跟她解释着。
“那怎么让我妈心里觉得我去上海读书不亏呢?”
“一是你要表决心,而要哄着,家长哄着哄着都会心软的。”
“那我想办法多哄哄吧。”
“嗯,多哄哄。”
时祎听了林朝的话,天天变着法子哄老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