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总是不上进+番外(440)

很快就有人弄回去了。

信很简单,直言本殿乃圣上六子齐琰,今日斩杀刺史三人,来日三州大小七十多官员,只要查明作恶,皆是如此下场。

望青州弥州境内百姓稍安勿躁。

这封信里,最叫人触动的不是杀了谁,不是他是谁。

而是,他称呼青州和弥州境内的人是……百姓。

不是反贼,不是暴民。

而紧接着,就是十车药材,都是治疗此番瘟疫需要的药材,六殿下派人将周围的药材全部收回来了。

是花钱雇人送去了青州外。

而皇城里,太极宫中,齐怿修拿到了齐琰第一封正式的折子。

却是请罪的折子。

‘儿子鲁莽,父皇看到奏折的时候,想来儿子已经犯错。求父皇能开恩。’

齐怿修不知道自己是带着什么心情看这些的。

以及折子里那些幼稚却又赤诚的心思。

‘儿子虽未亲眼看见弥州惨状,可百姓何其无辜?今日他们造反,也是因为活不下去。儿子生在皇室,长在锦衣玉食,不知百姓疾苦。如今见,只觉震惊。今儿子替两州百姓求情,求父皇网卡一面。’

齐怿修看着看着,就笑起来。

“哈哈哈哈!”

初四一开始知道是请罪折子还觉得不好,这会子见皇帝又笑了,他也震惊的不行。

“将这折子誊抄一遍,将抄好的送去玉芙宫,将折子送去内阁。”齐怿修摆手。

初四接了,忙去一遍叫人抄写。

越是抄写就越是心惊。

沈初柳初初得知青州弥州出事,也是吓了一跳。

这会子拿到了誊抄的请罪折子,也是从蹙眉看到了微笑摇头。

‘祖上有军功者不杀

自身有功名者不杀

家中独子者不杀

高堂尚在者不杀

家有幼子者不杀

家无屋宇者不杀

家无田地者不杀’

这些,是六皇子亲自写的,指的是那些造反的百姓们,如果肯投降的话。

光是这些条理就能叫无数人逃过一死。

何况,他说的还是带头的人,而不是那些跟随的普通百姓。

沈初柳在这一刻,跟齐怿修想的一样。

多么幼稚,可是又赤诚?

沈初柳很清楚,齐怿修是偏心齐琰的。

而再没有现在这般叫她清楚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

因为齐琰真。

他从不在父皇面前隐瞒自己稚嫩的野心。也从不在父皇面前装傻,更不会在父皇勉强装懂。

一切就像是这封请罪折子。

像是跟自己的父亲说,你看,我做了这么多事,我知道其实我不该做的,可是我还是做了,你原谅我好吗?

又说,你看,我想到了这么多,父亲,这些能用吗?

甚至,他像是直接告诉他的父亲,我不甘于平凡,我遇到了这样的事,我想做一些事。

齐怿修怕皇子们争太子之位吗?

不,他不怕。

可他不会喜欢欺骗,比如装傻,比如装聪明。

或许,齐琰不会成功,可就算是失败了,他在父亲心里,也是个真挚的孩子。

这一点,会令他就算是输了,也不会一败涂地,也不至于送了命。

沈初柳长出一口气,笑着出了外头。

折子是从内阁送去太极宫的,又从太极宫送回了内阁。

阁老们看着折子,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皇上没说降罪,反倒是把折子送回来了。

最后还是裴建成道:“这件事迫在眉睫的是百姓暴动,至于六殿下怎么做的,倒也不急。这折子里倒也有些东西是可取的,不如你我几人按着折子,拟出个新的给皇上过目?老夫也一把年纪了。都说举贤不避亲,这时候老夫倒也不好说不管的事了。”

众人笑着应和。

心想这裴阁老能这么叫皇上在意,就是因为他这个性子。

果然,第三日,齐怿修就下旨,那三个刺史全部诛九族。

而下面官员按照官职大小,以及他们所做的事,从诛九族到流放都有。

也有少数几个没有获罪的,那就是另说了。

六皇子毕竟还小,他想的再是周到,也毕竟还是不到。

所以他折子里的东西只能借鉴,并不能直接用。

但是有时候一个孩子的思路也是有用的。

至少皇帝对于青州弥州的百姓们暴动这件事,打算从来就不是杀了。

治国哪里是那么简单的事?

所以最后,皇帝出具的那些政策,竟也有六皇子请罪折子里的一些东西。

而此时,已经是十一月底,马上就是腊月了。

云州不冷,比皇城还热一些的地方。

此时青州弥州的百姓们也没有一开始的坚持,随着那些坑害过他们的官员被斩杀,其实他们就已经有点后悔了。

他们并不是被长久的生活逼迫的造反,一切都是因为溪口镇的惨状,导致他们一时惧怕之下才做出这样的事。

毕竟他们在盛世中生活了很久很久,祖辈都过不错。

所以,这样混乱日子不过几个月,他们就怕了,厌烦了,后悔了。

所以这时候,朝廷的圣旨再度响彻的时候,巨大多数的百姓们都只觉得亲切。

谁还不愿意安稳度日呢?

一场内战就这样消弭于无形,这自然是最好的。

自然不可能所有人都被饶恕。

带头造反的,以及反了的守备和那些吃皇粮的人是逃不过的。

可更多的百姓的一般的小兵们都没什么事。

第595章 错

他们才是那更多人,人有时候就是这样。

与自己不相干就好啦。

当然,青州云州也流传着六皇子齐琰手刃了三刺史的话。

可如今也不过是传一传,究竟不成气候呢。

不过,六皇子的请罪折子,与六皇子做的事,很快就在皇城里传开来。

朝中议论纷纷。

可谁也不敢直接说六皇子做错了。

因为皇上的态度实在是莫名。

因为了解他的臣子就知道,皇上或许不高兴,但是绝不是盛怒。

何况,当年二皇子做错了事,他们敢说,是因为那时候冯家也倒了,谦淑妃也没什么宠爱。

就是二皇子本人,也没多得宠。

可如今不同。

沈家如日中天,还有裴家是皇上信任的臣子。

景妃多年来盛宠不衰,六皇子素来得宠。

说来讽刺,可人就是这样的。

总是欺负些没有反抗能力的人。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敢惹,只是他们还在观望。

丽妃等着四皇子的消息,还有二皇子,三皇子,五皇子,哪一个没有心思呢?

后宫中,更是多得是人有心思。

只是,谁愿意做出头鸟呢?

景妃,真不是好惹的。

可凤藻宫请安的时候,也会有人试探。

比如,谦淑妃。

“这老六胆子倒是大,天子剑也敢动。这么大的事,也该随便做。”

沈初柳笑了笑:“那是,我儿子杀了个贪官污吏,比不得你儿子,直接成了个贪官污吏。”

她说的是当年二皇子去西南时候包庇晋昌候的事。

这话说出来,谦淑妃自然是脸上挂不住,李美人也难堪的很。

“依我说啊,这是前朝的事,咱们竟也不必着急,自有皇上呢。”容修媛道。

“容修媛没有生养,自然是不懂这些事的,倒也说的轻巧。”谦淑妃哼道。

“谦淑妃娘娘说的极是,臣妾是不曾生养。倒也不用烦心自己的孩子要是连个好歹都不认识怎么办。至于六殿下这件事,皇上还没说什么呢。谦淑妃娘娘急什么?打压人也不要这么明显。这可都叫人看出来了。”

容修媛说的慢,可也叫人听着刺心。

“容修媛如今说话也是好大的口气!本宫竟不知,你敢如此顶撞本宫了!”谦淑妃气急。

“谦淑妃娘娘这是怎么了?这不是聊天?怎么还这么动怒起来?”丽妃笑呵呵的:“一大清早的,皇后娘娘还没来呢,怎么就闹成这样了?”

“谁与她聊天!”谦淑妃哼了一声。

“臣妾岂敢呢。”容修媛笑了笑:“臣妾这言行不当,谦淑妃娘娘可千万不要计较才好。”说着,她也没什么诚心的端起茶来。

谦淑妃饶是怒极,可也不想做什么,毕竟也岁数上来了,凡事能忍耐的更多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