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总是不上进+番外(242)

但是下面的人就比较难。

所以依次递减就是了。

皇后又再度叫人传话,不求多,只是个心意罢了。

冯淑妃弄得迟,也不肯丢面子,竟硬凑了四车。不过她也不缺什么就是了。

馨妃刚入宫,想多也没有,只有一车。心情如何就不得而知了。

竟然这一就把东西收起来了。

临晚上的时候,两宫太后也叫人一人拉来五车东西!

其实都是旧的,后宫女眷的东西,旧了也不好扔了,多数都赏赐出去了。

有娘家的给娘家也是好的。

对于两位太后来,这完全不算多。

先是叫奴婢们收拾归类,也是要打乱了,免得外头人还看是谁的。

第二日一早,众人去两宫太后处请安,就要一起去承安寺了。

孩子们都由各自的奶娘们带着,请安后就都回去了。

今日所有嫔妃都要去。所以浩浩荡荡,好些车马。

到了承安寺的时候,也不过半上午。主持出来迎接,两宫太后是由皇后和冯淑妃伺候着下来。

客客气气与主持和寺庙里其他人打招呼,然后被迎进去。

先去大雄宝殿上香。

然后才去后头坐着话听讲经。

那些个太妃们是进了承安寺,其实是在承安寺后头山坡山的尼姑庵里头。这个庵堂属于承安寺,所以对外统称承安寺。

那里的人不能出来,和尚们也不会过去。这边是有禁军驻守的,隔段时间就换,所以也不会发生什么夜会之类的龌龊事。

不过,进了这里的太妃们也分三六九等,没有过错的,进来无非就是皈依了佛祖,清苦些罢了。

可有过错了,进来就要干活。

比如两宫太后今日的目的,杨太妃。

杨太妃与众位太妃来拜见的时候,众人一眼就看到了已经消瘦的不像样子的杨太妃。

她当年是因样貌好才叫先帝喜欢,如今哪里还看出一点样貌?

其实她比两宫太后都年轻,如今也不过四十多。

可看过去,倒像是有七老八十了。

别的太妃见礼,她却不肯。

“太后来看我,我可真是荣幸。”杨太妃淡淡的。

“杨氏,本以为你在这里静心几年,就该有些变化,没想到竟还是这般。”冯太后冷笑:“果然是本性难移啊。”

第327章 本性难移

“是啊,本性难移,先帝去世时候如何叮嘱?他一走,你们就巴巴的把我送来这里受苦。我活着不过受罪,还有什么好?你们倒也不怕不尊先帝旨意,到时候下去不好见他。”

此时殿中只有两宫太后和皇后,其他嫔妃都在外头呢。

“先帝若是知道你的所作所为,倒也不见得肯见你。”李太后淡淡的:“你四处散播谣言,妄图动摇国本,这也是先帝乐见?”

“我的可有错?”杨太妃呵呵一笑:“我的儿子怎么死的?他是怎么死的?要是他能活着,如今做皇帝的就是他!哪有你们母子存身之处!”

“这个人是疯了!”另一个早就剃度聊太妃忙道:“这些胡言乱语,我们出家人可听不得!这人定是疯了!太后娘娘们快将她关起来好!我们就先走了。”

着,呼啦啦的七八个太妃一并走了。

都到了这一步,谁愿意沾染这些事?

两宫太后也没阻止,李太后笑了笑:“你们去看看她们平素用度,今儿带来的东西多,都分下去。”

自然有人应了是就去了。

杨太妃依旧冷笑:“如今倒是好心,当时不是你们送她们进来的,还有的人进来的时候只有十六七!你们倒也狠得下心!”

“祖宗规矩,无子嗣的嫔妃在皇帝驾崩后就该如此,再往前,还得陪葬呢。”冯太后似笑非笑的看她:“你要是儿子活着也是好事,可惜这不是死了么。”

冯太后做皇后后也不是没有怀孕过,只是两次产,虽然找不到证据,但是都与杨太妃脱不开关系,她怎么会不恨?

先帝偏心又不讲道理,她早就与他没了情分,杨氏当年多嚣张,如今就该怎么受罪!

她觉得远不够!

“再怎么不服气,你们当年就是比不得我。要是不服,把死聊先帝拉出来骂吧!我就算是下了那边,也是先帝心尖!你们依旧不行!李氏,我错就错在不该叫你养大那狼!竟谋害了我的儿子!”

“太妃未免狂妄了些。”皇后淡淡的。

“呵呵,你这个朝国来的倒也充大了!你无皇子,日后下场还不如我呢!”杨太妃冷笑。

“皇上重礼数,臣妾是皇上的原配皇后,纵然来自朝国又如何?臣妾是无皇子,但是后宫女眷所出皇子都要叫臣妾一声母后。臣妾对其他皇子一视同仁,自然也当得起。”

皇后素来不惧这些,不管对谁,都能的坦荡荡。

杨太后大笑起来:“你倒是看得开!你看看冯氏,她自己没儿子,如今不也艰难!”

“皇帝孝顺,哀家自然不难。倒是你,生了儿子不如没生。你也只能抱着你儿子的衣裳哭了。”冯太后口口声声刺激的都是这个点。

也确实,对于杨太妃来,养到十几岁的儿子死了,是她永远的痛,这痛远超先帝死。

“活着又能有什么用呢?乖戾又霸道,真的做了皇帝,是祸害了大懿。”李太后看杨太妃:“此番你这般作怪,下场只有一个。要么你自尽。哀家还好与皇帝,将你葬在妃陵。要么你苟活,死后哀家依旧赏你一副棺木,也依旧给你选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只是,那就无缘妃陵了。

“你们敢!你们敢!先帝有旨意!我死后要追封皇后!是要与他同寝的!你们敢!你们敢!”杨太妃忽然大叫起来。

“旨意在哪里呢?”冯太后笑起来:“事到如今,你还做梦呢?追封皇后?先帝只有两个皇后,一个是冯氏,元后。一个是李氏。你算什么呢?”

“不!你们不能!皇上有口谕的,皇上临终了,你们都应聊!”先帝临终的时候。确实有这样的口谕。

可惜听见的只有冯太后和李太后,她们从未承认过。

先帝偏了那么多年了,她们怎么会满足他?

“你们竟敢……你们……”杨太后疯魔了一般:“你们这个都敢乱来,你们……皇帝的继位怕不是也根本不是真的!”

“哦?皇帝不能继位,那还有谁?你那早就死了,骨头烂聊儿子,还是如今在鹿郡城被人撺掇着造反的愚蠢老三呢?”冯太后步步逼近:“是我们好心,还肯赏你妃陵的一块地!若是你不肯,你永远不能再见先帝,永远不能再见你的儿子。”

杨太妃张牙舞爪的样子渐渐收住了。

她这几年最大的支撑就是先帝的旨意。

她是能被追封皇后的,所以即便已经被送来了这里,也总有希望。

此时的人们,自然把身后事看的很重,甚至有些极赌看的比身前还要重。

这也是皇帝们登基就开始修陵寝的缘故。

杨太妃到底只是仗着先帝偏心才能在后宫里猖狂,完全没想过冯氏李氏可能不会遵照先帝最后一道口谕……

此时,她眼中光彩渐渐磨灭:“你们早就想好了……”

“杨氏,你在后宫中横行的时候,是不是从未想过如果你输了会如何?”李太后起身居高临下的看她:“你从未想过,你那儿子若是不能做皇帝,你会如何,他会如何?你大概也没想过,你儿子为什么会死?”

“是你,是你的儿子杀了他!”杨太妃喊道。

“不,是你杀了他。”李太后笑起来:“是你的霸道教坏了他,将他教的不知好歹,任性却无能。仗着先帝宠爱不把所有人放在眼里。先帝会宠着他,可世人不会。本来他确实有资格做皇帝的,如果他懂事聪慧,如果他尊敬知礼,哪怕他会做戏。”

杨太妃张嘴,不知什么好。

“你还记得那一年,你的儿子将我的儿子所有的书本全都撕了之后还去告状么?先帝不问青红皂白就叫人打了我儿子,可我儿子是怎么的?弟弟还。”

“你猜我儿子生气没有呢?”李太后凑到她耳边:“这样的事,有多少?当年你们母子得意非凡,只想着一时压住了所有人。所以他不该死吗?你为什么还活着呢?难道你不该死吗?只是你活着就能多受罪几年罢了。”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