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空间渔场+番外(73)

作者:玺蘅 阅读记录

小说简介:标签: 随身空间 种田文 甜文 爽文 关键字:主角:林瑶 ┃ 配角:林瑶亲朋好友 ┃ 其它: :悠闲海洋种田生活,美男萌宠在手 林瑶意外开启了空间渔场,里面灵气浓郁,可以培育出顶级海鲜,从此她在发家致富迎娶高富帅的道路上狂奔。金枪鱼、大龙虾、帝王蟹,海鲜随便吃, 珍珠、珊瑚、海底沉船,宝藏随便捡,闲时坐上游艇巡视自己的渔场,左手美男,右手萌宠,悠闲的海洋种田生活,就此展开。点击展开

“好,谢谢您!”

第二天,林瑶在机场上和陈律师汇合,抵达后,蔡文带林瑶参观自己的研究所,向她展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林瑶在显微镜下,看到了那种能量巨大的新物质,虽然微小,但是她从它们什么感觉到了丝丝灵气,这和自己的空间一脉相承,看来,这就是其隐藏的秘密,而蔡教授等人似乎不能感受到这种灵气。

陈律师了解到这种物质的巨大作用后,建议林瑶向全球的国家申请专利。这种物质一旦成功经过临床试验,将是心血管领域的重大突破,带来利润难以估计。

蔡文也十分认同,他十分有信心,这种物质应用在医学临床上,副作用可以忽略不计。而作为研发者的自己,学术上的地位将得到巨大的提高。当然,比起个人利益,他更高兴的是,自己能够为人类医疗事业作出贡献,为广大有心脏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

林瑶答应了,全权委托陈律师为它申请专利。

接下来,蔡文又和林瑶讨论了这种物质的前景和怎样应用到药物上,直到上市。

现在蔡文在实验室里初步把这种物质制成药物,得到最原始的数据,后期想大规模生产的话,肯定得不断试验、完善,接下来就需要提交新药临床研究申请,以便可以将该药物应用于人体试验。临床试验分为四期,前三期必须由国家认证专业的临床试验机构实施,而这个机构的主体为三甲医院。

蔡教授说了一堆专业术语和流程,林瑶听得脑壳痛,但是有一点她是听明白了,一个药物从源头研发到时候期临床是一个耗资巨大得过程,虽然自己不缺钱,但是没有进军药品行业的打算,这种新物质的发现,只是意外之喜,自己的事业重心在现在乃至以后都是放在渔场上,这才是自己的根本,对于这种新药物,最好的办法是找大型的制药公司合作。

蔡教授尊重林瑶的建议,事实上他的研究所,之前都只是负责研究,后期怎样应用到医疗领域,怎样借此获取利润,都是商人的事情,他表示会留意符合合作条件的制药公司,一切等专利到手后再说。

正事谈完后,林瑶想打道回府了,这时手机却响了起来。

第65章 渔业协会

“小林, 听说你在上京?”话筒传来袁河的声音。

“袁教授您好, 我在蔡教授这里呢, 正打算回去。”

“别!可不可以明天再回,我有事和你商量。”袁河急切地问道。

“那今天晚上我请您和蔡教授一起吃个饭?”

“哪能呢,晚上7点京盛烤鸭店, 我请客,你把老蔡叫上!”

“是老袁吧?他那大嗓门我都听到了。”蔡文问。

“是,他约我们晚上一起吃饭。”

陈律师则提出自己先回蓝海市了, 林瑶知道她心急想把专利的事情完成,便点了点头。

晚上, 三人在烤鸭店见面。

“你走得是什么狗屎运啊,真羡慕你,老蔡。”袁河已经知道他从海藻上发现了一种新物质, 很有可能因而获得今年医疗领域的科学进步奖。同样是研究海藻,可惜自己的研究方向不一样。

“哈哈,不用羡慕我, 听说你的人工鱼礁项目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今年的国家贡献奖,看来归你莫属了!”

“我们这两个老家伙就别再互相吹捧了,这一切都得感谢小林,来,我们两个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两位教授太客气了,是我感谢您们才对!”说来惭愧, 自己除了出钱,完全就是甩手掌柜,她很佩服两位教授这种科学家,为了科研事业殚精竭虑,一心为国为民,为人类的进步、国家的发展发光发热。

“客套话我就不说了,今天找你,是有事相求。”

“袁教授言重了,有什么事尽管说,能够帮上忙的,我一定会做到。”

“是这样的,我们国家在山海有一个渔场,想向你购买一些海藻,价格市场价略高。”

“没问题啊!您想要多少,我回去就准备。”能为国家渔业的发展贡献份力量,林瑶也很高兴。虽然渔场的鱼能养出好的品质,除了靠海藻,还考水中灵气的滋养,但是经过改造的海藻,还是会有一定作用的。

“小林真是新时代好青年!我代表我们渔业人感谢你!说起来,怎么没见你申请加入渔业协会呢。”

“渔业协会?”林瑶是第一次听说,不禁汗颜。

“你呀,可不能埋头干活,有时候要停下来学习,补充知识,渔业协会会定期举办一些知识讲座、培训,还有交流活动,你可以从中和同行交流经验,拓展人脉,加入后有什么行业信息,都可以第一时间掌握……”袁河列举了很多好处。

林瑶听得惭愧不已,一直以来,自己依靠着空间,自认为在这行业上难逢敌手,殊不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谢谢袁教授的指点,我回去就准备申请材料!”

这次上京之行,林瑶的收获很大。

林瑶加入渔业协会,除了协会的高层,没有引起同行的关注,毕竟协会有那么多成员单位,但是,随着山海的国家渔场产鱼质量越来越好,众人都把目光放在了奇珍渔场身上。

不少人厚颜联系林瑶,想购买渔场的海藻,但是对方不像国家渔场,是自己的竞争对手,而且一旦开了这个口,大家蜂拥而至,以后卖给这家,另外一家也想买,那卖不卖?卖吧,同行那么多家渔场,自己的海藻够分吗?不卖吧,又会得罪人。于是,林瑶拒绝了。

那些商家也预料到这个结果,大家都是混这一行的,市场就这么大,脑子进水了,才会把自己的谋利武器卖给竞争对手呢。于是,他们设法打听林瑶的上级货源,发现她的海藻籽,都是从周杉市一家叫“盛利”的海藻籽公公司购买的,于是大家连忙抢购。

最近一段时间,杨利立发现公司的海藻卖得特别好,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渔业公司,都千里迢迢跑来买,顺道带动了鱼苗、虾苗的生意,她百思不得其解,稍作打听,才知道这都是托了林瑶的福,于是她打电话道谢。

林瑶听了,哭笑不得。

“这都是林小姐您的功劳,现在我这里的海藻都供不应求了,只能等到下个月才有货。下次您来买,我给你打六折!”杨利立高兴地说道。

“那谢谢您啦!杨经理。”

最近林瑶都在渔场忙碌,好久没回家了。

今天空闲下来,她回家探望父母,看到村长林满贵在客厅和父母谈事情。

“哎哟,我们村最有出息的林丫头回来了!”

“村长好。”

“哎,叫我林大叔就是了,不用那么生分。”林满贵听说区里的领导都和林丫头关系很好,不敢托大。

“刚好你回来了,有件事想和你商量,过来坐。”林爱国招了招手。

林瑶疑惑地坐了下来。

“村长想让你帮忙出主意,为村民找一条赚钱的路子。”林爱国说道。

林满贵搓了搓手,不好意思地说道:“林丫头,你也知道的,近几年渔获越来越少了,很多年轻小伙子都不出海捕鱼了,虽然说村里也沾了点旅游业的光,但是淡季时还是赚不了线,很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老人和小孩,也不是个办法啊。你是我们村里最出息的,做生意头脑灵活,可不可以帮忙想个赚钱的路子。”

林瑶听了,顿时明白村长的意思了,她对此也不反感,所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帮助太多人,但是回报家乡,帮助从小看着自己长大的村民,还是可以做到的,况且年轻人外出,村里有太多留守儿童,也不利于他们的成长,于是她答应了,“作为珍珠村的一份子,我虽然能力不大,但是也该出一份力,我回去想想路子,看看做些什么生意好。”

“太好了!你真是个好孩子!我替全体村民谢谢你!”林满贵激动地站了起来,对着林瑶弯腰致谢。

“哎。村长,使不得!”林瑶等人连忙阻止。

“老林啊,真羡慕你,你养了个好闺女啊!”

“哪里哪里,谬赞了!”林爱国嘴上谦虚,心里却十分得瑟。

村长离开了,林爱国问:“想到做什么主意没有?”

“还没呢,得做一番市场调查再确定。”

“按我说,不如就在村里建个海鲜加工厂吧。”许红玫提议。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