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老天爷大概被我的笨拙笑岔了气,忍不住赐给我一点灵光。我醍醐灌顶的发现原来大家那么自然的动作是因为大家的胳膊是先向后再绕到前边,而我生生的想从前绕到后画弧。于是我开始想不通自己为何那么久那么固执的认为就是胳膊的问题呢?
好在那一次的灵光过后,我学习体操的能力进步不少,虽然会慢半拍,但是不会拖后腿。
事实上,克服嗓子疼是不比前后左右都看齐简单的。总有同学体操学习滞后一点,我甚至要在其他同学休息的时候,和个别同学单独训练体操,边喊操边纠正错误。
我发现我站在一个体育委员的位置的时候,学习体操变的很快。你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事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反而会懈怠些,当你肩负的多了,大脑会逼迫你的专业能力要快、准、狠。这跟俗话里说的“宁饿死一口,饿不死百口”的道理是一样的。
我们的军训不算严格,简单的训练加体操的学习,每天训练半天,半天上课。
我以为A中这样的学校,师资力量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一开始觉得班主任毛老师虽然有点怪,但应该只是风趣,再加之上课气氛活跃,总会给我们唱几首《小白杨》之类的歌,又因为对A中老师的盲目崇拜,总没多想。但是一周下来,我们发现作为专业的英语老师,他犯的低级错误越来越多,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敢说什么。
他教我们单词的时候声音很洪亮,激情昂扬,重复不下五遍,那天他把“Serious”这个单词一遍遍大声的读成“series”时,我们跟着一遍一遍声音越来越小,大家面面相觑的看着毛老师,毛老师也发现了大家的异样,正好走在我跟前的毛老师看着我询问怎么回事,我说:“毛老师,这个单词我们以为是‘serious’”。毛老师涨红了脸,又笑着说:“哦哦,对对对,我看错了,是是是。”
类似的状况出现几次后,同学们开始嘀咕他怎么那么不认真,错误都那么low?
后来听到小道消息,大家说他曾经是某民办初中的政治老师,因为名字和另外一所高中的知名英文老师撞衫,教育局把公文发错了,然后我们就变成了小白鼠。尽管这些消息在流传中拐弯抹角最后失真,但是他是初中政治老师这件事是确定的。
有一天同学们在打扫老师办公室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毛老师桌子上的英文报刊练习题,学生最差错十个完形填空,他最多做对3-5个。从此,我对他的印象一落千丈。
至今回忆起来还会笑的事是:毛老师在踢正步的时候,一遍遍强调有个别同学走正步不要总是小鸡啄米。因为毛老师在我们眼里的印象有些哗众取宠,所以他这样说的时候,我总觉得他又在扮演小丑,说些低级笑话哄大家。毕竟,我没见过走正步会晃头的人。
直到那天我们正步训练拉出来每一排单独走的时候,发现某排的最后一位男生正在认真的“小鸡吃米”。我无比震惊的发现原来有人比我肢体还不协调,并不是嘲笑,只是那些时光简单又可爱,不由得怀念着同学们年少的模样。
A中的学生个个神采飞扬,谈吐间的音容笑貌就会给人无形的压力。刚开学,大家憋足劲的表现自己,我自认为反应快,可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总有人又快又准的说出正确答案,而我不过是芸芸众生中不会发光的一员。
汇报表演那天,我们班的出场顺序靠后,眼睁睁的看着前面班级个个气宇轩昂,意气风发,我和晴晴嘀咕:“表现都那么好,你说万一哪个班口号错了,当着全校师生的面乱了,什么感觉啊?”晴晴笑着说:“独特!”
在表演前一周毛老师还跟大家商量我们的口号最后一句喊“只争第一”还是“勇争第一”?最后想给校长表现的毛老师选择了“只争第一”。人有时候就是很寸,戏剧化到想不到。
我本来就没有太多经验,在汇报表演那天整个人又紧张了N倍,竟然把平时习惯性的“向右转”口号喊成了“向左转”,然后我们班活生生的分成了两队,一队习惯性的右转,一队听口令向左转。真想扇自己的乌鸦嘴。
长远来说这样的记忆反而更加有意义,更加难忘。反而那些曾经欢乐一时的冠军已经在记忆里模糊。
慌乱中大家的声音都在小声互相鼓励:“没关系,我们重新集合,速度!”我一瞬间有些懵了,徐想小声的说:“夏暖暖,加油!”
我条件反射般的立刻喊了口令“向右看齐”!同学们都爆发了史上从未有过的团结意识,从来没有过的卖力表演,整齐化、标准化、气势化都超越了任何班级。
我并没有王婆卖瓜,那样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感动我至今都会对我亲爱的同学们肃然起敬。那场汇报表演在我心里就算扣除失误分也是肯定能拿奖的,因为其他班同学的掌声之热烈除了鼓励更多的是肯定,晁昱、晴朗他们都夸我们是最棒的,并不是安慰奉承,是真的特别棒!但是结果就是很现实,我们拿了倒一。
校长没有参与评委,但是校长从头至尾在观看比赛,事后不知情的校长还问毛老师我们拿奖了吗?毛老师无比羞愧的说:“是倒一!”校长有些吃惊的叮嘱道:“孩子们虽然有失误,但是表现绝对优秀,千万不要因为孩子们的失误批评他们!” 如果你觉得我们的校长是慈祥和蔼人性化的形象,那么你就大错特错了,他恰恰是全A市出名的保守、刻薄、顽固的校长!在失误的情况下得到他的肯定,那绝对是真的很优秀的!
毛老师刚来A中任教,自知水平有限,这次的比赛从他的口号“只争第一”中就知道他是多么重视这场比赛的结果。而且上台之前他有严厉的军令状:谁出现失误,后果会让谁不堪设想!并不是开玩笑的语气,而是接近凶神恶煞的口气。但是比赛结束后,在校长叮嘱之前,他也是笑着表扬我们特别棒,安慰着愧疚的我,告诉同学们:虽败犹荣!
优秀的班级方方面面都是优秀的,除了我们班,我的好朋友的班级都拿了奖。就是那么明目张胆的衬托着你,导致我们都没法跟他们愉快的交流。
军训结束后,我们都开始正常的上课,因为新环境中我们都在适应,所以一切都是新奇的。但凡有时间的课间,老同学们就会跑到彼此班的门口聊聊新老师、新同学、新课程。
我和晴晴跟老师、同学的相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对课程的适应确实是有了一个高度的阻碍,就经常跑去问郝好和晁昱他们对数学中新接触的反函数-X为什么一会是X一会是-X的理解。
课程进度非常快,高中之前的课程总是安排了多次重复温习的课程,本就简单的东西还反复教授,但是高中以后就是旧的还没消化,新的就接踵而至。导致旧的没学透彻,大脑就去接受新的内容,从来没有专门的复习时间,导致学了新的,彻底忘了旧的,恍恍惚惚中就要安排中期测试。这还是我擅长的数学课,对于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那就是另一个难以攻破的城堡,时间紧,内容复杂,一瞬间对学习应接不暇,所以就只一门心思的学习。
偶尔放学路上碰到晁昱,话题从来都是问晁昱对知识点的理解,我前所未有的想要补课,但一周下来我无比疲惫,完成作业本就不易,剩余不多的时间只想睡觉。
晴晴毅然的说:“我要选文科,理科真的不适合我,暖儿,你也别拼了,选文吧!”
我们固有的思想是学理的人聪明,学不会理科才不得不选择文科,很少有人因为兴趣爱好选择文理科。我一边有不甘心,一边觉得对政史地确实缺了根经,因为我几乎每节课都会忘我的睡觉。并不是我有偏见,我发誓,高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我立志做一个全新的自己,我对待每一门课程都是无比认真的态度,可是越认真,结果就会越睡的昏天暗地。
网吧、KTV这些地方越来越火之后,A市的滑冰场都倒闭了。我们周末约会的地方就变成找个奶茶店一起聚聚聊天,算是低配版的下午茶。
那段时间正是北京奥运会期间,大家各抒己见的讨论着自己喜欢的比赛,讨论着每天的金牌数量。而我,最感兴趣的是张艺谋导演的开幕式表演。其实比赛我也是关注的,虽不热爱运动,但是我热爱祖国。每一场关于中国运动员的比赛我都会关注,我会因为中国队夺冠热泪盈眶,也会因为刘翔因伤退赛掩面而泣。关于刘翔,大家各有各的评论,他曾是举国之骄傲,我始终相信他的努力和无奈。无关刘翔本人,我总是愿意相信所有事情美好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