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帝王(175)

以至于伏寿明明知道这不是《女诫》中她该从一个异性那里听到的话,但是——管他的呢!陛下说那些书都是错的!

“女子来潮,便是身体开始逐渐改变,牺牲了所谓的强健高大力量,通过流血疼痛的转变,让你的身体为生育后代做好准备。”刘协尽量用此时伏寿能够理解的话语来解释女性的生理变化,“男子是不能怀孕生子的,只有女子可以。有人说这是女子邪恶不洁的源头,便如你所写的‘月事污秽’,有人说这是对女子的诅咒……女子为了人的繁衍,而做出的牺牲,即便不是伟大的,又怎么会是污秽不洁的?”

哪怕是后世进步的思想家,如写出女性圣经《第二性》的西蒙娜·波伏娃,也认为父权社会中女性不得不生育与抚养后代的“内在性”将她们隔绝于“超越性”之外。但女子承担生育,是后世也尚未解决的状况,更何况是此时的汉代。

无所改变的状况,有人消极对待,刘协却最善于在绝境中找到出路。

“女子来潮,在表面看来,是痛苦的,消减了女子的气力,使得女子要承受生育之苦。但从深层来看,是造物主给予女性的神秘力量。”刘协的声音让人不由自主想要相信,“这种力量,自女子来潮而来,直到她年老经闭消失。只是男子奸诈,而女子不曾意识到要反抗,于是书上写的,口中传的,都说这是污秽不洁之事。”

对于男人这个“我们”来说,女人是“他者”。族群对于“他者”的敌意与打压,是与生俱来的。

只有经受过教育的高尚之人,才能压抑住这种潜伏的敌意,尽可能做到平等以待。

刘协话锋一转,“却不知这是力量——远胜于男子气力的力量。”

“力量?”伏寿从未曾这般想过,月事怎么会是力量?

“男子更有气力,可以耕种,可以狩猎,可以征伐。但是只要是正常的男儿,便有一桩无法避免的事情。”

伏寿听得入神,忘记了恐惧与羞涩,仰脸望向皇帝。

“他一定会梦想女人。”

伏寿愣住。

刘协平静道:“因为这也是造物主给他的弱点。世人都说女子是有缺陷的,你可以反过来这么想,男人生来是有缺陷的,因他不能孕育子女,他必须借由女人,才能让他的征伐牺牲有意义。秘密在女人身上,力量也在女人身上。”他的目光第一次落在伏寿眼睛里,“在你身上。”

“在我身上?”伏寿已经完全听愣了,只知道尽全力把皇帝的每句话都记到心中,待回去之后细细理解体会。

“对孙权而言,你拥有这样的力量。”刘协那日见过孙权救她的情状,“从这一点上说,阳安大长公主教给你的法子,落了下乘——她低估了女子的力量,低估了你,甚至也看低了她自己。但朕今日要教给你的,是帝王之术。”

伏寿动容。

刘协沉声道:“帝王之术,不分男女。驱使人心,难道靠的是气力强健吗?难道靠的是美色动人吗?”

伏寿在震撼之外,更感到一种太过幸运的眩晕感,“可……为什么是我?”

在所有可能的人选中,皇帝为什么选择了她?

难道如同母亲所说,是因为孙权记住了她?

“因为你有坠马的勇气。”刘协淡声道。

伏寿先是一愣,继而明白过来,面上一阵潮热——皇帝看穿了那日她是故意坠马的,甚至于这段时日来,母亲在她身上的谋划,都给他看穿了……能同她讲出这样一番话的皇帝,又还有什么看不穿呢?她手心沁汗,面上作烧,当真无地自容。

“要知道筹划事情容易,关键时刻的勇气却难得。古往今来,多少败者,功亏一篑,便是败在这临门一脚。”刘协不带情绪道:“你不要羞愧,这是你的长处,许多男儿都不及你。”他清楚伏寿的心结,又淡淡道:“朕知你所长,故此不留你在后宫,是怕屈才。”

屈才?

伏寿先是迷乱,想来皇帝没有骗她的必要,心中那个死结忽然“啪”的一声打开了。

陛下告诉她,不是她不够好,而是她的好,应该往更广阔的天地去。

安息香清苦的味道中,那日黄昏金光融融的未央殿中,陛下同她讲了许多受用终生的道理。她揣着一颗破碎的心走到陛下身边,却神奇得在那半日光景内,以陛下的话语为筋骨,重新站立起来,凭生第一次发觉她的力量。

“你要记得,你去江东,是以大汉公主的身份前去。孙氏能迎娶你,是他们的荣幸。你的身后是朕。”刘协端起茶盏,润一润微哑的喉咙,淡淡一笑,“不过在此之上,如果能用你母亲的法子,为你更添一分助力,也没什么不好,是不是?当然,这是细微末节,用与不用全凭你的心意,你要衡量自己的用意。”

伏寿明白皇帝的意思,如果权力之上,还能辅以情意,那更是如虎添翼。

她垂首坐在皇帝身侧,沉默片刻,幽幽叹了口气,低声道:“母亲原也是可怜人。”

“何以见得?”刘协铺开那三张已划满红杠的纸,两指压着,拖到伏寿面前。

“因她在我这般年纪的时候,没有遇到如陛下这般的人,也没有听过这样一番道理,枉费半生。”伏寿抬起头来,目光澄明。

女孩没有沉沦在恨意与痛苦中,明白道理后,立时便能以同理心生出悲悯之情来。

刘协赞许点头,温和道:“你比朕想的,还要聪慧。”

未央殿外的茉莉,开得如馨香的雪,那日伏寿走下殿外白玉阶时,只觉眼前的道路,是从未有过的明晰宽广。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0-12-13 18:06:25~2020-12-15 05:15:4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静里 5个;大莉水手 2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3章

屏风后, 一直静听记录的蔡琰,心中震动比之伏寿还要强烈。

皇帝所说的道理,有许多是此时尚未嫁人的伏寿所不能深切体会的。但蔡琰不同, 她已经过嫁娶之事,又寡居数年, 还曾有过那样恐怖的梦境。皇帝的每一句话,都能与她血淋淋的记忆吻合。

待伏寿离开后, 蔡琰从屏风后转出来, 叹道:“陛下今日所讲的道理,臣都已记录下来, 若是能传诵于天下,不知能点醒多少女子。”

刘协谈兴已经淡去, 闻言垂着眼睛,翻开方才看到一半中断了的奏章,也叹了一口气, 道:“道理虽好, 可还有四个字悬在朕头顶——‘公序良俗’。” 蔡琰微微一愣,旋即意识到自己乍然听闻皇帝所讲的道理,太过激动了。

“慢慢来。”刘协平心静气道:“凡事不怕慢, 只怕做。待战乱平定了,为女子寻些生计……”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些事情是律令无法改变的。

以伏寿、蔡琰来说, 已经算是这个时代女子中的幸运者了,因为她们是贵族之家的女子, 所以她们可以读书写字。而且汉代贵族阶级来说,女子的生存现状还没有恶化到明清时代的程度,还没有“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她们可以相对自由得嫁人, 和离,再嫁。只是社会上,始终没有她们的位置。这也不只是中国的问题,全世界是一样的,只除了少数的原始部族。

蔡琰理智回笼,见皇帝已埋首案牍之间,便告诉一声,轻轻退了出去。

建安三年深秋,阳安大长公主之女伏寿,被封为江东长公主,下嫁小吴侯孙权。江东遣使三千,资财无数,一路西进北上,至于长安亲迎。

而朝廷在益州的十八万大军,也跟随大将军苏危返回长安,只留张绣带领两万兵马在益州。

大将军并非固定的职位,而是战时所用。

因此苏危回朝,自然就解去了大将军之职,返还了皇帝御赐的尚方剑,以左将军的身份前来未央殿觐见皇帝。

刘协特意留曹昂一同见苏危。

“你这一趟立功了。”刘协笑道:“可不要忘了当初是为你求来的尚方剑,也不要忘了你在外面时,都是谁在朝中调遣粮草呐。”

苏危出兵前期,曹昂其实还在河东郡遴选良才,但粮草的先期准备,的确是曹昂经受的。

苏危会意,转向曹昂,长揖道:“曹大人提携之恩,苏危绝不敢忘,此身只愿效仿大人,为陛下分忧。”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