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同人)我的金手指很好吃[快穿]+番外(355)
他们这里的神君庙可比某某地和某某地好太多了, 那都是全国排的上号的。
规格上也许略逊一些地方的。
可论灵验,哪怕是京城的神君庙,都不一定比得上他们这里。
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们这里是第一座神君庙。
巫鼎的套话技能自然是满级的。
他只需要面露惊讶的表示“难道这里就是……”
大婶就骄傲的把后续全部说完了。
还吸引了两位求功名的读书人进行补充。
巫鼎当年要求保密这件事, 一开始是说得很严重。
大家也都尽力的憋着。
可明晃晃的帝台放在那里。
众多神奇的种子放在那里。
百姓也不傻啊。
大家只是不知道神君的名讳容貌而已。
然后巫鼎低估了一件事。
低估了自己在大家的脑补中的形象。
最初确定大宋都照做后, 就放松警惕了。
以至于完全没有发现,他在建造帝台的这段日子里, 被不停套话了。
巫鼎在整个大宋眼里是什么形象?
他为了苍生,为了百姓,自绝仙路, 献祭生命。
哪怕是帝台的建设, 也可以看出, 那是用来镇压某种东西的存在。
他最初的拒绝,就被认为是不想给百姓增加负担,只是不想争夺曾经同僚的供奉。
他已经仙途无望,何必徒增牵挂。
淡泊名利, 无欲无求。
为了不让大家反对,更是说出了不接受供奉对他有好处这种违背修行界主流的观点的谎言。
君不见隔壁大辽的那些邪神,那都是靠信仰活着的。
最初就怀疑再加上脑补。
于是在巫鼎的放松之后,各种套话和试探开始了。
他完全没有发现,自己的态度对于“泄密”并没有那么的在乎。
有人不小心泄密(那么多建帝台的人呢), 他更是没放在心上。
更没有发现,因为建造帝台知情者越来越多的时候。
他的注意力没有分给这件事半点。
而是全部核心都在帝台建造上。
很好,这还有什么疑问吗?
那是实锤啊!
越是这样,整个大宋就越是心疼他。
官家想公开,却碍于巫鼎曾经亲口说的话,无法行动。
民间的民意更是成仙了沸腾的姿态。
如果这时候有谁说胡说一句,之所以大家不能感谢巫鼎。
是因为玉帝天规之类的。
估计现世所有的玉帝的祭祀都得遭受灭顶之灾了。
跨出的第一步,两位宰相,王曾和李迪。
这两位没有给广大中小学生增加什么课业负担,所以名声并不响。
可却是实打实的北宋名臣,两人都有两次拜相的经历,谥号一个是“文正”一个是“文定”。
那是皇帝以及当时社会对他们一生功绩的肯定。
在白蛇传的世界里,他们的人生履历有所不同。
不过依旧依然封侯拜相,成为一代名臣。
你若是问本朝百姓,两位大人对于朝廷做了什么贡献,有什么政绩?
嗯,不好意思,不知道。
但是他们却知道,两位大人在靖佑元年,毫无预兆的突然间同时携手辞官。
并且拒绝官家挽留,告老得相当干脆。(心疼仁宗)
以告老为由的两位老人来到这个城市。
耗尽家财建了这座与众不同的寺庙。
当时整个寺庙没有一个字。
神像也是当时大众流行“写意流”。
没有一个僧众。
寺中没有花草,种得都是巫鼎带来的农作物。
不是两位前宰相敷衍,而是……当时只能这样。
他们先斩后奏把庙建起来,却没资格给巫鼎的庙宇命名题字。
更没资格给巫鼎定尊号。
他们只能用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
就这什么都没有的寺庙,什么都没宣传的庙宇。
却在百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交流中被读懂了。
全国帝台就那么一个。
九成九的百姓想去祭拜,以古代的交通情况,根本不可能。
哪怕如今主干道都是水泥路也是不可能的。
大家不知道巫鼎的名讳尊号,连长生排位都没办法立。
早就盼着官方能给他们指条明路呢。
两位老人以自己的仕途,以自己的名誉,以自己的家财。
走出了第一步。
若感谢恩人有错。
那就是天的错。
也许这对恩人重返仙界毫无作用。
但是他们必须要让后世,记住他。
记住这个人,拯救了无数苍生百姓的性命。
两位前宰相充分展示了魔改版大宋的读书人猛起来有多猛。
私自建造庙宇,那是违反大宋律令的。
更别说,这是建造那位的庙宇。
上头还没开始动呢。
不过也正是这很莽的第一步。
让后面的事情变简单了。
轻飘飘的责罚了一下两位老人。
然后就是在两位老人基础上把神君庙的条陈进行完善。
先定尊号——朝堂上足足吵了一个多月,差点最后定成了二十多个字。
最后还是因为牌匾写不下、牌匾做太大不好看等等客观因素才有所缩减。
庙的名字自然是神君庙。
不是大家偷懒。
而是上至官家下至百姓,都这么叫习惯了。
不过雕像必须由写意流变成了和巫鼎更喜欢的真人模样的雕像。
里面的方丈,执事,十八头等等。
全部不需要。
不走道家的配置,不要佛门的班底,直接让当地地方官,选择品行贵重人,义务进行管理和打扫。
不设功德箱。
寺庙的维护费用全部由官方出了。
于是巫鼎离开了八年多。
一个个神君庙遍地开花。
搞清楚前因后果。
巫鼎感慨“社会水深”外,多少也有点不好意思。
山海界里的大佬们在笑够了之后,反过来安慰巫鼎。
“你又不是没救世,几座庙宇而已,担得起。”
如果不是巫鼎解决了女丑之尸的问题。
这个大宋早就随着主世界一起灰飞烟灭了。
“好吧,我脸皮就厚那么一回。不过……”
巫鼎难以言喻的看着旁边一对年轻夫妻走过。
妻子抚摸着五六个月大的肚子,一脸幸福。
他们是来求顺产平安的。
为什么?!为什么?!
他的神职里还有助顺产的?!
巫鼎很想咆哮一翻,这又是怎么回事?
他在大宋的时候压根没有拿出过怀孕石。
你求风调雨顺,稻谷满仓也就罢了,这里来求的……太多种多样了吧。
盘古和女娲都不管那么多啊。
“小郎君,你怎么还站在这里。”
卖了一圈香烛的大婶又回来了。
看着巫鼎捏着香烛站在原地发呆,忍不住过来催促了。
“可是等人?”
等人别站在这里了,旁边有凉亭。
这大太阳的,晒黑了可就不是好看的小郎君啦。
“不,不是……”巫鼎纠结了一下措辞。“不知道该求什么。”
大婶羡慕的看着巫鼎,又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巫鼎的穿着。
感叹了一下,人和人的确不能比。
能没有任何烦恼,这真的是金尊玉贵,含着蜜糖出生的小公子啊。
“那就谢谢神君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好日子。让神君他老人家多保佑保佑我们大宋,保佑保佑官家,也保佑神君自己能仙福永享。”
巫鼎:神君他老人家……
好吧,老人家就老人家。
于是老人家在大婶慈爱的目光中,巫鼎硬着头皮走进去给自己上香。
“阿爹,神君能保佑我被徐先生收下吗?”
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团子跟着他的父亲叩拜。
问题还挺多。
“肯定能。”
“可是阿爹,上次来求爷爷病好也是拜神君。神君管那么多吗?”
孩子,问得好,神君本人也想知道。
就在孩子隔壁的神君老人家本人竖起耳朵。
“管啊,神君那么厉害。肯定什么都管。”
当爹的一口咬定绝对没问题,周围的大人全体也是这个表情。
“来,你再去上一炷香,这回是给你姐姐求个姻缘。别忘记谢谢神君赐下神种。”
巫鼎:所以……我这里是什么一条龙服务中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