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温纤走在江萌身边,感叹,“想和这样皱着眉的李希傲合影……”
江萌:……
她走到李希傲身边问,“要不要吃甜点?甜食有助于消除压力开拓思路。”
李希傲摇头。
江萌惋惜,“我还挺想吃的……”说着走到餐车那边,“你等等,我先过去拿一块。”
李希傲:……
江萌如愿拿了块蛋糕回来,到那,见李希傲眉头还是紧锁着,她安慰道:“放宽心,听他们说这条已经拍了十五遍了?那顶多再拍个二十几遍嘛?拍得多了,总是会熟练的。”
李希傲:……
这或许不应该是一个需要被安慰的人该听到的话。
他又拿着剧本看了看,看完后闭目思考,但他显然没有入戏,皱眉想了几秒,他睁开眼求助,“导演到底是什么意思……”
江萌正坐在李希傲旁边专心吃蛋糕,听到他发出感叹,她抬头看了眼,见对方正在看她。
江萌:……“问我?”
李希傲点头。
江萌看他如此愁眉苦脸的样子,不忍拒绝,想了想,说出自己的理解,“我没导演那么深邃的思想,这话我的理解估计也是很片面。我觉得他可能是想表达:并不是所有的情绪都要大起大落,有时更轻的处理反而更贴近生活。”
李希傲听了,又看了眼剧本,面露困惑。
江萌继续讲解,“你们虽然拍的是古装,但感情应该是共通的吧?你没发现有些人的伤心是不会发朋友圈的吗?导演理解的你对你哥哥的感情可能就是这一种,撕心裂肺的哭喊可能有点作秀嫌疑,沉默的感受一下反而更真实。”
徐温纤在上蹿下跳追星途中听到这么一句话,脚步顿了一下,转头看向江萌夸道:“可以啊你,还能做表演指导了。”
江萌谦虚:“哪里哪里,只是随口一说而已。”说着走到徐温纤面前,转回头和李希傲道,“我去前面逛逛,你自己想想,实在想不通不如去问导演。”
徐温纤对这次的探班很满意,有吃有喝都不是重点,重点是她见到了李希傲,并且她来的那天恰好是剧组人最齐的时候,她不仅见到了李希傲,还见到了他剧中的爸爸,那可是老戏骨,是徐温纤爸爸的偶像!
探班结束,徐温纤收获一堆合影和签名。
江萌看到她看起来数量颇多的签名小本,疑惑道:“你该不会是要拿着这些去卖钱吧?”毕竟徐温纤可是有亿万目标的人。
徐温纤一下子没反应过来,等理解江萌在说什么后,她一拍大腿:“这倒是个发家致富的好方法!你能要到偶像签名,我能帮你把签名卖掉,这是个无本万利的生意啊!”
江萌:“请醒醒,这种行为和黄牛基本也没什么差别。”
徐温纤:“怎么没差别?!我又不贩卖偶像信息,只是一个签名而已!”
江萌:“可是你们卖的都是无用的东西。知道偶像信息,有偶像的签名,有什么用呢?”
徐温纤:“我就离偶像更进一步了啊。”
江萌:“心理上离偶像更近一步有什么用呢?”
徐温纤:“还能有什么用?我开心啊!”
江萌想想,大言不惭地向她推荐起自己,“钱钱,你应该向我学习。”
徐温纤:“学你什么。”
江萌:“学我通过不断的努力,终于成为了偶像的后台。并且没有在无用的东西上花太多时间。”
徐温纤:……“我觉得你是通过不断努力……砸钱,终于成了偶像的后台。”
江萌爽快地承认:“有钱真好。”
徐温纤:……
作者有话要说:
毒死自己亲哥哥那个剧中情节是瞎编的,因为啥剧情在文中不太重要,所以我随便想了一个,而且为了不让这个梗过于大众,我还加了个太子虽然想让哥哥死,但哥哥却没死在他手上这种设定……
如有雷同,真的是巧合
第34章 你不服我
大概是江萌真的在追星这件事上做出了一番事业,这几天她被网络上热传的“追星最佳KOL”评选选为第一名。
这评选是网友自发组织的,而发布的初衷大概是……其他群体都有KOL,凭什么我们追星一族不能有?
一开始是只有一两位网友有这个想法,慢慢的这想法经过发酵,认同的人多了起来,于是在某几位网友的带动下,其他众多网友的积极参与下,这事风风火火地展开了。
他们先是海选,然后是内部投票,接着选出票数最高的前20名,放出来让大众投票。
江萌因为粉丝多,因此票数从评选开始就一路领先,到后面投票截止,她毫无疑问地获得了第一。
因为是民办非官方,因此第一名也没什么特别奖励,只有牵头主办的人联手绘制的电子奖状。
江萌看到奖状后觉得蛮有意思,于是转发了微博,顺便感谢粉丝的支持。
这本来是一件乐呵呵的事,然而被看到的人变多后,就有不和谐的声音出来了。
有人质疑第一名,觉得她不配坐在这个位置上。
追星最佳KOL应该评选的是什么?
是评选出那些有代表性的追星例子。比如有些人因为追星成了著名的主持人,有些人因为追星也踏入了这个圈子,成为和她喜欢的明星比,名气也不输的艺人,有些人因为追星努力读书,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府,还有些人因为追星改变了自己的生活状态,从一蹶不振变得积极向上。
这样的追星例子有很多,这个评选应该选出的是因为追星而变得更好的人,而不是只懂得花钱的人。
第一名是江萌,她的粉丝看到这样的说辞不太开心,这岂不是变相诋毁江萌什么都不是,什么能力都没有?
他们不接受别人对江萌是这样的定义,于是怀着满腔的怒意,大家为她平反。
他们提出是江萌眼光独到才能挖掘出一个个值得追随的偶像,没有人挖掘,因追星而变得更好之类的说法全是空谈。
但这个说辞并不能让反对者满意,他们反驳: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哪里需要江萌这样的人挖掘呢?江萌和她的粉丝就是脸太大了。
江萌粉丝也反驳:被埋没的金子比比皆是,只是你们没有看到而已,你们不能只看眼前就大放厥词,否定江萌存在的意义,更何况你们抓着江萌只懂花钱这点不放,她花的钱是多,但是受惠的人也很多,花钱这事不是错,何必单拎出来讲呢?
双方据理力争,各不相让。
这事本来就是你说你有理,我说我也有的事,哪一边更对还真说不清楚。
虽然有很多人艾特了江萌,想让她站出来为自己说句话,但江萌对这事的处理态度是……不处理。
双方各自把想说的说了,就可以了吧……
然而现实是如此,实际的情况却不得不把江萌卷进来。
因为……有人申请了键盘侠的介入。
键盘侠自从上次首次见面后,就成了网站的固定项目之一,网站为了规范秩序,不让大家集体出动伤害到无辜的人,因此引入了举报机制,同一人被不同人举报满100次,则是网站认定的键盘侠,认定后经过申请,可以让签约的键盘侠出动。
而现在……这事扯到了江萌头上。
江萌粉丝认为带头诋毁江萌的那人是没事找事,典型的键盘侠,因此他们提交了举报。江萌的粉丝多,100人次的举报很快就满足了,对方因此被判定成了键盘侠。
现在粉丝们正等着,等待网站的键盘侠出动,助他们一臂之力。
但……
这事进行到张然那一步时,被他卡住了,敏感的危机意识告诉他,这事有坑。
他于是找到江萌商量。
江萌听说了前因后果后,也陷入沉思。
这事在她看来本没有对错,可现在为什么到了有一方被评选为键盘侠这个地步呢?
她忍不住想到当时组织键盘侠这个群体的目的。
一开始只是为了以毒攻毒,能让一些情绪不好的人在这里得到抒发,键盘侠们的存在也不算没有意义。
可是现在,在实际情况之下,这个群体好像暴露出一些不合理的地方。
对方说了自己不想听的话就是键盘侠,这个思路对吗?
去攻击那些没说出自己想听的话的人,这个行为对吗?
现在是她遭受到了网友的质疑,她自己可以判断对错,但更多时候其他人身上发生的事情她并不知情,仅仅是100人就能判定键盘侠,这个判定的方式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