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筠其实很喜欢多用款,设计首饰上的那些“小机关”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比如那颗七卡的黄钻,除了做戒指,取下戒托还能当吊坠,安上卡针还能当胸针……
不过作为定制店,一切以客人的需求为准,郑薇儿说不需要,那就不做。
“而且这次我们三个都要出稿,郑薇儿要做选择题。我们必须拿出让大明星满意的选项。”
“有小乔的设计珠玉在前,我们不过是凑个数陪太子读书啦。”陆青半开玩笑地说道。
“你对自己的设计是多没自信?还是纯粹在恭维老板?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可不认为自己的设计比别人差。”周雨薇当下回击道。
“每个人风格都不一样,大家加油。”乔筠做出一个抬手握拳的姿势。她对周雨薇和陆青的互怼模式很无奈,她最不擅长调解矛盾,特别是这种双方都不会承认的隐形矛盾,简直无从劝起,真的好难。
回到办公室,看到周御宸在很认真地看她设计的图稿,乔筠有点惊讶,“我以为你对这些不感兴趣的。”
“看着图稿就想起你在普吉岛工作时的样子。”周御宸抬起头,看向她的眼神热忱专注。
“我喜欢这份工作,加班熬夜也不觉得辛苦,不过灵感枯竭的时候真的很焦躁,需要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客人不理解,认为设计师在偷懒,其实真没有。”
“真的没有吗?”周御宸挑眉。
乔筠:!到底是有还是没有?
“事业和爱好达成统一很好,只是不希望你太辛苦。”
乔筠:这是正话还是反话?敬业人设是立还是不立?
毕竟,当年周御宸对她的不思进取、消极怠工的学习态度是相当看不惯的,如今她工作态度端正,爱岗敬业,应该是加分项?
“而且,从工作室的规模看,你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
“什么意思?”乔筠迷惑了。
“付出多,回报率低。”
“怎么会?珠宝行业利润很可观的。”她觉得周御宸对珠宝行业存在误解,她的工作室做私定,客人少,因此赚不到什么钱,可是珠宝行业其实很暴利的,高品质宝石随便一转手,都轻轻松松赚几万、十几万。
就像郑薇儿这笔订单,她要用三十万美金从维莲娜那边收海洋之心,定价至少是三十五万美金,还不包括戒指的配钻、用金,以及设计费。
“工作室考虑过转型吗?”
“能具体说说吗?”乔筠觉得现在的周御宸和大学时代的他开始重合,随时开启教学模式什么的果然是周老师的套一贯路……莫名有点怀念。
作为私定工作室,除非有国际一线著名设计师坐镇,才能迅速做成品牌,否则,想发展,就不能只接私定,必须拥有自己的店面。如果开实体店存在实际困难,可以考虑开网店,既能节约成本,还有利于推出产品,走量销售。因此,找工厂代工的模式也需要改变。
乔筠工作室的问题在于,三个新人设计师,本身没有知名度,相比之下,客人当然愿意选择去大品牌定制。而私定本身费时费力,并不适合打价格战。电商平台,才是打价格战的最佳阵地。提升知名度后,再做高端定制自然水到渠成。
周御宸站在她的角度,分析着当前的市场。
自己的工作室在很多人眼里就是个小作坊,这一点乔筠不是不知道,有的客人对定制首饰不满意,反反复复要求修改,最愿意说的一句就是“小作坊果然什么都做不好,早知道就去大品牌定制了。”
工作室接的订单很多都是单纯的设计单——由她们出设计稿,客人再拿着设计稿去大品牌定制,明显的不信任态度……做出自己的品牌,想想都觉得心动。
乔筠心里盘算着开网店的可行性,需要多少资金,跑哪些手续,选哪个平台,等等。
最近接的这两笔七位数订单,交货后工作室能赚上不少,作为开网店的启动资金绰绰有余了。
她喜欢珠宝设计,也喜欢赚钱,工作使她快乐。完全按照自己的心意设计首饰,想想都觉得很美好了。
第十三章 真爱多少钱一斤?利益当前,……
趁着父母来魔都看她,乔筠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了他们。
乔母收到一条金绿猫眼项链,乔父收到一枚蓝宝石男戒,乔瑾小朋友则收到一个生肖翡翠吊坠。工作室开了将近两年,勉强维持收支平衡,也就是最近才赚了一些钱。
她给家里人设计的首饰,虽然不很贵重,但是在设计上却是费了一番心思。她还把工作室最近接到两笔大订单的好消息和父母分享了。
“能赚这么多?”乔妈妈听了女儿报的数字,真是惊讶了,“咱家的种子公司订单好多,走薄利多销路线,多的一笔能赚千八百,少的只赚几十块,还是我姑娘厉害。”
“大订单是朋友介绍的,又不会一直有。妈,你可千万和亲戚朋友说我能月入几十万。目前,月入两三万才是正常水准。”乔筠不放心地嘱咐道。有一个时刻喜欢炫耀女儿的妈妈,她活得也很艰难呀。
“那我姑娘也有出息,在老家月薪一万的工作多少重本大学生削尖脑袋往里挤,老张家的儿子进了国企,他妈妈总在我面前念叨儿子多优秀,还打听你回不回来,这是惦记上了——她家那个成绩差的胖儿子哪配得上我姑娘!”嘴上说着找对象不看脸也不看钱,实际上乔妈妈选女婿的眼光还是很高的,不是随便扒拉出一个男生都看得上。
自家母上这次没有乱点鸳鸯谱,乔筠已经谢天谢地了,至于那些配得上配不上的话语,一律选择性忽略。
乔爸爸经营一家规模不大的种子公司,一年到头能赚一百多万,足以给全家优渥的生活,但要说有多么富有,还不至于。
当初给乔筠在魔都买房付首付,又资助她开了工作室,用掉了乔家绝大部分的现金存款——这笔钱,相当于乔家夫妻提前给女儿准备的嫁妆。乔家不是大富大贵的人家,可对一双儿女却是一视同仁、疼爱有加的。
由于乔父还要忙公司里的事,乔谨还要上补课班,在魔都待五天已经是极限,必须要回老家了。
送走父母和弟弟后,乔筠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工作中。签订合同后,郑薇儿干脆地转账打款,乔筠和维莲娜约好时间,在香港看货。
乔筠和艾薇一起去了趟香港,把三十五卡的蓝宝石揣回来,由于宝石太贵了,两人心里压力挺大,都没在那边代购护肤品和衣服。
和一家很大的代工工厂签订了合同,在双方反复确认后将蓝宝石锁进保险柜,只等工厂的大师傅将戒指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好,再送去复检鉴定,出具证书。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让她分出了一点精力——震大校庆。作为一个在校就不优秀,走向社会也普普通通的毕业生,演讲这种事肯定和她没关系。不过,还有一件事和校庆同步进行,那就是四大校联合举办的校园招聘会。
乔筠想以工作室的名义参与这次校招,既然要转型发展,开网店的话肯定要用人的,最低配置是一个店长,一个客服。额外提一句,她是完全不介意应届毕业生把工作室当成积累经验的跳板,毕竟小门小户,想要留下震大的学生,难度略高。
因此,校庆当天,乔筠带着艾薇一起在校园招聘会上支起一张桌子,把印有工作室名字的横幅挂在展位上,向有意愿的应届生发放印有公司简介的宣传纸……轻轻松松完成了由资深HR到传单员的身份转变。
“小乔!看看谁来了!”董晓瑜身边,正是丁禾、方芳这两个大学室友。宿舍四个人,终于在这次震大校庆时聚齐了。
不同于选择留在魔都的乔筠和本地姑娘董晓瑜,丁禾和方芳老家都是外地的,毕业后就直接回老家找工作了,因此倒是有两年没见。
室友聚齐了,乔筠也不纠结,招聘的事全部托付给艾薇——不过是发发传单,收收简历,没什么难度。她的心态很佛系,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工作室毕竟是小门小户,没资本让应届毕业生们趋之若鹜。
四人在校园里逛了一阵,聊了聊各自的近况。
方芳这次来魔都纯粹是为了看看母校和老同学,她在老家那边谈了男朋友,还买了房,工作也挺稳定,基本上在老家安定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