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穿成了极品婆婆(126)
“咋没有意义,”姜老太摇摇头,“不管咋样,都要做出一个姿态,不然别人还还以为咱们好欺负。”
“你姥姥说的话虽然直白,道理却是对的,”姜暖缓缓开口,“有时候,诚心还是假意没那么重要,只需要让他们认清这么做必须付出代价,以后必然会有所收敛。”
“就是,”姜老太点头,“村长这一家,孩子惯得不成样子,跟个小霸王似的,今儿服软明儿也不会有啥变化,今儿把他们家养了三四年的狗抱走了,好歹能消停两天。”
就是再问别人家要一条,养熟也要个把月,村里总算能消停些日子。
闻言,姜暖笑笑,不再开口说话。
有倒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与其费尽心思劝人向善,倒不如直接用行动让人不敢为恶。
总归,达到目的就好,过程并没有那么重要。
况且,何止抱走一条狗,她要......
两个时辰后。
“娘,”黄小四看到牛车后面的一群狗子时,心里有些崩溃,“你带回家这么多狗干嘛?吃肉?”
上午就是这群狗追的自己,现在还追在后面,即使多了好多人,还是让他不安。
“干巴瘦的狗,各个皮包骨头,有啥肉可吃,”谢氏摇摇头,“好好喂几天先养养膘再说。”
说话间,她转向姜暖,“娘,十几条狗,也太多了点,怎么安置?”
“让我先想想。”
要狗的时候,只想着让这些帮凶付出代价,别像以前那样为虎作伥。
现在却为难起来。
杀了吃肉?不行,这些狗全杀了也没多少肉。
养着?一群狗家里装不下。
放了?一群没有一点野性的家狗,放到深山老林,能活下来几个真不好说。
头疼!
“先养着吧,让小六训练训练。”
她家小六,训练动物真是有一手,甭管两脚的还是四蹄的,到它手里全都服服帖帖,还特别懂事。
在小六的特别关照下,大花都比以前下蛋多了。
说不准,以后能成个狗狗护卫队什么的,姜暖脑洞大开地胡思乱想。
“终于回家了!”踏进家门的那一刻,黄小四才有一种踏实的感觉。
姜家村虽然刺激,可他还是觉得家里最好。
“是呢,”姜暖似笑非笑地开口,“终于回到家了。”
“娘,”黄小四陡然感觉到一股冷意,“你干啥这样看着我?”
老是让他有种不怀好意的错觉。
但这可能吗?
今儿老娘威风大发地给他们俩讨公道,那么护崽,怎么会对自己亲儿子出手?
即使心里这样安慰自己,黄小四心里依旧有些发毛。
他想起自家大哥那悲催的遭遇。
第278章 可笑
自己大概、也许、可能,不会这么倒霉吧!
“既然到家了,”姜暖径直开口,“有些账,咱们也该好好算算。”
“娘,”黄小四心中一个咯噔,立刻赔笑,“儿子错了,自罚一百张大字。”
一百张大字,写完手都要断了。
但,黄小四拼了。
他不想像大哥一样被送走。
“儿子也自罚一百张大字,”黄小胖咬咬牙,“再刷一年马桶。”
“胖子,你疯了?”小四小声凑过去。
刷一年马桶?这么疯狂。
若不是逼不得已,他都不会碰,每次刷马桶都要一天吃不下饭。
“晚了,”姜暖沉着脸开口,“你们两个,越来越无法无天,必须好好管教。”
不管是黄小四还是黄小胖,都及其聪慧,所以姜暖一直把两人放养。
今天才发现,因为没有管束,两人却越来越不知分寸,尤其是黄小四。
再这样下去,好好的幼苗都歪了。
“娘,”黄小四试探地开口,“你想怎么管教?”
“你说呢?”姜暖露出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神情,“一声不响偷溜出去,这是一错,主动挑事险些酿成大祸这是二错,迟迟不归累带家人着急这是三错,耍小聪明意图蒙混过关这是四错,自以为是不知反思这是五错。”
姜暖停顿下来,“你们说说,该怎么办?”
姜暖的话,让两人冷汗直流。
他们没想到自己会犯这么多错。
心中不服,但姜暖句句有理,不认都不行。
“娘,”黄小四小声地开口,“我真的知道错了。”
早知道,他不该那么冲动的。
只是,即使重来一次,黄小四也不确定自己是否真能忍着不挥出拳头。
狗确实是人养的玩意,但是,它们辛辛苦苦看家护主,哪怕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说打就打说杀就杀,这就过分了。
他看不下去!
姜暖像是知道黄小四的想法。
瞥了一眼儿子开口,“你自以为在为狗打抱不平,早就忘了若不是你,它也不会挨那么一脚,这种自以为是的好意,不管是狗还是人都不需要。”
这种多余的善良,还不如冷眼旁观。
闻言,黄小四冷了。
他从没有从这方面考虑过,还觉得自己在伸张正义。
“娘,”他心虚地开口,“那小子对狗太刻薄,不管有没有我,都少不了一顿打。”
“但事实上,它却因为你多挨了一顿。”姜暖并不想听儿子的辩解,“承认自己做错事就这么难?”
她也有错,身为一个母亲,却不曾好好管教孩子,若是她好好教,这两个也不会越来越不知分寸。
“娘,”黄小胖开口,“我们错了,真的错了。”
他之前就感觉小四做的不对,但是总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没有阻止。
现在想想,真的像娘说的那样:自以为是。
总觉得读书识字后,就跟别人不一样,打心眼里,就没把一群熊孩子放在眼里。
现在想来,也真是可笑,除了多认几个字,他跟别人又有什么不一样,一样的熊,一样的人嫌狗厌。
第279章 不介意
甚至,还多了几分莫名其妙的自负。
现在想想,简直可笑。
闻言,姜暖叹口气,“这件事我也有错,一直觉得你们聪慧又懂事,平时也不怎么管你们俩,却忘记你们年龄还小,很多道理都不懂。”
“所以呢,”黄小四小声地开口,“你准备怎么管我们?”
不会时时刻刻盯着不让出门吧?
那样绝对会闷死人!
“你们猜?”
两天后,两小闷着脸坐上牛车去学堂。
姜暖以前,觉得自己好歹上过这么多学,教家里几个孩子不会有什么问题。
事实上,教人读书识字甚至算数,她都手到擒来,但,却不够。
她到底没有经历过这时代最正统的教育,思维也偏向于后世,却忘记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后世的人从三岁就开始上学,老师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经历过学校的教育,孩子已经初初了解到怎么为人处世,做父母的,只要看着不出大错就行。
但这时代不一样,绝大多数都是野草一样自己生长,没有感受过那种气氛,有些道理,即使自己说一百次,也没有太大用处。
再三考虑后,姜暖决定把两人送进镇上学堂。
不指望两人考状元,这不现实,只想着好歹能知点分寸长点见识。
为此,不惜送去巨额束修:五两的银子,四斤腊肉,两斤桂圆,两斤红枣,两斤莲子。
对此,黄小四心里是拒绝的。
别人对学堂很向往,他以前也是这样,现在却不这么想。
家里不好吗?
一样的读书识字,在家各种小零食不断,在学堂只有各种板子。
而且娘特别灵活,只要学会就行,并不会强制要求人写多少多少张大字,之后还能出去玩。
还有伙食,学堂各种白菜萝卜,跟家里简直天上地下。
越想,黄小四越觉得悲伤。
牛车上,小四一脸不情愿,“娘,可不可以不去学堂?”
“你说呢?”姜暖似笑非笑地盯着儿子,“钱都花出去了,你觉得可以不去?”
“还是算了!”黄小四颓废地落下手。
这学费用的自己的零花钱,他舍不得浪费。
一个月只有两百文的零花钱,之前赔姜村长一两银子,这次上学又用了二两七钱,他扣扣索索攒下来的二两半银子全没了不说,还欠了一两多。
半年不能有零花钱,想买个零嘴都要费尽心思从小五那里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