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125)
祁元询是没想过一下子就在全国推广种植这些外来植物的。
再怎么高产,再怎么良种,也要经过本土化的驯化。
原本他的打算是先在几处搞个试点,好了再全国推广。
只不过和推广别的农作物不同,这些良种是经过光幕证明的,那么在推广的时候,百姓们的抗拒会小很多。
这回南北方的文人朝官,以及京中的元从功勋,都希望他能够推广良种,惠及百姓,那祁元询能有的试点就更多样化了。
朝廷官员里,各家的庄子、田地里,种上这些农作物,他能得到的样本也更多了。
面对群臣这样踊跃的请求,祁元询自然是欣然应允,只不过时间要往后压压,要等宫中增种的这一批种子长出来了再说。
这段时间嘛,照常处理朝政的同时,接受朝贡献礼和册封有功将士才是要务。
第98章 变化
在宝船上待久了, 体验过不受约束的生活以后,回到京师的纪王觉得不适应了。
刚回家的时候,离家多年的他还挺受宠的。
别说他的弟弟们了, 就连他哥、他爹都对他在海上的生活很好奇。
自觉承担起说书任务的纪王,说到自己在不同番国经历的冒险的时候, 兄弟们对他羡慕得不得了, 又想让他继续说下去,对他嘘寒问暖得那叫一个殷勤啊!
等过了几个月之后,兄弟们的热情不减,纪王自己却撑不住了。
成天到晚给人说书,他到底是王爷还是说书的手艺人啊!
而且, 哥哥们全都成婚了,这就意味着,他现在是景熙帝皇子中, 年纪最大却未曾成婚的第一人。
纪王自己没这个想法, 但是宫里在为皇子选妃的时候,已经替他预留了几个人选。
再加上纪王离京两年后的那次光幕, 已经预告了他的前途无量,是皇子里最抢手的人物, 想嫁给他当正妃的女子数量不少。
虽然是这样,但是景熙帝还是尽量让儿子们在成婚前见一见他们预定的正妃人选, 总不能促成一对怨偶吧。
正妃是要过一辈子的,感情好的话, 不纳侧也是有的,景熙帝这种做法, 也算是为儿子着想, 里头满满的都是慈父心肠。
然而纪王因为本人的光明未来, 以及出海数年积压起来的适格的正妃人选,生生地让他感受到了什么叫父爱如……山体滑坡。
陷入了成婚前的会面狂潮的纪王:父皇的爱,实在是太沉重了QAQ!
平心而论,纪王这个成婚对象,并不是只有优点的。
确实,他出身高贵、秉性纯善,此前无有侍妾,未来又相当可期,在宗王之中,是仅次于皇太子的上佳人选。
可是他为人跳脱,没有野心、胸无大志,在基业有父兄保障的情况下,当然也还是优点,只是未来若是离开中原就国,又如何保障后人嗣位不出意外?
况且,纪王的心已经野了,在宝船上待的这些年,他见识的都是不同于陆地上的另一种风光。
回到久别的京师不久,他就已经有点厌倦了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
纪王的想法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祁元询能够感受到。
所以当纪王请求,若再有宝船出海,希望再度随行的时候,祁元询也允许了。
在宝船再度出海前,就是纪王再不愿意,也得在国内先完婚,把已经开始进行的纪王妃择选的最后一轮会见,给见完。
祁元询也是偏袒儿子,才会在他回来之前便给他确定了那么些个好女子——能进入皇家选妃的最后一轮,这些官宦人家的女子,也都是不用太担忧婚配的,真的有不愿成王妃而是要嫁人、或者将要超过花期家中等不及的,祁元询也都给了补偿,并且在其晒妆之日,遣中官前去添妆,表达了他的维护态度——纪王要是想进行到一半就逃,那他可是不依的。
相亲结束后,纪王选了一位武官家出身的女子做王妃,这位王妃个性恬静,倒与纪王如今跳脱的个性并不相同,也能互补一番。
和兄弟们相比,纪王成婚的年龄已经稍微有些晚了,所以纪王的大婚到来得很快。
景熙五年的年底,他就在一个吉日里成婚了。
成婚之后,纪王和他的新婚王妃没在京中待多久,便又出幺蛾子了。
前途无量的纪王殿下,实在是闲不住,成婚后也不住在宫中,只是住在分配给他的王府里。
和几位皇兄一样,在新婚假和正旦休息结束后,过了一段每日参加朝会、勤勤恳恳上班工作的生活后,他累了,不想再这样下去了。
纪王也是乖觉,想要逃避责任,还特意写了一封奏疏向祁元询解释。
祁元询看到他家老四的一番歪理邪说就笑了。
那奏疏上密密麻麻、冠冕堂皇的话,结合纪王的性格分析,便能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不想工作,我想休息”。
这么个性子,跟着宝船的船队一起去开拓未知世界也就罢了,未来治国该怎么办呢?
难不成还是要养孙子?
大号没有练好,练小号就一定稳了吗?
想是这么想的,但纪王也只是个性散漫放飞了些,人还是有优点的,祁元询也不至于不顾孩子的个人意愿去强制他学习理政之术。
更何况,纪王给的理由也算有点道理。
他希望游历中原,了解民生,再实地考察一下,大周各地百姓如何劳作,吃食为何。
从其他番邦带来的粮食,都是原始版本,不适合广泛地推广到整个大周地界。
祁元询先从上层推广,同时借助朝廷的力量选择几处做试点,也正是因为此事。
宝船出海,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将番邦国家所有的产物都带来大周,知晓了大周缺什么,或者适合在什么环境中种植的番邦作物更能广泛栽种,那也是功德一件。
祁元询大方地给了儿子假期。
纪王没有明说的,他也考虑到了。
游历各地,怎么能不吃各地的经典小吃、美食呢?
他给儿子的新婚假,连度个蜜月的时间都不够,放纪王出去,也算是让他补上假期了。
*
回来的这几个月时间里,纪王除了繁忙,便是沉浸在众人对他的惊叹赞誉之中。
而此番携王妃出游,是他长大那么大,头一次能完整游览一遍大周统治下的大好河山。
论疆域之广阔,论风光之秀丽,论国人之勤朴,大周所据的中原都是天下之冠。
跟着宝船出海见过了那么多不同番国的风光,有些确实有其不同凡响之处,可是论物阜民丰,还是只有大周,冠盖当世。
有些番邦之王,过得甚至还不如大周的一个富裕百姓。
然而为大周自豪归自豪,在此之前,纪王从没好好看过大周的山河风光。
这也不怪他,古往今来那么多王侯将相,有这个闲暇看完整个中原疆域的,几乎不存在,更遑论本朝的宗室培养策略虽然较赵宋等前朝有所放松,但是皇子龙孙也基本上是被困在一府之地,哪能看得了整个天下?
他们兄弟里,和太上皇一道出游最多的皇太子,也只是对两京之间较为熟悉。
但是两京富庶之地,哪里会差到哪里去?
这一回,纪王是打定了主意要好好逛逛,不独是名声在外的游览胜地或是诸王镇守之处,便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有空他也要游历一番。
这么一游历,才一两个月,他便觉出不同来了。
大周的变化实在是有些大!
纪王带着王妃一道出门,可谓是轻车简从,一点都没有将自己藩王的身份张扬出去的意思。
这样也更方便他们体验纯正的民间民俗。
就是再怎么俭朴,他们也不是一直走路的,总有要用到马车或者行船的时候。
纪王原本是一点都不觉得有问题的,直到王妃感慨了一番,他才发现,这两个月来去过的地方,凡是有用到马车的地方,路都不曾颠簸。
纪王还记得当年跟着宝船出发的时候。
出发的港口离京师南京很近,但是到港口的位置,除了修建好的官道,其他的道路,光是入眼,都能感觉到它的崎岖。
宝船上的人,有士兵、有指挥、有内侍,这些人在民间生活的经验都比他长。
纪王还记得,这些人当初还感慨过,这些地方的路,已经比他们的家乡好得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