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知道我会当皇帝(120)
如果说古代有什么好的话,就是这些地方的风景还应该算是出众,每个地方在他的记忆里,也不知是古代还是他前世的记忆里,都有一些有特色的特产吧。
万众期待到这种份上了,你小子说要和太上皇、太后一起去北巡?
而且这次的北巡,肯定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回来的。
太上皇还是年富力强的,退位之后,一直待在宫中也是无聊,倒不如离开京师,自己和皇帝彼此之间不会受到掣肘。
皇太子跟着走了没关系,但绝对不是现在。
太子妃的人选肯定是要他过目的,不过太上皇北巡,将皇太子带在身边教导,也是一件好事。
祁元询想了一会儿,很快想出解决方法来。
“父皇和母后出巡仪仗不可简陋了,他们不说,可能是要轻行简从,既然你说了,那我定是要命人好好准备的。正好,趁着中间准备的这段时间,将你的选妃早些完成。”
皇太子:???
流程没有简化,那么加快的自然是甄选的速度。
即便是人数众多,前两轮的采选也很快完成了,剩下的一些秀女被登记在名册上,附上画像,送到京师,而她们之中,将会出现大周的新任太子妃,未来的国母。
秀女画像入宫后,锦衣卫也开始在暗中调查候选秀女的家庭情况。
不仅是看她们的家境如何,也看这些女子的家庭、家族在当地的声名。
家中名声不好的,或者有什么暗地里做的勾当被锦衣卫调查出来的,最好的结果也是被剔除皇太子妃的候选人行列。
儿子选妃到了最后一段时间,祁元询也要趁着自己的阁臣们还在的时候,将一些公务安排好,这几年内要施行的为政计划做好,并且或让阁臣举荐、或让阁臣评议,定下下一批进入内阁为他办事的朝中臣工来。
当然了,这些事情说起来很多,但是只要善于分配任务,不将什么鸡毛蒜皮的事情都抓到自己手上的话,即便是一个勤政的皇帝,一天当中也能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的。
祁元询的业余时间分配很平均,一部分给自己的家里人,一部分给自己看重的臣子。
自从登基之后,比起当皇太子的时候还要注意不要让人以为他在结交大臣的限制,现在的他,想要出门找哪个大臣交流书法、诗书唱和都是很方便的事了,就连出皇宫逛京师都没那么多限制了。
这么多的休息时间,自然也有一部分分给了自己的宫妃和皇子。
他家不仅是有皇位要继承,作为一个当皇帝的穿越者,他的目标是很广大的,要实现自己的目的,在这个时代,当然是子孙后代更能然给他信得过,所以娃是越多越好的。
只不过这并不能说明他是个好色的人,只能说他将这些方面都分配得很清楚。
每天单纯地工作,累死累活把自己给累倒有什么用吗?
他前世记忆里,某个在后世印象里就是冷面王和绿帽皇帝专业户【不】的同行,不就是因为太勤政,大事小事一把抓,辛勤工作全年只有两天休息,堂堂皇帝在登基后的十几年里连娃都只是抽空生了俩——有一个还是登基那年出生的——结果堂堂康雍乾盛世的缔造者,在当了六十年皇帝的爸爸和儿子的包围里,愣是在非爱好人士那里没啥姓名,简直虐心。
所以说,工作要劳逸结合,活得久最重要,如果还能抽空生一堆娃,不小心开创个什么记录,轻而易举就会在后世出圈了。
但是!
理念是这样的理念,这并不代表祁元询是个好色的人啊!
在皇太子妃的热闹遴选之时,赶着皇太子的千秋节,朝鲜国和日国前后脚送了一批贡女来。
为了防止别人误会他们这是要凑热闹,让皇太子也从朝鲜国、日国择选一些嫔妾,这些贡女的官方声明里,是要送给祁元询这位皇帝的。
祁元询一点都不开心。
儿子选正妃,他在这儿纳贡女。
就算他本人正是而立,放在后世还是男人三十一朵花的年纪,在这个三四十岁就能升级做祖父母的时代看起来,也有点老不修了。
但是把这批贡女送给朝中大臣,又有种祸害别人家幸福家庭的感觉。
至于他的父皇和儿子那里,送人就更不可能了。
朝鲜国和日国这么做的原因,祁元询也晓得。
一个人都不收,将这些女子全都退回去,有曾经作为贡女送选上国的经历在,这些女子在本国能嫁得开吗?也不见得。
怎么处置这批人,祁元询稍微有些犯难。
最后还是日国幕府的骚操作给了他灵感,让他将这群贡女收了一部分下来,其余的则送给诸藩的藩王。
朝鲜国的贡女都是其国贵族出身,而非寻常平民,日国的贡女自然也是如此,家世再怎么落魄的,也是有贵族名头挂在身上、有苗字有家名的贵女。
收下人后,祁元询的日常并没有发生改变,也让朝臣们打消了对他沉迷女色的担忧。
靠谱的亲爹仍然以儿子的大婚作为近期家庭工作的主要内容,然后,他们全家就被光幕的恶意给打肿了脸。
“景熙间,有林氏者,宣庙东宫时选侍也。孝肃宣皇后生高宗,又生许悼王、顺德公主、永清公主,辄无所出。悼王早夭,而宣庙多子,兴王、秀王等甚有宠。京师遂有浮言长孙非真东宫元妃出者,或当另立太孙。时有青州卫军余林赛,言女林氏……实长孙生母也。仁宗闻之大怒……”————《圣朝彤史拾遗记》
看了这则光幕,祁元询真不知该做什么反应才好。
他家儿子未来是不好女色了,看起来对长子也很上心,对其他儿子也有关注,但是为什么这样按理来说再正常不过的发展,也会出现这样离奇的走向啊!
这些传谣的人就不能想一下,他儿子未来会给他生这么多孙子,生育能力又没问题,都是自己的娃,用得着随便找个选侍这种低位嫔妃生的孩子充作嫡长子教养吗?
按照前一个版本的光幕记载,他家儿子可是在真爱切实生了长子以后,就敢于废黜毫无过错的皇后的主啊。
大周之后的后宫妃嫔,都是没有母家实力支持的,看他儿子在光幕记载里也没对这位后来的元妃有多么宠爱,何至于为她冒这样的风险?
退一万步说,他的儿子和儿媳真的脑子进水了,他本人可是立志不着痕迹、好好使用锦衣卫和东厂的皇帝,会让皇宫发生这样大的糟心的事吗?
任何的偷龙转凤、狸猫换太子,风险都是极大的,既然做了,就不可能没有痕迹留下来。如果说寻常家宅还有可能的话,那么在皇宫里妃嫔之间发生狸猫换太子,那就只能说皇帝对那个抱养孩子的妃嫔是真爱,他本人亲手主导了这一切,或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推动了事情的发生。
到后世依然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狸猫换太子,在历史上当然没有将孩子换成狸猫这么狗血,但是确实发生了皇子抱养事件。
不过这件事的主导人可不是刘后,而正是当时的皇帝宋真宗。
就算他家儿子的脑子有可能进水,可所有的孩子都是他的孙子,他也绝对不会放任这样的事情发生的。
所以说,他家儿子在后宫方面,是不是真的有些犯冲了?
不过很快他就知道,不是他家儿子跟后宫犯冲,而是有人刻意针对的,那什么事情自然也是避免不了的。
“青州卫林赛者,景熙间,妖言皇长孙为其女孙而非嫡嗣,是为林赛妖言案。上大怒,责人察之,而知其为白莲余孽,或曰其为佛母唐氏子。或有言青州林赛早亡,而天王转生,于其身复生,天王所历诸事,皆可细述。”
───《阅微草堂笔记·复生》
人死后复生,甚至于在其他人的身体上重生,宣武年间就发生过一例真实的事件。
凡此种种神异之事,都会被记录在史书的五行志中,当然没有哪个国家会为本朝书写史书,这都是亡国后下一个朝代的任务。
但是当代的史料,国朝的太&祖实录里,就明明白白地记载了这件事。
除了本朝,还有其他的朝代的史书记载中也出现过人死后附身于其他人身上,能够详细清楚的说出自己原本的情形,而这些人原本所处之地与复活后的地方相隔极远,原身与新身从来都是互不相识,更不用说知道这样详细的信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