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礼庆典正式开始。一些既定程序完毕后,主持人宣布:“下面,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证婚人,我们龙胜村的名医林先生为两位新人证婚并讲话。”此时,客厅里已经被挤得水泄不通。窗台上、灶台上、院子里及周围的墙上到处都是“好奇”的目光。所有的人都想看一看带录像的婚礼仪式到底是什么样子。
林大夫在人们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中,挺着胸膛,迈着方步,精神饱满地来到了新郎和新娘面前。摄像机对准他的时候,客厅里立刻安静了下来。林大夫清了清嗓子,高声说道:“尊敬的先生们、女士们:”主持人小声提醒道:“先念结婚证,然后再讲话。”林大夫一听才知道自己把程序弄反了,他赶紧从衣兜里拿出来新郎和新娘的结婚证宣读起来:“陈建析、女、24岁,”人群里有人调侃道:“林大夫,新郎官是男的,你咋还男女不分了?以后还怎么给人家看病啊!”在人们哄堂大笑声中,林大夫脸上的汗水立刻淌了下来。主持人赶紧安慰他:“林大夫,别紧张,重来一次。”林大夫用手擦了擦汗,重新宣读起来:“陈建析、男、24岁……”此时,林大夫的声音也不像刚才那么响亮了,里面明显带着颤音。
结婚证终于宣读完毕,接下来就要讲话了。由于太紧张,林大夫先前背下来的那些祝福话,此刻已经忘得一干二净。面对摄像机镜头,林大夫愣在了那里一句话都想不起来了。有人大声说道:“林大夫,你都说话呀,你要再不说我就说了。”人们又是一阵大笑。林大夫终于缓过神来,张口就说道:“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负责摄像的小伙子终于忍不住了,他“噗嗤”一声,捂起嘴巴就笑了起来。摄像机也放在了一边。
此时,客厅里已经变成了爆笑海洋。有人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大笑地说道:“林大夫,你太有水平了。你把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都请来给陈书记贺喜了。我们服你了,真服你了,哈哈哈。”林大夫也顾不上形象了,他用衣襟赶紧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请大家吃好喝好,我的讲话完了。”便冲出了人群,到一边凉快去了。
在人们的欢笑声中,主持人对大家说道:“陈书记家办喜事,林先生真是太高兴了。一时间都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表达他此时此刻激动的心情,这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好”,大家为主持人机敏的临场应变鼓起掌来。
随后,主持人用响亮的声音说道:“婚礼继续进行,下面,就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主婚人文翰记者代表陈书记讲话。”当主持人说出文翰的名字时,所有人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文翰来到了婚礼场地中间。客厅里再次鸦雀无声,人们都静静地等待着他的发言。有人甚至想到文翰会不会也出现像林大夫那样的窘相。林大夫也凑了过来,他伸长脖子往人群中间看。此时,他的脸上则表现出了一种很诡异的神情。或许他在心里也巴不得文翰当众出丑。大家看了他一眼又忍不住地笑了起来。
文翰不慌不忙地拿起了话筒,用他特有的嗓音说道:“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陈氏家族的亲朋好友,龙胜村的父老乡亲们:大家上午好!”就这一句响亮的开场白,立刻获得了现场的满堂喝彩。大家纷纷竖起了大拇指。有人不住地点着头并说道:“这句话说得好,跟所有人都问好了,一个人都没落下。”
“瑞雪丰年传喜讯,紫气东来贺陈们。朋友们,在这个喜庆吉祥的幸福时刻,陈建析先生、吴丹阳小姐的新婚庆典在他们可爱的故乡,在这个充满温馨和睦的陈家大院里隆重举行。作为主婚人能够代表陈书记向各位嘉宾朋友们讲几句话,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我代表陈书记向前来参加两位新人结婚庆典的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以及全村的父老乡亲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感谢大家带着祝福,带着真诚,带着欢笑祝贺陈书记一家喜事盈门。正是你们的到来让今天婚礼庆典的现场蓬荜生辉,喜气洋洋。大家都知道,陈胜和吴广都是中国历史上的名门之秀。今天,他们的后辈精英又在此时此刻结成了一生伉俪,再续传世情缘。这正是‘将门出虎子,彩凤落梧桐’。朋友们,我相信,今天,陈吴两大旺族再次联姻将不断续写新时代两大家族更加兴旺发达,永放光芒的新篇章。”此时,客厅里、庭院里立刻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大家一起高喊:“好!好!讲的好!”
在人们的喝彩声中,文翰继续说道:“朋友们,为了感谢各位嘉宾的光临,陈书记特意在家里为各位领导、各位亲朋好友和父老相亲们准备了丰盛的婚庆喜宴。下面就让我们举起金色的酒杯,斟满香醇的美酒,再次祝贺陈建析先生、吴丹阳小姐新婚大喜。祝福他们在未来的新生活和蓬勃发展的事业中比翼齐飞,为陈吴两大家族开枝散叶,再创辉煌。衷心祝福陈书记早抱王孙,数代同堂。最后祝愿在座的每一位嘉宾朋友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心想事成,笑口常开。谢谢大家!”
又是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撒满在客厅的每一个角落。文翰双手抱拳向周围的人们点头致意,并在大家热情的呼喊声中退出了婚礼现场。在人们自发认定的主婚人和证婚人现场PK中,文翰完美胜出。婚礼结束后,“林大夫让文大记者给干败了”一时间又成为全村老百姓争相传诵的“佳话”。
一过正月十五,木梓就上班了。这天,文翰正在收拾东西准备去省城了解一下单位的有关情况,以便开始新的筹划。文母从外面急冲冲地回来了,一进屋就坐在炕沿上生闷气。文翰急忙问道:“妈,怎么了?谁又惹您生气了?”文母满脸怒气地骂道:“不知谁又在背后嚼舌根子,说瞎话。现在村子里都传出话来了,说你从年前开始就在家待着,被单位开除了。你是假记者。”文翰笑了,他对母亲说道:“妈,我早就和您说过,这些人就是嫉妒咱们。他们巴不得咱们出点什么事儿,您甭理他们。”
经儿子这么一说,文母也不生气了。不过,她又很神秘地对文翰说道:“年前你参加陈书记儿子的婚礼时,村子里的人都说是你把林大夫给打败了。有人说,这些闲话就是林大夫传出来了。儿子,这可信吗?”文翰也有点无奈地说道:“这些人啊就是嫌事儿小,恨不得大闹东京府才好。那天林大夫只不过是因为紧张没有发挥好罢了。什么叫我给林大夫打败了?这下倒好,把林大夫没发挥好的责任全部推到我的身上了。这不是真事也变成真事了。”文翰想了想又说道:“妈,我倒觉得这话还真有可能是林大夫说出来的。不过,即使是林大夫说的,咱们也别声张了。谁叫我把人家给干败了?看来,这个黑锅我都是背定了。”
村子里传出来的闲话或多或少地也影响了文翰的心情。是啊,人家说得也对,记者就应该时刻冲刺在新闻第一线上。即使单位被“整顿”了,也不能待在家里坐以待毙。文翰绝不是这种没有担当的人,他必须主动出击。因为,他知道机遇永远不会主动送上门来。
第71章
正当他准备前往省城再次寻求突破的时候,他突然接到了亲大舅徐宝钢的来信。大舅在信上说,他已经为文翰未来的家物色好了一个地点,让他抓紧时间去一趟。
文父建议文翰应该马上去见大舅徐宝钢。如果地点合适就定下来。文翰听从了父亲的建议,第二天他就坐火车来到了兰河市反贪局。徐宝刚选定的地方是一片平房区。虽然距离主城区稍远一点,但离松花江比较近,同时还是居民区。徐宝钢说,如果把家搬到这里,做点小生意还是可以的。而且房子还便宜,3万块钱就能买下三间砖瓦房外加一个60平米左右的院子。他还说,根据市政府的规划,这个地方将来很可能要开发起来。到那时就变成了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了。
其实,文翰的本意是想把家搬到省城松滨市,只是目前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地点。但是,大舅徐宝钢的建议却让他改变了初衷。把家搬到兰河市也不失为一个好主意。一是这里的房价偏低一些,自己还能承受得了;二是兰河市距离省城比较近,坐火车最多半个小时就能到达松滨市,他去省城上班也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把家搬到这里之后,有大舅徐宝钢照应,文翰更放心一些。主意已定,文翰利用两天的时间终于以3万元的价格预定下来一套三间砖瓦房外加80平米的院落。文翰离家的时候并没有带钱,大舅徐宝钢从家里拿了五千元钱给文翰交了定金。同时与卖方约定一个半个月后补齐购房余款,然后签定购房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