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飘香(78)

最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文翰刚说完自己的想法,文父却突然表了态:“我同意搬家,就往城里搬。”文翰直愣愣地看着父亲,他绝对没想到父亲会这么快就同意搬家。文父说道:“你不要用那种眼光看我,别看我年龄有点大,其实我还不到60岁。我还没觉得自己老,还能跟上形势。我种了一辈子的地,被人家称为“种地能手”,结果呢,不但没能让你们过上好日子,就连你们念书都念不起。现在我也想明白了,哪里能赚钱,咱们就往哪里搬。文翰说,城里好,那咱就往城里搬,我还想干点赚钱的买卖呢。”

文父的话不无道理。文翰认为父亲确实有做生意的头脑。以前只不过没赶上好政策好时机。他高兴地对父亲调侃道:“爸,我倒觉得咱们要是搬到城里去,就凭您的经济头脑,说不定您还能赚到大钱嘞。”文母在一旁撇着嘴儿说道:“指望你赚大钱,我还不得喝西北风去。”文父眼皮都没撩起地说道:“你要喝西北风我也不拦着你。不过我要是吃酱牛心,你可别眼馋。”原来文母最爱吃牛心肉,文母听出来文父故意恶心她,就笑着说道:“你以为你挣来的牛心就好吃啊?我不需要。我想吃让我儿子给我买,比你的好吃多了。”“研究正事呢,怎么又开始‘牛心大战’了。”姐夫一句话,让饭桌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文父一拍大腿突然说道:“要是早知道搬家,咱这房子和院子就不修了,白花那么多钱了。”文父的举动把大家着实吓了一跳。文翰说道:“爸,您甭后悔,这钱不白花,新修了房子和院落,证明咱家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如果咱们搬家走了,咱们新修的房子还能卖个好价钱,大家说是不是?”大姐和姐夫都认为文翰说得对,劝父亲不用后悔。文父听了儿女们的话心里也就释然了。最后表决,搬家大事全票通过。至于家往哪里搬,文翰告诉大家,等休假结束回单位,他考察一下然后再做决定。

第60章

吃完了饭,文翰和木梓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文翰喝了酒头有点头发晕,他躺在炕上准备休息一会。木梓给他倒了一杯糖水让他解解酒,文翰喝了半杯,就把水杯放在了炕沿上。木梓坐在他的身旁静静地看着他,有些预言又止。文翰看了妻子一眼轻轻地说道:“刚才吃饭的时候,我知道你有话不便在大家面前说,现在可以说了吧,我洗耳恭听。”

文翰果真猜对了。虽然木梓赞同文翰搬家的想法,但在饭桌上,她确实有一些不便于在大家面前要和丈夫交流的话题。既然丈夫问了,此刻也没有外人,木梓就看着文翰的眼睛说道:“我同意你搬家的想法,但是你想过我的情况吗?想过我工作的问题吗?”妻子严肃的表情让文翰的酒劲儿马上醒了一半。此时他才觉得,搬家的事儿应该先和妻子商量一下,然后再征求父母的意见才对。他不好意思地对木梓说道:“这么大的事儿我的确应该先和你商量一下。我当时想,既然今天家里的人都在,觉得是个机会就在吃饭的时候说了。没想到把你这个大人物给忽略了。真对不起,老婆。”

木梓倒不在意文翰事先有没有和她商量搬家这件事,其实,她最关心的还是文翰怎么考虑她将来的问题。所以,对于丈夫的道歉木梓很快就接受了,并没有什么不开心。文翰对于妻子的态度反倒很感动。现在他必须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回答妻子提出的问题了。

于是他郑重其事地说道:“老婆,你的情况我是这样考虑的:如果有机会转正,咱就在这工作一段时间,等转正以后再设法把你调入城里学校上班;如果没有机会转正,咱们就辞职,在城里照样能找到工作。但关键还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我想听听你的真实想法。”

文翰的观点对于木梓来说有种不痛不痒的感觉。从理智上来讲,文翰说得很有道理也是很中肯的建议。但从情感上讲,木梓的心里总觉得文翰对自己的问题有点失重的感觉。文翰搬家的理由很充分,什么为了女儿静姝的将来,为了爸妈晚年的幸福和健康,为了全家早一天过上好日子等等,这些理由确实一个比一个充分。但文翰为什么在大家面前偏偏不谈自己的问题呢?难道自己的事情就没有这些理由重要充分?特别是文翰刚才的话又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丢给了自己,什么关键还要看你自己是怎么想的。我自己能怎么想?你是我的丈夫,关键的时候你得为我掌舵拿主意。让我自己决定?哦,你和孩子、父母都进了城,把我自己留在了农村上班。那我要是在农村待一辈子,你也同意呗。这说来说去,自己到底还是一个无足轻重的人,是全家人的累赘。

木梓突然觉得自己有一种被抛弃的感觉,眼泪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木梓的性格内向安静,有一些想法特别是对别人有意见或者看法,一般都藏在心里不会轻易对别人讲。其实,这种性格有利也有弊。尤其是在家里人面前,有话说在明处最好。把什么话都憋在心里,不轻易和别人说,家里人看来你好像知书达理,与世无争。但实际上,自己本身并不是像别人所想的那样,宁可自己郁闷也不愿去和家里人沟通交流。最终还是让自己受苦。

木梓哭了,文翰真有点不知所措了,连忙问道:“嗨、嗨,刚才还让我表达观点,现在我说完了,你怎么哭起来了?我哪句话说错了吗?”

此时,木梓长出了一口气。她突然觉得自己仿佛又变得强大起来。曾经处在逆境中那股不服输的倔劲和犟劲不知不觉地又从心底窜了出来。想那么多干什么?如果人家的心里没有你,你强求也没用,顺其自然吧。她擦干了眼泪说道:“没什么,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突然想哭。现在好了,你不用担心。我决定了,我继续在农村上班,我舍不得这份工作。即使以后不能转正,我也在这里上班,哪怕在农村待一辈子我也愿意。”

木梓不愧是老师,心理□□用得特熟练,斗而不破的心理战术拿捏得十分到位。既然丈夫让自己做决定,好,我就自己做决定。现在我的决定已经出来了,接下来就看你怎么对待这个决定了。这相当于把“球”又踢给了丈夫。其实,文翰在家是一个很随性的人。他觉得,既然家是港湾,那么在家里就没必要把自己搞得太紧张。真实自然地和家里人敞开心扉,想到什么就说什么,这才是在家的真实感觉。木梓突然流泪,他开始反省自己刚才说的话。不过想了半天,他也没觉得哪句话有什么不妥。

他知道木梓是一个有主见的人,虽然平时不太喜欢发表意见,但关键时刻的发言还真有一定的分量。自己刚才的观点,首先考虑的是妻子的感受,毕竟当了近20多年的教师,关于自己去留的问题,木梓肯定有自己的想法。他虽然是丈夫,但也不能贸然地给妻子做决策。所以文翰把主动权留给了木梓,让她自己先谈谈想法,然后两人再共同作出决定。

文翰没有在家人面前谈论这个问题,是因为,他觉得这个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探讨这件事最好是夫妻两个人在自己的房间里来讨论。文翰这样做其实正体现了对妻子的重视和尊重。但结果恰恰相反,木梓对此却产生了深深的误解。

夫妻之间的事儿有时还真说不清楚。一点小事儿、哪怕是一句话如果沟通不畅都可能掀起巨大风浪。文翰和木梓都是比较敏感的人。一个有话十分愿意表达,一个喜欢把事儿藏在心里琢磨。有时候就会出现不同调的局面,造成误会在所难免。而对于木梓刚才的的想法,文翰想都没想就提出了反对意见:“那怎么行?你在农村待一辈子,我和女儿怎么办?你为了这么一个费力不讨好的工作,宁可在农村干一辈子,把我们爷俩丢在一旁,你也够狠心的。你还是不是静姝的亲妈?”

得,文翰也开始误会妻子的意思了。木梓说出了自己的决定,原以为文翰会立刻让自己辞职回城和丈夫女儿团聚,但事与愿违,文翰不但没有说出自己想听的话,还误会了自己。

此时,木梓的心里立刻产生了一种莫名的难受。这可是她们结婚以来丈夫第一次在自己的面前表现出不高兴的样子。难道自己真的误会了他?但转念一想,文翰刚才说的那些刺耳的话,木梓心里的委屈反而占了上风。本来她已经不哭了,但这会儿眼泪又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你刚才不是让我自己做决定吗?我做出了决定,你又说我心狠,不是静姝的亲妈?我不是她亲妈谁是她亲妈?里外都是你的理儿,你到底想让我怎么做,你才能满意?”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
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