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飘香(54)

为了给一鸣泄压,文翰决定第二家企业由他联系。他们又选定了一家食品企业。厂长的电话打通了,文翰稳定了一下情绪,然后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这次采访的重大意义。可是话还没有说到一半,就听电话里说道:“不就是编书吗?我们不参加。”然后“啪”的一声电话就撂了。文翰举着电话,听着电话里“嘟嘟嘟”的声音,好像被人打了一巴掌似的,半天都没缓过神来。看着文翰刚才还是口若悬河,现在突然张着口戛然而止的那种尴尬表情,章一鸣实在是忍不住了,他笑得都要趴在地上了。文翰撂下电话,一声不吭地走出了电话亭。这是一次干净利落的完败。不仅没见到企业负责人,甚至连话都没让他说完。

连续两次的出师不利,让文翰躁动而过于自信的小膨胀,彻底地平息了下来。他决定鸣金收兵。重新回到一鸣的家,章父看到两个人郁闷的表情就知道了怎么回事。章阿姨特意炖了猪排来犒劳他们。章父给文翰和一鸣各倒上了一杯啤酒说道:“引水方知开源不易,开山之作最为费力,哪能一锹就挖个井?别着急,慢慢来。”章父示意文翰举杯喝酒,文翰端起酒杯和章叔碰了一下,然后一仰脖子就干了。不一会就感到胃里‘咕噜’一声,一个响嗝从嘴里打出来,眼泪都被震出来了,弄得文翰十分不好意思。

章父继续说道:“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大侄子,通过叔叔这几天对你的了解 ,你虽然只比一鸣大2岁,但我能看出来,你考虑问题比较全面细致,做起事来有条不紊。一鸣刚刚参加社会,有闯劲但社会经验不足。所以我希望以后你能很好地带一带他,把他当做兄弟。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我相信,只要你们俩同心协力,打开工作局面,指日可待。”章父对自己的评价竟然如此之高,还对他讲出了心里话,文翰非常感动。他站起身来给章父斟满了一杯酒,“章叔叔,文翰虽然成了家,有了孩子,但对于前途事业来讲,只是万里长征迈开第一步。我和一鸣志趣相投,可谓志同道合。从我俩见面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我们一定会成为一辈子的好兄弟。所以,您放心,我相信您所说的‘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这次出师不利,原因在于我们过于自信乐观,事前准备不足。对企业了解不够,这是我们吃败仗的根本原因。接下来,我和一鸣一定会好好总结经验教训。知己知彼,争取早日取得开门红。”

文翰对章父说出了肺腑之言。章一鸣断定文翰不仅是一位侠肝义胆,能干大事的真汉子,更是他这一生值得信赖和仰仗的好朋友。他激动地端起了酒杯和文翰倾心一碰,两人一饮而尽。文翰如此谦虚成熟,同时又非常有见解地总结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具体思路。让章父的心里乐开了花。有文翰这么一位知己在儿子一鸣身边,他放心了。就凭文翰的思想格局,他一定是儿子这辈子可以相互倚重的人。

想到这里,章父兴奋地说道:“文翰,有了你刚才的那番话,一鸣和你一路走下去,我非常放心。我今天很高兴,我喝一瓶。”还没等文翰和一鸣反应过来,章父拿起桌上的多半瓶啤酒“咕咚咕咚”地喝起来,一眨眼儿的功夫,酒瓶子就见底了。

第44章

有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文翰决定在下一次开展工作之前必须先做足“功课”,坚决不打仓促之战。从之前企业的反应来看,像这种通过编书为企业宣传的事情,企业接待肯定不止这一次,只不过对文翰他们而言是第一次。虽然企业的宣传意识比较强烈,但如何宣传自己,通过哪种途径宣传,怎么宣传,企业是有自主权的。尤其是通过花钱来宣传自己,企业考虑更多的是花出去的钱到底值不值。另外,文翰还注意到,通过相关部门特别是政府部门组织的宣传活动,企业不仅愿意参加,而且求之不得。因为他们觉得,只有参加这样的宣传活动,企业的经营活动才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关注和认可。

企业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当时由于许多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还没有出台,有的虽然已经落地,但还有待于继续完善。一些企业的经营发展也面临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取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扶就成为当时企业能够得以持续发展最关键一环。政府部门支持的企业,它生存的几率就高,发展得也快;反之,则步履维艰。所以,以政府部门名义组织的宣传活动对企业来讲就相当具有吸引力。

文翰把自己的下一步的“打法”和章一鸣进行了沟通。两个人一拍即合。最终确定了他们接下来的具体工作思路。

首先,在向企业介绍活动时,一定要把此次活动的宣传理念和当前政府部门大力支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和扶持紧密地结合起来,让企业一开始就产生浓厚兴趣。其次,制定出采访提纲,列出采访要点,以新闻采访的形式,让企业真正感到新闻采访工作的严肃性和不可置疑性。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利用他们手中政府有关部门开具的介绍信,以政府部门推荐的形式跟企业接触,让企业感到自己很荣幸并愉快地接受采访。对于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则以调查摸底的形式来了解企业。并在现场决定企业是否有资格参加这次宣传活动,以此让企业觉得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宣传自己的机会,然后视情况再开展相关工作。最后,两个人做好分工。由文翰主持采访,一鸣负责文字记录。

为了增加企业对新闻采访的可信度,他们去商场购买了新闻记者专用背包,以及和新闻记者身份比较匹配的廉价服装。到书店买了笔记本和圆珠笔以备采访记录之用。在复印社又花30元钱印了两盒精美名片。最后,他们来到了理发店重新理了发。

当文翰和一鸣背着记者专用背包,眼镜片擦得一尘不染,以崭新的形象站在章父面前时,章父立刻伸出了大拇指连连夸奖道:“这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之前你们俩的形象太寒酸,一个长毛大侠,一个破衣漏衫。虽然都戴着眼镜,但和新闻记者相比就不是一个档次,这次我给你们打满分。”

再次出征,由于准备充分,尤其是得到了章父的首肯,文翰和一鸣充满了必胜信心。

这次,他们选定了滨江市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滨江市酒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突破口。他们事先已经了解到,该企业的老总章厂长是一位专业酿酒师。酿酒技术属于家传绝技。他曾祖父那代人“闯关东”扎根于此,以酿酒谋生。历经三代人不懈努力,由原来酿酒的小作坊发展成为现在的一流的白酒生产民营企业。该厂生产的“关东老烧”牌白酒已经成为远近文明的地方名酒。文翰知道,对于这样的知名地方企业,如果这次再拿不下来,不仅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企业资源,而且势必会给他们今后的工作开展带来更加不利的心里影响。所以,文翰是抱着此战必胜的心态力求柳暗花明。

文翰首先拨通了厂长办公室的电话。电话里传来了章厂长热情而奔放的声音:“喂,您好,您是哪里啊?”文翰不慌不忙地说道:“您是章厂长吗?”在得到了对方肯定答复之后,文翰继续说道:“您好,章厂长,我是松江省经济发展风采宣传组委会的记者。我们是在望海市宣传部的推荐下到您这里完成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不知您是否有时间?”文翰所说的松江省经济发展风采宣传组委会这个名称,在编辑征稿函的最后一页上有这个部门的红色印章。同时,他们手里还带着望海市宣传部的介绍信,那是站长宗华通过公关得来的。所以,文翰这样向企业介绍自己的来历也是有根据的,绝不是凭空捏造。

电话里的章厂长立刻显出异常的兴奋,他迫不及待地说道:“哦,那太好了。你们来几位?我派车去接你们。”从章厂长的语气里,文翰知道,他们事前的周密准备已经奏效了。但他仍然十分镇定地说道:“哦,不必了,章厂长。望海市宣传部的同志已经派车把我们送到您单位附近了。他们有事提前返回。现在我们正在你单位的大门口。”章一鸣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心想,文翰真能瞎掰,哪有什么望海市宣传部的车影?明明是自己走着来的。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