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木飘香(187)

一轮敬酒过后,宫咏梅问道:“小泽,工作上的事儿落实得怎么样啊?”米含灵说道:“基本落实了,就差最后一关。”

米佳栋和木泽相视一笑,他们当然知道米含灵所说的“最后一关”指的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双关语。

“哦,不错嘛,蛮快的。你们不要着急,有些事情也不是那么好办的,等待也是一种考验嘛。”宫咏梅似乎很理解地说道。

面对准岳母的考核盘问,木泽坐在那里脸上始终保持着一份知识分子所特有的那种优雅和善良的微笑,这的确给他加了不少的“印象分”。在宫咏梅看来,年轻人内敛低调不张扬才显得稳重成熟有内涵。

俗话说,相由心生。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人的思想和灵魂虽然看不见,但是你的面相却随着内心深处的“灵动”随时会把你的真实想法展露无疑。作为大学教授的宫咏梅可谓阅人无数。尤其是年轻人,他的一举一动所代表出来的一些心理暗示根本逃过她那近乎苛刻的犀利眼神。

未来女婿的第一次“亮相”的确让宫咏梅十分满意,以至于她情不自禁地放下了教授的威严主动站起来给木泽布菜并关心地说道:也不知阿姨做的菜合不合你的口味。“年轻人精力充沛有干劲儿,及时补充营养和能量是关键。一定要多吃点,啊。”

木泽急忙站起来说道:“谢谢阿姨,您做的菜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美食的诱惑和家的温馨,我特别爱吃。”

与生具来的高情商加上渊博的学识让木泽在接人待物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天赋。宫咏梅在准女婿非常得体但又不失水准的“恭维”面前多少有一点不自然,但也难掩内心的高兴,她说道:“快坐下,小泽。喜欢就多吃一点。以后跟灵子常到家里来,阿姨给你们做。”

看来木泽对于女友的爱称很受未来岳父母的欢迎,他们很快就接纳了“灵子”这个称呼。

来之前,米含灵曾嘱咐木泽一定要沉住气,尽量少说话。但总是被动地等待岳母的考核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通过观察,木泽认为宫咏梅对自己的印象还是不错的。这个时候他应该出动出击了。木泽象征性地吃了几口菜,然后非常自然地和老师米佳栋聊起了家常。

他尽量做出很随意的样子说道:“我听灵子说,叔叔小的时候曾在北大荒生活过?”

木泽把话题引向了北大荒,米佳栋马上猜到木泽想要变被动为主动了。不过,他认为这个突破口木泽倒是选的不错,这很容易把话题引到他和女儿就业的问题上去,然后他们就可以把女儿和女婿的选择循序渐进地渗透给他们的妈妈并最终得到她的支持。

想到这里,米佳栋端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茅台酒,然后饶有兴趣地说道:“我不仅在北大荒生活过,我还是在北大荒出生并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

木泽故意略显惊奇地说道:“哦,是吗?我曾经拜读过叔叔关于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如何彻底改变东北农村“重使用轻养地”方面的文章,您的观点非常具有前瞻性。我想这与您的亲身经历一定有直接关系吧。”

木泽终于把话题开始一步步引向关键的问题上。此刻,米含灵的心里多少有一点小紧张。

宫咏梅插话道:“提起北大荒,你叔叔总觉得有一种自豪感。当年他们知情的一些故事我也有所耳闻。其实,我倒不是瞧不起农村,但是农村人的一些生活习俗,特别是那里的气候条件,我倒觉得没什么可以炫耀的。”

木泽接过宫咏梅的话茬顺从地说道:“阿姨说的没错。听我爷爷讲,当年知青支援北大荒建设的时候,那里的生活条件和现在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第一代垦荒人住的都是地窨子,就是那种在背风向阳、离水源较近的山坡,先挖一个三四尺深的长方形大坑,在坑内立起中间高、两边低的几排柱子,上面加盖形成的地下和地上各占一半的房子。冬天人们做饭用的都是雪水。我估计叔叔小时候可能已经住上了土坯房。不过,土坯房可比地窨子要暖和多了。”

米含灵也是第一次听到 “地窨子”这种房子。她好像忘记了刚才的小紧张并津津有味地和他们讨论起来:“这种房子是不是就是早年间猎人打猎时住的那种房子啊?”

女儿的话似乎又一次点燃了米佳栋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他兴致勃勃地说道:“猎人住的那叫窝棚,四面漏风根本比不上地窨子。地窨子里有火炕,冬天可以取暖。不过,夏天就遭罪了,因为太潮湿,很多人会得疥疮。小泽说得对,我记事儿的时候就已经住上了土坯房。土坯房冬暖夏凉,一直到现在,农村的个别地方还有这种房子。那时候,生活虽然艰苦但自然环境并没有遭到破坏。夏天,我和小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去草甸子捡野鸭蛋,到小河沟里去摸鱼,特别高兴。冬天还有冻梨吃。就是把鸭梨埋在雪堆里什么时候想吃了,随时就可以从雪窝里拿出来吃,现在想起来感觉特别有生活气息。千里平原的北大荒确实是个好地方。想当年“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绝不是杜撰。我就曾亲眼见过一只大野鸡被小伙伴们撵地慌不择路飞进厂部厨房的大锅里。我离开北大荒驻点已经50多年了,十年前去过一次,只是在省城附近的农村转一转。当年的北大荒早已变成了今天的北大仓,也不知道我小时候待过的地方,现在的变化究竟有多大?”

宫咏梅作为老北京人,骨子里对于农村简陋的生活条件本身有一种天然的排斥。她说道:“变化有多大,你这个专门研究新“三农”的教授专家还不了解吗?不过,我倒认为,即使变化再大与咱们大城市相比也是落后的。特别是在教育、交通、医疗和住房等方面,那的条件更是难以匹敌。我看你是不是老了?为什么总愿意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中。”

对于夫人的观点,米佳栋似乎有点不屑一顾,他说道:“社会在发展,时代永远在进步,这没错。但是,如果只是盯着进步和发展而将原来最美好的东西舍弃,到头来肯定得不偿失。我喜欢回忆过去并不代表我老了,而是我的一种信仰。你没有到过真正的北大荒,当然无法领略到一望不到边际的黑色土壤所带给人的那种一尘不染的纯净和唯美。”

在平时,即使遇到观点不一致的时候,米佳栋从不与强势的夫人争论,只是一笑了之。而今天则不同,他一改往日的绅士风度。为了女儿和未来的女婿,米佳栋也是拼了,话里居然还带着少许的讽刺。看来,不把夫人“打败”誓不罢休。

宫咏梅似乎听出了丈夫话里的一些□□味,虽说心里有些不满,但她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毕竟女儿的男朋友第一次登门,未来岳父的面子是一定要给的。

她看着米佳栋笑着说道:“既然米教授说我没去过真正的北大荒,不懂得大自然浑然一体的纯净美感。那就拜托您带我去一次北大荒,也让我尝一尝那酸菜帮子和冻秋子梨的味道,省着我天天住在这别墅里让人家说我坐井观天,蒙昧无知。不知米教授能不能让我实现这个愿望?”

别看宫咏梅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快,但是这笑里藏刀的话风比起米佳栋来一点都不逊色。

两位教授你来我往,唇枪舌战,木泽终于忍不住笑出了声。他对宫咏梅说道:“就凭阿姨把这东北方言说的这么接地气儿,我觉得您对北大荒的了解并不亚于当地人。”

人们都说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欢,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木泽的及时“捧啃”和善解人意,不仅把宫咏梅心中的芥蒂一扫而空,更拉近了她们之间彼此陌生的距离。有了未来女婿的“助阵”,宫咏梅依然保持着教授该有的风度,但也忍不住少许的自豪。

她接着说道:“当年我外公就是王震将军在东北戍边垦区时手下的一位连指导员。因为他熊口救人,身负重伤并荣立了三等功。后来因为身体原因被特批回北京工作。虽然我没有去过北大荒,但我小时候外公没少给我讲北大荒的故事。什么“北大荒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就是缺少大姑娘。你叔叔讲的那些故事,我基本都了解。我外公在东北待了五六年,回到北京后,一张嘴就是满口的方言味道。什么嗯呐、昨个、粘豆包、冻秋子梨。当时,我们听了觉得很好玩,还特意跟他学了不少东北话。自从我外公去世之后,我们就再也听不到这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方言了。其实,我不是不喜欢农村,时代是永远向前发展的。现在国家也开始全面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但农村的基本现实毕竟摆在那里。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咱们国家的传统省域经济正在向中心城市群经济带转变,目前已经形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和长江中游城市群等五大城市群经济带。我觉得,你们年轻人的创业梦想还是应该选择这些发达的工业城市群比较靠谱。”

同类小说推荐:

耽美作者 主页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