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泽双手紧紧握住院长的手激动地说道:“院长,我知道我这次回乡创业不仅仅是代表我个人,更肩负着咱们学院的使命和荣誉。请您放心,我一定不会辜负母校和各位恩师的厚望!”
当木泽目送所有的评审导师离开答辩现场的时候,他特意向旁听席上看了一下,然而,他的导师米佳栋教授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离开了答辩会现场。木泽在答辩会开始的时候就看到米佳栋坐在了旁听席上。当时他的内心非常感动。他知道自己的恩师是特意来现场为自己加油助威的,这是他求之不得的。今天的论文答辩,木泽之所以发挥得如此精彩,正是导师米佳栋在现场给他带来的巨大勇气和信心。
木泽本想在送走评审导师之后,再去旁听席上给米佳栋一个大大的拥抱,以此感谢恩师对他的垂爱。
恩师的不辞而别让木泽的心里多少有点怅然。但不管怎么说,他终于通过了论文答辩,而且还得到了学校及院长的大力支持这样一个最大的意外收获。木泽仍然难掩内心的激动,既然米教授已经离开了那就找时间再向恩师当面致谢。想到这里,木泽便离开答辩会现场回去准备动员大会的主题演讲。
原来,在木泽二次答辩发言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米佳栋就已经意识,他先前所担心的那个局面一定会出现。果然不出他所料,木泽不仅当场宣布他要回到他的家乡创业的决定,而且还参加了大学生村官的遴选报名。看来,木泽对自己未来的就业去向早已有了深思熟虑的构想和安排。
如果从导师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米佳栋对于木泽的选择当然很赞赏。木泽虽然选择了一条艰苦甚至充满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创业之路,但是他赶上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代。国家已经为这些“敢为天下先”的大学生村官们送上了全方位支持的丰厚“大礼包”。米佳栋非常了解自己的学生,他认为,木泽凭借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以及他的不忘初心,再加上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种力量团体的大力协助,木泽所期待的人生辉煌指日可待。
但如果从女儿的角度出发,他是非常希望木泽留校任教或者到农科院来做他的助理研究员。凭借木泽的才华,历练几年之后,他一定会成为这个领域的知名学者和教授。如此这般,女儿的心愿才会得成。
然而今天,在米佳栋看来,女儿恐怕和木泽没有这个缘分了,她要失望了。首先木泽已经没有任何希望留在北京了。正像院长所讲的那样,因为木泽出人意料的选择,他已经成为这所大学响应国家号召的优秀学生代表,以后他所走的每一步都将作为社会公众人物被关注,甚至被无限放大。即使米佳栋以导师的身份来建议木泽改变想法,以木泽的性格意志,他断然不会接受导师的意见而改变自己的选择。更何况米佳栋是不可能为了自己的女儿,自贬品格修为让自己的学生放弃崇高的人生理想。
其次,女儿恐怕也不会选择离开父母,离开北京,和木泽去偏远的农村创业。退一万步讲,即使女儿愿意和木泽一起走,他的夫人宫咏梅也决不会答应的。
当院长宣布木泽将在学院组织的动员大会上做主题演讲的决定时,米佳栋就彻底放弃了木泽成为他未来“乘龙快婿”的全部可能。虽然有点惋惜,但他也只能放弃。因为木泽的一只脚已经踏上了他实现人生梦想的回乡创业之路。
米佳栋本应该留在现场向木泽表达作为恩师的祝福和应有的态度。这时,他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院领导来电话让他回农科院开会。米佳栋只好提前离开了答辩会现场。
第122章
米佳栋的女儿米含灵原定也要旁听木泽今天下午的论文答辩,但因为她的好闺蜜突发疾病,她在医院一直到陪伴到闺蜜的父母来看女儿的时候,才想起了木泽论文答辩的事情。然而,这个时候,木泽的论文答辩已经结束了。米含灵急忙给木泽打电话询问结果,木泽告诉她一切顺利,同时还告诉米含灵,她的父亲米佳栋教授亲自旁听了他的论文答辩。父亲亲自去旁听他的学生论文答辩,这在她的印象中好像是破天荒头一回。看来父亲真的把女儿的事情放在了心上。既然木泽的论文答辩顺利过关,那么他留校任教的事情肯定也有了眉目。想到这里,米含灵的内心突然变得豁然开朗起来。
在米教授的家里,一家人正在愉快地吃着晚饭。米含灵夹了一些猪肉炖粉条放进了父亲的碗里,这是父亲米佳栋最爱吃的一道东北菜。女儿知道孝敬父亲了,米佳栋自然高兴。
他夹起碗里的菜放在了嘴里一边吃着一边满意地说道:“真香,吃出了我小时候的那种味道。”宫咏梅有些不屑地说道:“贫下中农出身永远就是改不了那种小家子气。猪肉的脂肪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引起肥胖。你的体重都已经超标了,劝你少吃就是不听。也不知道这菜有什么好吃的,三天两头闹着要吃,我看你到什么时候都改变不了这吃糠咽菜的命。”
米佳栋看了夫人一眼然后叹了口气说道:“哎,本来是想表扬一下夫人高超的厨艺,没想到你却总是揭我的老底儿,真无趣。”
米含玲赶紧放下筷子纾解道:爸爸,我小时候只是听我爷爷偶尔说起您在东北农村的一些经历。既然提到了这些事,您不妨给我亲自讲一讲,也让女儿我了解了解爸爸神秘的过去,怎么样,爸爸?您能否满足一下女儿的好奇心?”
也许是女儿的话到勾起了米佳栋对童年往昔的回忆,他的脸上立刻显出一抹几十年都未出现的童趣神情,米佳栋索性放下筷子便如数家珍地讲了起来:
想当年,你爷爷奶奶响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伟大号召去了北大荒。一直到恢复高考那年,他们才带着我返回北京,那时我已经十岁了。闺女,你可不知道,北大荒的冬天那真叫个冷啊。一碗水放在屋外面一转眼的功夫就冻成了冰坨子。不过跟小朋友在河面上溜冰,打冰嘎儿倒是我最愿意玩的游戏。那时候生活条件艰苦,我们平时吃的主食都是玉米面、大喳子这些粗粮,面食只够打牙祭用,只有节假日才能吃到。夏天还可以,因为有菜园子能吃上自己种的新鲜蔬菜。冬天就不行了,只能吃土豆、大白菜和酸菜。不过等到了腊月,农场开始杀猪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就有盼头了,那也是农场职工最开心的日子,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翘首企盼的猪肉了。每逢年节,厂部只杀了两三头猪,农场职工又多,每家只能分到四五斤的猪肉,不过那已经很不错了。我最爱吃的就是你奶奶做的猪肉炖粉条儿。夹一块炖好的五花肉放进嘴里一嚼,满嘴流油,真香啊。”
宫咏梅吃了一口虾仁炒冬瓜说道:“香又能怎么样,你们不是还得回城吗?”米佳栋叹了口气说:“哎,是啊,就是那个地方条件太艰苦了也没有一个正经的学校。你爷爷奶奶都是城里人,说到底还是不习惯那里的寒冷气候,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是考虑到我将来的发展。我父母都是高中毕业,成绩都很优秀。在全国恢复高考那年,他们同时考上了大学,之后我们全家才回到北京。现在想起来,那已经是50多年前的事情喽。”
米含灵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听父亲说他小时候的故事,原来父亲不仅在农村出生而且还在那里度过了苦中有乐的童年。其实,米含灵哪里知道,今天父亲突然在女儿面前聊起他小时候的事儿,恐怕是他有意而为之。
当年父母带着米佳栋毅然决然地返回北京,其最根本的原因,他在刚才的讲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米佳栋之所以给女儿提前打这个预防针,就是因为他在今天下午的论文答辩会上知道了木泽的最终选择。虽然他不知道女儿将来会怎么做,但为了女儿,他很有必要这么做,因为他实在不忍心让女儿一个人去走他当年的老路。米佳栋很自信地认为,凭女儿的情商,她一定能够想明白此时父亲回忆往事的动机。
听了父亲的故事,米含灵不但没有被吓着反而给父亲提了一个热情的建议:“爸爸,您最喜欢吃这道东北菜说明您对那段生活还是有所怀念的。现在的交通这么发达,坐高铁从北京到松滨市不到8个小时,坐飞机也就90分钟,您就不想回去再找找当年的感觉吗?我想现在那里的各方面条件都应该有所改善了吧。”